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頭條新聞

如何加快推進大灣區“軟聯通”?廣東省政協這場協商會干貨滿滿

2024年07月10日 來源:南方+

[ ]

  “灣”有引力,迸發活力。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發布5周年。7月9日,廣東省政協召開“加快規則機制‘軟聯通’,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專題協商會,組織省各民主黨派、省工商聯負責同志和政協委員代表,與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現場協商。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我們以實施‘灣區通’工程為抓手,堅持改革引領、開放驅動、民生優先、平臺示范,全力推進與港澳規則機制的聯通、融通、貫通?!笔“l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介紹,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取得積極成效。

  其中,“港車北上”“澳車北上”落地實施,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累計驗放“北上”的香港、澳門單牌車突破200萬輛次;優化實施“跨境理財通”試點,上線“跨境理財通 2.0 版本”,目前參與試點個人投資者達11萬人,資金跨境匯劃金額超500億元;持續推進職業資格認可,累計超3900名港澳專業人士在大灣區內地執業;2023年廣東中小學在讀港澳學生超過8萬人。

  10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粵港跨境通辦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被賦予“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今年年初,省政協黨組將“加快規則機制‘軟聯通’,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確定為專題協商議題,列入2024年度協商計劃。

  2月至6月,省政協調研組聯合廣州、深圳、珠海市政協,深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和香港、澳門,以及浙江、山東調研考察,舉行多場線下座談會和線上討論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形成專題調研報告。

  報告顯示,五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持把促進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作為大灣區建設的一項關鍵性、牽引性工程,持續推動大灣區在要素跨境流動、營商環境優化、民生融合發展、科技創新協同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政策法規與標準融合取得新進展。《綱要》發布以來,廣東相繼出臺省級政策法規60余項,推動10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粵港跨境通辦,覆蓋經濟、教育、科創、民生、就業、政務各領域;聯合港澳先后發布183項“灣區標準”,近百家“灣區標準”示范店落地運營;組建“粵港澳大灣區認證聯盟”,成立廣東粵港澳大灣區認證促進中心,公布首批15個“灣區認證”項目,推動三地質量認證規則銜接。

  經濟金融聯通水平達到新高度。積極推進實施“深港無縫清關服務”和粵澳貨物“一單兩報”;“組合港”“一港通”通關模式覆蓋珠三角主要港口城市;配合中央金融監管部門起草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并與中央金融監管部門聯合出臺實施“前海金融30條”“橫琴金融30條”,探索開展“跨境理財通”“深港通”“債券通”、跨境雙向資金池等金融制度創新取得一定成效。

  科技創新協同開創新局面。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省科技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分工方案》,提出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科技合作機制;與港澳分別簽署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協議,持續深化三地科技創新交流合作;開展科研物資跨境自由流動改革試點,廣州、深圳積極探索“白名單”“正面清單”,為納入“正面清單”的科研物資開通綠色通道;散裂中子源、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向港澳地區開放。

  民生融通獲得新成績。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累計批準19家指定醫療機構,進口臨床急需港澳藥品和醫療器械56個;全面實施人才“優粵卡”制度,試點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累計有3500多名港澳專業人才通過“一試多證”獲得三地技能證書;港澳大學爭相“北上”,香港與大灣區內地九市已有4所合作辦學高校,另有3所合作辦學高校正在籌建。

  建議加快急需人才引進和職業資格互認

  根據報告,在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規則機制“軟聯通”還面臨一些問題,包括法律法規和管理體制差異影響聯通效率、“軟聯通”涉及的部分中央事權有待理順、政策改革系統集成不足、灣區協同融通有待提升等。

  如何破解難題?報告從爭取中央進一步給予立法支持和放權賦能、謀劃建設重大開放新平臺、著力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大力推動優質要素高效流動、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多維度推動聯通發展等6方面提出了18條具體建議。

  其中包括建議推動中央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改革授權清單”,以“清單化、集成式、一攬子”方式賦予廣東在大灣區內地九市的綜合改革授權;規劃建設“雙向飛地”新型開放平臺;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高標準規劃建設國際組織集聚區;提升大灣區內地九市一體化聯通水平,積極推進公共服務流程和標準統一,統籌優化航空港口、高速公路、城際鐵路、電信通信等基礎設施的空間布局與運營整合,推動大灣區港口群聯動發展等。

  協商會上,省各民主黨派代表、工商聯代表、委員代表從不同角度提出相關建議。

  人才要素流動,是頗受關注的話題。

  九三學社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董美玲建議,加快急需人才引進和職業資格互認,立足“灣區所需、港澳所長”,針對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現代物流和大健康等急需人才的領域,加快制定專業資格互認范圍和標準,成熟一行實施一行。

  省政協常委,省新階聯副會長,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傳鑫建議,加快優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及跨境流動體制,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人才流動提供便利條件,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和政策,推動粵港澳創新人才跨境執業、放寬執業門檻、完善擴大技能職業資格互認等規則機制軟聯通,讓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人才深入融入國家經濟發展大局。

  對此,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杜敏琪在作回應交流時表示,港澳居民在廣東參保達32萬人,同時目前已有8個領域港澳專業人才可在大灣區便利執業。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優化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環境、拓寬港澳居民社保服務事項、推進職業資格認可等三方面工作,同時圍繞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爭取國家更高的放權賦能。

  “優化營商環境”亦是高頻詞。

  “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民革省委會副主委唐冬生建議,采取政策激勵等方式,推動大灣區更多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參與“灣區標準”制定,支持企業申報“灣區認證”。

  廣東省工商聯秘書長關向明建議,積極搭建政企對話溝通制度化平臺,梳理和發現三地 “軟聯通”存在的行業性和領域性問題,探索三地行業協會參與大灣區行業標準制定,推動灣區數據、人才、金融、技術等標準統一互認,促進創新資源的高效流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將大灣區的融合和協同向縱深推進。

  “大家關心的企業等營商主體的便利化準入問題,我們針對橫琴、河套、南沙、前海等重大合作平臺進行了市場準入規制的創新,確保辦事效率更高?!笔∈袌霰O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說,接下來將對報告及協商會上提出的相關建議抓好落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ㄓ浾?馬立敏 通訊員 魏強 張露曦)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通渭县| 稷山县| 阳信县| 乌鲁木齐县| 南丹县| 平谷区| 桂平市| 长沙市| 晋宁县| 梅河口市| 阿荣旗| 定兴县| 田林县| 日喀则市| 桂东县| 巴塘县| 富裕县| 门源| 韩城市| 承德县| 丹江口市| 禄劝| 盘山县| 延安市| 宜兰市| 托里县| 扶沟县| 台北县| 双鸭山市| 阿拉尔市| 元朗区| 松溪县| 北京市| 杭州市| 临安市| 东阳市| 濮阳市| 清镇市| 石阡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