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貨幣政策如何在廣東落實落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張奎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中央銀行在粵分支機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將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市場綜合融資成本穩步下降,為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營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
充分滿足市場有效信貸需求
記者: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將如何結合廣東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張奎:我們要落實貨幣政策調控要求,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及時跟進人民銀行總行降息降準等政策舉措,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用好政策釋放的增量資金,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充分滿足市場有效信貸需求,增強對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信貸支持。
強化利率管理效能,增強金融機構可持續服務能力。進一步暢通利率政策傳導渠道,推進政策落地落實。做好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工作,引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平穩下行,為廣東經濟發展減負增效。
用好用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重大戰略、重點項目和薄弱環節發展。引導金融機構聚焦廣東民營企業發展需求,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領域”的資金投放模式,牽引帶動金融機構加強對高端制造、智能裝備、新能源、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現代化農業以及消費、外貿等重點領域的支持。
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占比
記者:廣東是民營經濟大省,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今年將如何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
張奎:我們將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財政獎補和保險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民營經濟的積極性。推動完善信用信息共享、融資擔保、應收賬款確權、稅收等配套政策和機制,提升民營企業融資可得性。
同時,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能力和可持續性。指導轄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占比。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繼續做好小微、民營企業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推動民營經濟市場主體融資“量增、價減、面擴”。鼓勵主辦銀行和銀團貸款牽頭銀行積極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對暫時遇到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按市場化原則提前對接接續融資需求。
此外,強化民營經濟政策宣傳解讀。積極組織多部門、多層次、多方式的民營經濟政策宣講,持續跟蹤監測企業經營、金融服務訴求,全方位做好民營經濟金融服務,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研究推進新金融服務領域開放
記者:在跨境金融、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方面,今年將有哪些新政策、新舉措?
張奎:其一,是支持在自貿試驗區探索金融高水平開放。結合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印發的《關于金融領域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意見》等政策文件要求,研究推進新金融服務領域開放。穩步推進“跨境理財通”、橫琴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等特色試點,滿足境內居民和企業跨境金融服務需求。依托粵澳跨境數據驗證等平臺,探索金融領域數據跨境流動新模式。
其二,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錨定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突出金融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強改革創新項目儲備,拓寬互聯互通渠道。深化跨境投融資改革,研究取消外商直接投資前期費用外匯登記,用足用好跨境融資便利化、跨境股權投資等試點政策,便利境外科研類資金跨境匯劃。深化綠色金融標準推廣應用,鼓勵企業赴港澳市場發行綠色債券。穩步擴大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開戶等業務,深化“跨境支付+”場景應用,為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就業、養老等營造更加舒適安心的金融服務環境。
其三,是加力支持重大合作平臺建設。發揮橫琴、南沙等重大合作平臺的改革創新示范引領作用,探索更多金融業務先行先試。落實落細“橫琴金融30條”,圍繞“澳門+橫琴”定位,做好橫琴第二階段發展目標下的金融服務工作。深化南沙金融改革,著力支持南沙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及氣候投融資、跨境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助力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記者 唐柳雯 統籌 尚黎陽)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