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在廣州南沙開幕。本屆大會是“南沙方案”實施一周年后,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衛生健康合作領域大會。大會以“高起點、高站位、高質量”為主題,國家衛生健康委、粵港澳三地衛生行政部門有關負責人,來自境內外的60余名院士、專家學者、醫療衛生行業代表等共600余人出席大會。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行政部門、醫學院校、醫療機構、社會組織、科技企業等主體進行了各層面的交流合作。本屆大會發布了“塑造健康灣區十大案例”: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港澳藥械在灣區內地使用政策創新、穗港合作打造廣州特色港式醫療服務、深港合作建立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珠海立法便利澳門醫療人員到橫琴執業、穗澳合作優化兒童跨境診療服務、深圳優化港澳在深辦醫行醫環境、珠澳聯合推動衛生健康深度合作、深港探索跨境醫療服務銜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創新發展,集中展示了首屆“合作大會”以來健康灣區探索創新的成果。
據了解,本屆大會共達成60個合作項目,涵蓋科技創新、產業合作、人才培養、稀有血型庫共享、罕見病救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在推動粵港澳三地在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醫療衛生人才培養交流等方面將起到積極作用。其中15項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項目在開幕式上舉行了簽約文本交換儀式。
在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就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及人才素質發表主旨演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分別以“獻香港聯通優勢 促灣區醫療融合 建國際創新樞紐”“澳門于大灣區醫療融合與發展機遇”為主題發表演講。
在一天半的會期中,三地行政高層將進行圓桌會議,就推動灣區建設、促進灣區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互動;還將開設“創新與人才”“高質量與國際化”“應急與公共衛生”“事業與產業融合發展”等4個平行分論壇、12個專題學術論壇,與會代表將就粵港澳三地衛生健康合作潛能、政策協同、醫療資源互通共享、科研創新合作、產業要素互補等進行深入研討。
(記者 胡慧翼)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