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一款名為“夸父”的機器人走進北京街頭,用靈動的肢體和智能的對話,協助媒體采訪了多名市民。這款機器人正是出自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
人形機器人被認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在廣東這片熱土,一家家科技企業競相馳騁、你追我趕,全力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這背后,依托的是廣東強大的產業基礎:據統計,全球人形機器人約38%的供應鏈企業在中國,而中國約57%的供應鏈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軟件與系統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謝克強認為,廣東深厚的制造業沉淀和豐富的消費場景,為企業快速轉向人形機器人創造了優越的外部環境。
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推出的“里工D1”人形機器人,就是立項不到半年后取得的成果。“工業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有很多的共同點,像控制系統、控制電機、零部件等,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已有10年的積累。”里工實業總裁李衛銃說。
人形機器人乘風而起,廣東也從政策上繼續添“旺火”。最近發布的《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提到,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加快突破機器腦、機器肢、機器體和關鍵核心部件,引進和培育3—5家獨角獸企業、科技型領軍企業。
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超24萬臺(套)、增長31.2%,占全國的44%,連續5年穩居全國第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廣東省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機器人產業聚集區,正加速構建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高地。
(記者 郜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