3月17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情況,解讀日前發布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發布會上,民生熱詞頻現:穩股市、穩樓市、漲工資、穩就業……
在專家看來,作為經濟第一大省、制造業第一大省及新增人口第一大省,廣東消費市場廣闊,具有毗鄰港澳、消費主體豐富、消費場景多元、產業基礎完備等優勢,在延長汽車消費鏈條、促進“一老一小”消費、“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潛力巨大。
促就業、收入、消費良性循環
今年全國兩會,“提振消費”位列2025年十大政府工作任務之首。實際上,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以舊換新政策、促消費優惠等活動頻出,“促消費”持續加力。
而此次發布的《方案》更關注需求,即老百姓的錢袋子。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所言:“此前的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這次《方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
比如,《方案》提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包括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支持勞動者提升技能水平;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讓最低工資標準按時調、穩步調等。
《方案》還首次在促消費文件中強調穩股市、穩樓市,并提出相應舉措,努力讓老百姓的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穩定的就業預期、收入預期和財富預期,是消費潛力得以釋放和消費升級得以實現的根本條件。”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執行院長何冬妮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廣東用實招促進居民就業、收入和消費實現良性循環。3月16日,廣東舉行了“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吸引近12萬名求職者。
既要開源,也要節流。聚焦老百姓關心的醫療教育、養老托育等問題,《方案》提出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擴大學齡人口凈流入城鎮的教育資源供給,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托,學有所教”。
《方案》特別還提出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同時,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實現彈性錯峰休假。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得到保障,可以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打開消費空間。
“《方案》從提升消費者消費能力、提振消費意愿、優化消費供給、改善消費環境等方面均提出了務實舉措。廣東社消總額占全國1/10,且城鄉居民消費釋放仍有巨大潛力。隨著新的人口不斷涌入,新的需求不斷產生,特別是AI、機器人、無人機等新經濟、新產業的興起,導致新消費供給與新消費階層的出現,相信可以釋放巨大的消費潛力,數字消費和文化消費等占比將持續提升,涌現諸多新亮點。”何冬妮說。
同時,也有專家建議,應當重視政策落地中出現的實際問題。
“當前,我國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消費領域新增長點加速壯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但也要看到,消費潛力釋放仍存在一系列障礙問題,需引起高度重視。”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鄒蘊涵說,“下一步,如何把《方案》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盡快發揮實效,仍需各方一起努力。
汽車改裝有望盤活萬億市場
這個蛇年,AI真的火了。廣東將“AI+”運用于各行各業:茂名荔枝產業大數據平臺接入DeepSeek診斷病蟲害,農業無人機搭上AI功能精準作業,廣州增城智慧城管平臺通過DeepSeek大模型實現變革……
“廣東擁有豐富的消費場景,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化,為人工智能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政府應鼓勵企業創新性地創建更多消費場景,市場準入和監管等方面的政策需要適應新消費場景和創新的需求。我對廣東新消費場景與人工智能發展的未來充滿了期待。”何冬妮說。
在優化消費供給方面,《方案》還提出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延伸汽車消費鏈條;同時強化消費品牌引領,打造更多中國服務品牌。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我國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約134萬輛,同比增長26%。
去年,廣東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的撬動作用,大力開展汽車報廢更新、個人乘用車置換更新活動,帶動新車銷售量超45萬輛,銷售額超800億元。今年3—5月,“購車惠民 悅享消費”汽車消費季活動還將帶來更多實惠和驚喜。
《方案》提出,延伸汽車消費鏈條,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拓展汽車改裝、租賃、賽事及房車露營等汽車后市場消費。在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看來,汽車改裝市場極具潛力。
“現在年輕人對汽車改裝的需求較高,但關于汽車改裝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和規范。我們希望在開展汽車流通改革試點的過程中,把汽車改裝作為試點。這一行業可以撬動千億級的消費市場。”嚴斐說。
滿足高質量養老服務需求
廣東是服務業第一大省。2024年,廣東服務業增加值超過8萬億元,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8253元。
在服務消費領域,《方案》提出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擴大文體旅游消費,推動冰雪消費,發展入境消費,一系列舉措將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惠民。
不久前,廣東出臺方案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謀劃布局不少于2個國家級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智慧康養、抗衰老、康復輔助器具等潛力產業,在粵東粵西粵北布局銀發經濟集聚區,重點發展老年用品、旅游度假等產業。
“廣東在養老托育方面的優勢明顯,整體需求潛力巨大,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需求旺盛。廣東毗鄰港澳,擁有豐富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制造業發達,為適老化產品打下基礎,這些特點均為養老服務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吸引更多老年人選擇廣東作為養老目的地。”何冬妮說。
她建議,廣東可與香港優質的醫療服務資源充分對接,通過有效實施和擴圍“港澳藥械通”、香港“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等,協同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消費生態,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業的水平和競爭力,助推行業發展。
(記者 唐子湉 楊天智)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