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公司揭牌,廣東省低空飛行器中試平臺授牌,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宣布成立,16個低空經濟產業項目現場簽約……在7月4日舉辦的廣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打出一套“犀利”的組合拳,一攬子動作為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廣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
一個咨詢委,帶來行業新智慧。
在廣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劉大響等專家圍繞低空經濟作主題報告,為全場與會人員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思考。隨后,由20名低空經濟領域的院士組成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以下簡稱“戰略咨詢委”)宣布成立。
戰略咨詢委是為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專業性咨詢平臺,旨在推動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為政府制定政策、規劃提供戰略咨詢,為行業實施重大項目、建設重大平臺提供技術保障,為企業技術創新、市場拓展提供專業建議。
一家公司,服務產業發展新生態。
隨著現場倒計時結束,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順利揭牌。
公司由省機場集團投資設立,是低空經濟產業生態的運營服務者,承擔著低空空域管理協同運行和低空飛行管理服務統籌工作,運營管理省級低空飛行的綜合管理服務平臺。
未來,公司將致力于開拓低空示范運營場景,統籌全省城際間低空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和管理,推動全省通航飛行的通信、導航、監視設施的建設運營,全力服務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構建,為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大平臺,帶動全產業鏈新突破。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建設的廣東省低空飛行器中試平臺(以下簡稱“中試平臺”)也在會上正式授牌,展示了廣東省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科技實力。
“中試”即產品正式投產前的中間階段試驗。中試平臺圍繞無人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產業鏈上中下游,聚焦重大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為生產方提供低空飛行器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場景應用的全流程中試服務。
中試平臺的建成,將助力廣東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為新型低空飛行器產品加速創新迭代、低空應用新場景和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拓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一個聯盟,助力構建國際新標準。
當前,低空經濟產業正逐漸成為推動全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已初具規模,但尚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機制。為此,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應運而生。
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組建成立。
聯盟的組建成立,是大會又一重要成果。聯盟以“面向產業鏈共性服務,打造支撐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發展多維度合作平臺,強化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加速技術轉化與市場應用,構建國內乃至國際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生態系統,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協同發展、技術創新、標準共建與品牌塑造”為宗旨,致力于推動體系建設、加強產業對接、提供咨詢建議、促進產學研合作以及開展國際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截至目前,聯盟已吸納190家成員單位,從產、學、研等方面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行業生態圈,涵蓋低空基礎設施產業,無人機、eVTOL、通航飛機等低空制造產業,低空運營服務產業以及低空飛行保障產業,覆蓋低空全產業鏈。聯盟不僅集結了各類低空制造和運營企業,還與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推動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促進產業快速發展。其中,南方新聞網作為我省具有廣泛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的科技型主流網絡媒體,正式加盟成為成員單位,將從低空經濟品牌塑造、安全保障建設等方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儀式。
會上,43個低空經濟產業項目集中簽約,聚焦基礎設施建設、低空文旅、低空救援、低空飛行器等方面展開合作,其中16個項目、32個簽約主體開展現場簽約。高質量低空產業項目的簽約是廣東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實現產業升級轉型的良好開端,將助力廣東省低空經濟新業態乘勢起飛。
(記者 高雅雅 吳詩航)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