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最新動態

廣東法院:以司法規則機制“軟聯通”推動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

2025年01月10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近6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迎來一波又一波建設熱潮,成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離不開高水平司法的保駕護航。1月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廣東法院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白皮書(2019—2024年)》(下稱《白皮書》)顯示,2019年至2024年,全省法院共審結涉港澳案件11.1萬件,其中涉港案件9.5萬件,涉澳案件1.6萬余件,約占全國法院的2/3。以司法規則機制“軟聯通”為主抓手,深入推進粵港澳三地司法交流、合作、創新、發展,為建設世界級的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和保障。

  代表說

  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主任翁浩潔: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規則銜接和司法護航,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保障。在內地發展的港澳居民最關心的是能否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近年來,廣東銳意創新,推動內地和香港法官雙向交流,推動港澳法律人士取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書,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等。省法院出臺涉港澳商事糾紛司法規則銜接指引,讓商事糾紛得以更有效解決。建議廣東法院進一步加大在營商環境和民生權益方面的法律保護力度,關注判決后執行成效,讓當事人贏了官司,也能拿到應有權益,暢通司法保護最后一公里。

  強化規則銜接

  構建大灣區法治保障大格局

  出臺“兩個指引”,破解平行訴訟、域外送達、港澳證據審查等難題,以“小切口”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司法規則銜接;打造“三個平臺”,完善裁審對接平臺、升級改造區際司法協助平臺、建立全省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查明平臺;發布“七批案件”,110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糾紛典型案例,為跨境糾紛提供生動指引……

  《白皮書》顯示,近年來,廣東法院緊扣中央及省委部署,聚焦服務保障“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臺建設,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司法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記者近日在大灣區內地法院走訪,看到了不少創新舉措——

  省法院成立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聯動全省三級法院形成工作合力;域外法查明平臺、聯動化解知識產權“一告多”訴訟等20項調研成果在全省分類轉化運用,健全跨境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等26項創新舉措扎實推進;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集中審理,加強繁簡分流、速裁快審改革,健全“分調裁審”機制……

  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過去5年多,廣東法院以“摸著石頭過河”的膽識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工作走深走實,大灣區法治融合發展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

  ——促進法律規則銜接融通。省法院發布關于粵港澳大灣區人民法院審理涉港澳商事糾紛司法規則銜接的兩個指引,以“小切口”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司法規則銜接。探索在部分法院實施“港資港法港仲裁”“澳資澳法澳仲裁”,推動內地與港澳司法規則銜接向縱深發展。

  ——加大訴訟程序規則對接。在廣東法院網及訴訟服務網發布《關于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訴訟程序問題的解答》中英雙語版,為中外當事人參加訴訟提供更多便利。持續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依法為港澳刑事被告人指派援助律師。

  ——完善域外法查明適用機制。建立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查明平臺,匯集3萬多部域外法、近7萬份涉外裁判文書,有效破解域外法查明難題。探索“法官+法律專家+陪審員/調解員”的域外法律查明互補機制,打通適用域外法審判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跨境執行聯動機制。大灣區內地法院執結近549.6萬件(含涉港澳案件1353件),采取“活封活扣”措施近10萬余次,履行寬限期11萬余次,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或主動履行證明書8萬余份,幫助111萬人恢復信用。

  立足服務大局

  營造大灣區法治化營商環境

  近日,位于東莞常平的一家頗具規模的港資智能工業公司因涉及一起勞資糾紛而被銀行貼上了“信用風險”的標簽。了解到企業的難處后,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常平人民法庭主動擔當作為,依法為其開具涉訴信息說明函,協助企業順利通過融資貸款申請。

  2024年6月,省法院出臺企業涉訴信息說明服務工作指引以來,全省法院已累計發出近百份說明函。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林水棲說:“廣東法院的服務很大程度修復了企業的信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營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作出貢獻。”

  這是廣東法院立足服務大局,營造大灣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典型案例。近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24)》指出,截至2023年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規模已超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與東京灣區旗鼓相當,登頂全球灣區第一梯隊。

  確保大灣區經濟社會行穩致遠,必須從法治上尋找突破制度梗阻、應對風險挑戰的工具和辦法。對此,《白皮書》專章討論了如何以高質量司法護航高質量發展。

  ——服務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省法院出臺全國首個數據類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政策性文件,牽頭與15家單位建設“廣東省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智能服務一體化平臺”,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簽署協議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

  ——保障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平等全面保護產權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省法院與省工商聯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根本宗旨,省法院召開服務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出臺服務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服務金融強省建設。

  ——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對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全面試點集中管轄,為有效解決跨行政區劃環境污染生態治理問題提供支撐。省法院聯合8個部門發布生態環境修復移送監管辦法,推進大灣區內地九市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一體化建設。

  ——保障市場主體司法救治退出。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及時出清”和“重整救治”功能,省法院出臺《關于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動“僵尸企業”及時出清,有力促進市場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呼之欲出。

  堅持司法為民

  打造大灣區跨境糾紛優選地

  去年7月,港澳調解組織在廣東法院參與跨境商事糾紛調解首案辦結。香港J銀行與香港居民邵先生的一宗金融借貸糾紛成功調解,銀行代理律師王興強拿到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的司法確認書后,對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解紛機制稱贊不已。

  這是廣東法院堅持深入推進司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打造大灣區跨境糾紛優選地取得的司法新實踐。近年來,廣東規范港澳調解員選任機制,建立全省統一的港澳特邀調解員名冊,目前已經有120名港澳特邀調解員受聘參與跨境糾紛化解。

  據介紹,全省法院還設立訴調對接中心160個,聯動全省2706個專業調解組織,依托社會力量和線上調解平臺共調解糾紛近372.2萬件。

  如果說健全糾紛多元解決機制是向人才要紅利,那么優化跨域訴訟服務方式主要是向信息技術要動力。目前,圍繞便利跨域訴訟,大灣區內地法院已經形成統一化、規范化、標準化訴訟服務規范,遠程立案、在線繳費、在線質證等140項訴訟服務實現“家里辦”“掌上辦”。

  “粵港澳三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各類經濟交流活動頻繁。”省法院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廣東法院著力建立健全跨境商事爭議多元化解機制,深入推進粵港澳三地調解、仲裁與訴訟的有機銜接,打造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形成具有國際化、規范化、專業化特色的跨境商事爭議解決“新范式”。

  民生無小事。廣東法院在涉港澳民事案件審判方面也有頗多創新,織密兜牢司法領域的民生“防護網”。

  例如,深圳法院建成全國首家涉外家事審判中心,集中管轄深圳一審涉外家事案件,打造一站式跨境家事訴訟“云平臺”。又如,珠海市斗門區人民法院聯合交警部門等建立涉港澳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體化處理合作機制,服務“港車北上”“澳車北上”……

  大到國之大計,小到民生福祉,司法領域的改革創新,讓群眾更有法治獲得感。

  (記者 杜瑋淦)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莒南县| 岑巩县| 新河县| 灌阳县| 汽车| 江都市| 济南市| 大余县| 金坛市| 津市市| 安丘市| 西吉县| 会昌县| 昂仁县| 濮阳市| 靖远县| 金堂县| 油尖旺区| 芮城县| 白城市| 瑞安市| 太仆寺旗| 罗田县| 绩溪县| 新密市| 海淀区| 翁牛特旗| 海林市| 涿州市| 乾安县| 卓尼县| 嘉禾县| 贵阳市| 沙河市| 韶关市| 德州市| 监利县| 南通市| 卓资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