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式發布了《廣州市在南沙區試點開展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及《廣州市南沙區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目錄(第一批)》(以下簡稱《目錄》),這是廣州首個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目錄,標志著廣州在技能人才國際化評價體系建設上取得了關鍵突破,進一步吸引并促進國際技能人才融入廣州,為“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戰略提供堅實支撐。
國際接軌!多國共13項證書項目與國內12個職業比照認定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與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廣州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開展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目錄制定工作,經實地調研、企業座談、問卷調查、專家論證等方式,最終確定《實施意見》及《目錄》,在南沙區試點開展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工作,鼓勵擁有國際化職業技能水平的人才來南沙區就業創業,助力打造國際化人才集聚高地。
據介紹,《目錄》納入了來自德國、美國、英國、日本,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共13項31個模塊/等級的境外職業技能證書項目,這些項目將與國內12個職業(工種)進行比照認定。
此舉將為技能人才在廣州南沙的就業創業搭建起便捷橋梁,進一步激活人才市場的國際流動性。
《實施意見》適用于持有國(境)外職業技能證書或技能類職業資格證書,且在廣州市南沙區學習、就業、創業的勞動者。
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的實施機構由廣州市符合條件且具有南沙區考點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包括:用人單位、院校、社會培訓評價機構)組織實施。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屬單位市職業能力建設指導中心負責人介紹,經遴選,包括廣船、廣汽、艾利、萊茵等4家廣州市企業自主評價單位,以及5所市屬院校在內的評價機構成為比照認定實施主體,覆蓋了智能制造、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6大市重點產業集群,實現了產業需求與技能評價的高度契合。
此外,認定對象覆蓋企業職工、在校學生及社會人員等廣泛群體。經比照認定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納入技能人才統計和享受相關待遇,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職業晉升和發展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為高度契合南沙區產業結構、深度滿足南沙區國(境)外職業技能人才需求,優先將《廣州市南沙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和《廣州市南沙區高精尖缺境外職業資格清單》中涉及的技能類境外職業資格證書項目,通過比照認定程序,納入廣州市南沙區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范圍,直接為南沙企業和居民提供服務。
極大促進技能人才隊伍結構優化升級
“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廣東省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專家認為,實施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可為企業帶來制度、崗位、待遇、品牌和發展五個方面的賦能。
企業在推行崗位變革時能夠形成有效的抓手,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企業通過自主比照認定后形成的崗位技能等級體系,能夠與國家職業技能等級體系相銜接,為員工提供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同時也提升了企業內部的崗位價值認知。
比照認定后,相關獲證員工可以享受到與之相應的政策,進一步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歸屬感。
有專家指出,企業能夠進行境外比照認定,這不僅展示了企業的國際視野和實力,還能夠形成獨特的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企業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和客戶。
比照認定過程中,企業通過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教育機構對接合作,形成人才蓄水池和加油站,也將有助于企業建立穩定的人才隊伍。
此外,境外技能比照認定還可以促進國內外職業技能標準的對接,提升我國在國際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首次發布《實施意見》及《目錄》,將極大促進南沙區乃至全市技能人才隊伍結構的優化升級,助力企業引進和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技能人才。
《目錄》將根據各區產業發展需求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實施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評價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未來,廣州市將繼續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不斷創新評價方式方法,強化動態監測,推動建立更加開放、包容、高效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為廣州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記者 洪鈺敏 通訊員 穗人社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