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第六場專題會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專場)在廣州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工作部署,圍繞打造一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入交流、推動落實。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著名經濟學家樊綱等6位專家學者、人大代表和企業、行業協會負責人作交流發言,省發展改革委、省司法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等9個單位現場回應,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袁古潔對建設一流營商環境提出具體要求。
黃楚平指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營商環境是廣東發展的金字招牌。在省委領導下,我省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打造了市場活力強、法治程度高、吸引外資多、政務服務優的營商環境。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凝聚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思想共識,準確把握一流營商環境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力保障,是經濟大省挑大梁的必然要求,是打造世界級的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的客觀需要,以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讓企業之樹、產業之林枝繁葉茂、煥新生長。
黃楚平強調,要進一步明確目標要求,找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方法路徑。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統一,持續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制度,切實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產業布局、創新引領等方面作用,營造高效配置、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堅持良法與善治相統一,以良法筑根基、以執法塑環境、以司法護公平、以服務優供給,加快制定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促進條例、民營經濟促進條例、低空經濟條例等,制定修改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合作發展促進條例等,加大新興領域立法探索力度,深入推進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推進知識產權審判現代化,加快建設大灣區商事仲裁中心,營造公平公正、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統一,持續擴大市場準入、縮減負面清單,健全完善外資企業服務機制,實施好“粵貿全球”計劃,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動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營造循環暢通、合作共贏的開放環境;堅持政策供給與企業感知相統一,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共享化、智能化水平,圍繞企業發展需求打造定制化、模塊化、套餐式的涉企服務場景,推進“AI+政務”服務,健全政策“智能匹配、精準推送”的服務機制和免申即享、即申快享的兌現機制,營造規范便捷、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
黃楚平指出,要進一步齊抓共促,形成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希望專家學者以更開放的視野深化研究,助力廣東營商環境更好銜接港澳、對接國際;廣大企業積極參與到營商環境優化中來,多提“真問題”、多出“金點子”;人大代表進產業聯絡站積極了解企業訴求,及時通過代表議案建議推動解決共性問題;政府各職能部門超前服務、主動對接,確保企業辦事舒心、省心、放心、安心。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貞琴、張碩輔、劉雅紅、譚玲,黨組成員呂業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勝,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許紅,省人大各委員會及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韶關、梅州、中山、陽江、肇慶等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記者 姚瑤 通訊員 任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