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分別簡稱《橫琴方案》《前海方案》),受到粵港澳法律界的普遍關注。
“《橫琴方案》《前海方案》出臺后,橫琴合作區、前海合作區將先行先試,探索不同法系法律之間規則銜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敝猩酱髮W法學院院長張亮接受南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個合作區的建設將有助于內地法律人才“走出去”,港澳法律人才“走進來”,幫助跨法域專業人才充分運用三地法律進行創新,恰當地找到不同法系之間的平衡點,實現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推動粵港澳三法域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記者:您認為《橫琴方案》《前海方案》在法律方面最大的亮點是什么?有著怎樣的法律意義?
張亮:《橫琴方案》最大的亮點在于打造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機制,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遵循憲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前提下,雙方共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范,加快實現與澳門一體化發展?!肚昂7桨浮纷畲蟮牧咙c在于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當前,粵港澳三地具有一國、兩制、三法域、三個關稅區的特點,這既是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突出優勢,也是大灣區建設的現實問題所在?!稒M琴方案》提出粵澳雙方將逐步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研究制定合作區條例,為合作區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肚昂7桨浮穭t站在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高度,提出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兩大合作區的先行先試,通過創新治理模式,加快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發揮內地及港澳各自優勢,兼顧差異,探索建立符合粵港澳大灣區需要的法治建設模式。
提供跨法域專業人才發展新空間
記者:《橫琴方案》《前海方案》的出臺對創新法律人才培養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在培養與引進與國際接軌的法律人才方面,您有何建議?
張亮:兩大合作區建設將為法律人才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機遇在于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資源及平臺,有助于內地的法律人才“走出去”,港澳的法律人才“走進來”;挑戰在于在職業素質及執業經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滿足熟悉內地法律體系及港澳地區法律體系的基本要求外,還需要具備充分運用內地和港澳法律進行創新,恰當地找到不同體系之間的平衡點。
在引進和培養涉外法律人才方面,未來兩個合作區將會有很大的需求。據了解,目前共有1.2萬余名涉外律師入駐司法部人才庫,但深圳、珠海的涉外律師人數遠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同時,前海目前港資企業累計注冊已達1.15萬家,未來合作區還將有更多企業不斷入駐。因此必將產生更多的跨法域法律事務和涉外法律人才引進及培養的需求。
然而,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除了在學校打好基礎外,還要進行系統培養,才能真正成為涉外法律人才,培養過程涉及司法行政、外交、商務、仲裁、律協、律師事務所等多個機構。因此,建議接下來應進一步整合粵港澳三地涉外法律服務人才資源,將涉外法律服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納入各級人才工程當中,加大高層次涉外法律服務人才的引進力度。
助力合作區內企業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
記者: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稒M琴方案》《前海方案》的出臺將對未來在合作區發展的企業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
張亮:目前,橫琴已有248家港澳企業備案跨境辦公,前海港資企業累計注冊1.15萬家,注冊資本1.26萬億元?!稒M琴方案》提出完善合作區企業、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前海方案》提出探索完善前海合作區內適用香港法律和選用香港作仲裁地解決民商事案件的機制。
以前海合作區為例,《前海方案》指出從投資保險、政策性擔保、涉外法律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健全海外投資保障機制,充分利用香港全面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服務,助力在合作區發展的企業“走出去”,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
《橫琴方案》和《前海方案》發布后,兩大合作區應通過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營造趨同港澳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為在合作區發展的港澳資企業帶來重大利好,同時也將有力吸引更多港澳企業來橫琴合作區和前海合作區發展。
出品人:侯小軍
監制:張純青 胡智勇
策劃:唐莉娜
統籌:李美儀 黎妙娟 何靜文
記者:覃玲 詹海珊 鄒翔(實習生)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