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車滿月,持續催旺兩地人氣、商氣、煙火氣。數據顯示,深中通道“通車即飽和”,日均車流量超10萬車次。
數據之外,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熱氣騰騰。于普通人的日常之中,這座氣勢恢宏的世紀工程帶來了一些“小確幸”。
最近一個月,貨運司機張廣生的“上班路”不堵了。每天,他要從中山宏昌物流園出發送貨到深圳機場附近。“之前走虎門大橋、南沙大橋,車流量很大,運貨時間比較緊張。”張廣生說,自從深中通道通車,他在公司的安排下跑起了新的送貨路線。“現在送貨更通暢了,每趟運輸時間減少了大約半小時,一天還可以從兩趟增加至三趟。”
在中山人羅家偉看來,他的“回家路”更順了。在南方科技大學擔任科研助理的他,此前已在深圳學習、工作多年,一路見證著深中兩地交通方式的變遷,“最早我坐郵輪回家,到了港口還要轉車;后來坐高鐵,中轉站很多;再后來從虎門大橋打的回去,單價又比較貴。”如今,羅家偉有了新的回家出行方式——深中跨市公交。
深中跨市公交是深中通道通車當天開通的公交專線,連接了中山市區、國際人才港和深圳前海,兩條線路單程票價分別為15元、18元。第一次坐上深中跨市公交,羅家偉大呼便利,“回家的成本降低了,而且來到深圳后公交站和地鐵無縫接駁,我可以坐著地鐵直達目的地。”
對于今年16歲的劉同學而言,“探親路”更短了。“我媽媽在中山買了房,在深圳工作,周末會回中山看我。”深中通道開通后,劉同學坐著深中跨市公交,第一次來到深圳探望媽媽。“以后我跟媽媽見面更方便了。”劉同學說,希望多來深圳看看這座城市,這里的大學,“為以后做打算。”
對于珠江東西兩岸的游客而言,“出游圈”更大了。“把中山乳鴿和脆肉鯇留給粵B車牌!”最近傳遍中山市民朋友圈的一句“網言網語”,映射出深中通道開通以來珠江東西兩岸往來繁盛的近況。
在深圳前海灣公交站,記者看到,工作日期間亦有不少市民到此乘坐深中跨市公交,到深圳或中山游玩。除了深中兩地市民,廣州、茂名等周邊城市居民也紛紛趕來“嘗鮮”。“我們來深圳玩了一圈,現在順路去中山玩。”趁著暑假,茂名市民何女士專程帶著兒子來了一趟深中暑期游。
據悉,6月以來,深中兩地已組織超240個單位,舉辦600多場系列促消費活動。日前,深圳、中山兩地聯合發布3條深中特色路線,7條暑期研學線路,帶動“打卡深中通道”成為暑期大灣區旅游市場的“香餑餑”。
(記者 劉思敏 林子菲 攝制 李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