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到中山市,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調研中山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情況。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引擎。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黃楚平實地察看建設管理情況,充分肯定這一“黃金通道”在聯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發揮重要作用,希望中山搶抓歷史機遇,更好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在廣東太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他觀摩新產品新技術演示,稱贊企業致力納米材料技術自主研發和廣泛應用,希望持續加快新材料技術工藝創新迭代。來到黃圃鎮中山智能家電產業園(大岑片區),他稱贊在低效工業用地改造上樹立了標桿,勉勵要乘勢而上,把“工改”騰出空間轉化為產業改造升級加速度。他走進中國(大涌)紅木文化博覽城,調研紅木產業升級、木雕非遺傳承等情況,希望更好打造集創意孵化、展覽展示、藝術休閑、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產業文旅平臺。隨后,他來到古鎮鎮星光聯盟全球品牌燈飾中心,對其面向全球搭建產品采購展示平臺印象深刻,鼓勵以創意文化賦能燈飾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城市品質提升是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黃楚平走進三鄉鎮雍陌村,肯定僑房保護活化利用、文化生態旅游成效突出,希望通過改善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好帶動群眾創業致富。他到鴉崗運河了解污染治理情況,并與志愿者充分交流,贊許治水攻堅戰帶來水清岸綠大變化,勉勵他們要久久為功,實現水環境長治久清。他還來到石岐街道香山古城,稱贊小單元、漸進式、微改造成效初顯,希望以“繡花功夫”煥發古城新活力。
黃楚平表示,通過調研,感到中山以高標準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工改”拓展產業空間,以“治水”優化城市生活空間,以“六個一體化”扎實推進深中協作,在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上取得積極成效。他指出,助推大灣區內地城市群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是省委交給人大的重要任務,要緊扣創新能力強、空間結構優、綠色底色足、開放活力強、生活品質高的城市群發展目標,以人大立法、監督、決定等助力優化大灣區內地城市群產業布局,提升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以法治助推大灣區內地城市群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亞非、秘書長許紅參加調研。
(記者 姚瑤 通訊員 任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