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廣闊舞臺上,珠海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迎接港澳車輛北上的歷史機遇。
據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統計,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出入境港澳車輛合計242.78萬輛次,出入境人數合計682萬人次。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持續深化,港澳居民來珠流動活躍,激活了珠海乃至整個灣區的消費潛力。據珠海市統計局測算,港澳游客月均在珠海消費4.54億元,全年給珠海帶來55億元左右消費增量。
緊抓時代脈搏,珠海正以實招頻出的姿態,從政策引導到基礎設施建設到公共服務優化,精心培育消費新引擎,編織著一張促進消費、繁榮經濟的絢麗畫卷。
“兩車北上”促消費潛力全面釋放
港澳車主的到來,對珠海產生了哪些影響?如果將珠海各大消費場所繪成一張實時地圖,過去的幾個月中,這張地圖的熱度可謂爆表。據統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關的香港單牌車已突破100萬輛次。隨著“北上”車輛而來的,是珠海顯著的消費、零售增長趨勢,對市場“水溫”最為敏感的經營者們對此深有感觸。
“我好像來到了香港!”每到周末,珠海山姆會員店的粵語含量都會沖上高峰,商場里人山人海,擠滿了前來“爆買”的港澳居民。“目前我們過關成本相對較高,珠海山姆性價比很高,我們喜歡來這里一次性采購大量產品。”在相關部門的走訪調研中,許多港澳顧客這樣表示。
2024年1—5月,作為最受港澳居民青睞的零售購物中心之一,珠海山姆會員店銷售額較2023年同期增長逾三成,增長幅度在廣東省名列前茅,其中食品、生活用品、電器等品類的銷量尤為突出。
除了追求性價比大量采購日用品,隨著“北上”消費場景逐漸豐富,港澳客群的消費特點也越來越多元化,追求潮流、品質、新奇……各種各樣的消費心理驅動著一輪又一輪的消費熱潮,為珠海提升消費活力增添新動能。
隨著社交媒體的發達,許多港澳客群開始跟隨網上的“種草”帖,來到內地打卡“網紅”店鋪和商品,為攀升的消費熱度再添一把火。
2024年1—5月,珠海本地老牌購物綜合體南屏華發商都月均客流同比上升11%,銷售同比上升3.5%。據商場反映,其中食品、生活服務等消費熱度高,例如,奈雪的茶、喜茶、鮑師傅、太二、哈布斯等餐飲是港澳市民優選該商場的理由之一。
同時,唱K、汽車美容、水療按摩、美容美發等服務消費也是港澳消費者的熱門選擇。珠海市優特匯購物商場反映,2024年1—5月,該商場月均銷售比去年同期上漲10%左右。新增港澳客戶帶動餐飲、育兒產品等品類增長較大。
港澳游客為什么熱衷來珠海旅游觀光?
根據珠海市統計局的分析解讀,珠海城市氣質對港澳游客有著獨特魅力。具體而言,珠海是“港珠澳大橋”橋頭堡,擁有便捷的交通體系,與港澳直線距離最短;珠海雖無廣州、深圳繁華,但城市寧靜閑適,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市每一細節。
高性價比生活消費成本、豐富多元旅游產品、微度假文化格調,疊加餐飲服務市場成熟且多元、消費環境日趨改善、服務水平快速提升,眾多元素構成珠海獨特的城市吸引力。
緊抓新風口 打出“組合拳”
為更好服務北上的港澳居民,珠海打出了一系列服務“組合拳”,如完善通關系統、升級停車系統等,持續完善口岸、交通等配套服務,多渠道利用“關口”優勢轉化為經濟增長新“風口”。
為促來珠居民敢消費、愛消費,商務部門在開展面向港澳市民的促消費活動同時,牽頭境外人士便利支付工作。
今年初,珠海市商務局舉辦“2024 珠澳臻品年貨嘉年華暨直播電商節”活動,吸引超過200家來自珠澳兩地企業、80家直播品牌商家、200位本地主播參加。為期三天的展會共吸引逾10萬人次入場、實現銷售額逾2250萬元。
4月以來,珠海市商務局指導銀聯商務開展“玩轉珠海”境外人士專享優惠活動,多個商圈、餐飲、酒店等參與。截至6月28日,核銷筆數3.19萬筆,核銷金額206.09萬元,直接帶動消費金額3921.91萬元。
另一方面,珠海本地商戶、企業也積極行動,搶飲“北上”消費“頭啖湯”,如舉辦或參與專屬消費減免或滿贈代金券等優惠活動,持續完善支付手段服務配套,增加繁體字導引、粵語接待問詢、特定充電轉換頭、專項權益維護等增值服務。
除了開展港澳人士北上消費相關工作外,珠海市商務局近期還聚焦落實國家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積極推動消費市場創新升級。
5月1日—8月31日期間,珠海市商務局開展汽車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2項活動,活動預計補貼資金3000萬元,活動對象除了內地市民以外,也包括了港澳居民,鼓勵其在珠購買汽車、家電等消費品。
截至6月27日,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已補貼3.21萬單,核銷補貼資金1141.08萬元,拉動消費1.37億元,拉動比約為1:12;汽車置換更新活動已核銷車輛8450臺,核銷補貼資金402.4萬元。
優化公共服務 提升發展能級
港珠澳大橋帶來的“潑天”流量,珠海消費場景的不斷豐富,為城市經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也給城市承載力帶來一定挑戰。
不可回避的是,當前珠海還存在高峰期交通擁堵停車困難,城市基礎設施精細化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消費過于分散、旅游資源缺乏串聯整合等問題,這是挑戰,也是提升城市發展能級的契機。
近日,珠海市統計局發布《“兩車北上”政策實施以來調查評估報告》(下稱“報告”),從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交通通達和管理能力、激發游客消費潛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消費之都、提升旅游熱度和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對策。
吸引港澳游客消費,推動珠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報告指出,要打造高質量餐飲住宿。重點培育特色小吃產業集群,提升住宿服務品質,對標港澳,提升服務業涉外服務水平,通過政策引導廣東各地特色美食落戶珠海,打造特色主題餐廳;推動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創新特色旅游產品。增強體驗性和互動性,立足本土資源發展特色文旅產業,形成差異性、互補性產品供給,鼓勵多業態融合發展,優化消費環境。
消費體驗、消費場景和優質服務是激發消費潛力的核心要素,報告指出,珠海可迭代消費場景,發展夜經濟,提升城市“煙火氣”,延長游客消費時間,注入高科技元素,優化城市消費場景,為港澳游客提供特色鮮明、性價比更高消費場景。此外,還可以通過全方位升級服務模式、整合珠海旅游資源、將旅游休憩區休息功能與商業功能有機結合等方式,創造更好的購物環境和消費體驗。
珠海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后續促消費活動中,將著重針對港澳旅客的需求開展相關活動內容。“接下來,市商務局將繼續搶抓‘兩車北上’機遇,持續深入開展相關消費促進活動,支持港澳人士來珠盡情消費。”
(記者 張紫微)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