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我們以民為本,積極對接澳門體制機制、加強兩地民生融合。”日前,在接受南方+采訪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局長黃宇杰如此總結。
合作區揭牌三年來,民生事務局立足趨同澳門、加強民生融合,全力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家園,推動有序銜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先后出臺8項規范性文件、5項政策性文件,用心用情謀劃民生融合。
按照合作區第一階段目標任務,需推動居住、就業的澳門居民大幅增加。經過三年發展,合作區的生活環境日漸趨同澳門,越來越多澳門居民來到橫琴新家園發展。據黃宇杰透露,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超過1.5萬人,就業人數超過5000人,在合作區就讀的澳門學生超270人。“如今,橫琴成為澳門居民的新選擇,在橫琴工作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不斷提升。”
“8+5”政策創新便利澳門居民
記者:合作區成立以來,出臺了哪些政策惠及琴澳居民?
黃宇杰:合作區揭牌成立以來,民生事務局按照《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聚焦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在對接澳門體制機制、加強兩地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年來,民生事務局更多地推動政策創新,先后出臺8項規范性文件、5項政策性文件,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生活、學習、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條件,切實提升合作區琴澳居民工作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教育領域,我們把在合作區就業、居住的澳門居民子女入讀公辦學校,視同橫琴戶籍學生錄取,合作區就讀的澳門學生逐年增長,截至7月,在合作區就讀的澳門學生274人,同比2021年底增長103%。
在澳門專才跨境執業方面,民生事務局推動出臺實施《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銜接澳門相關法律,允許澳門15類醫療人員經注冊后可在合作區執業,為澳門醫療人員提供更多就業空間。目前,共有18名澳門醫療人員獲發執業證書。
在澳門青年創新創業方面,我們出臺實施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關于促進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的辦法》,從場地租金、創業獎勵、配套資助等方面,加大對澳門青年創業企業的扶持力度。同時,認定了6家合作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86家合作區澳門青年創業企業,累計孵化港澳項目473個(澳門項目428個),進一步便利澳門青年跨境發展。
在公共文化體育方面,合作區出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體育事業發展扶持辦法》,鼓勵體育賽事精品化、品牌化發展,支持更多具有澳門特色的體育活動延展至合作區舉辦。
多項公共服務試點銜接澳門標準
記者:在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黃宇杰:合作區有序銜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多措并舉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如今,我們以“澳門新街坊”作為切入點,全面拓展琴澳在民生領域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澳門新街坊”共有4070間住宅單位、209間人才住房,預計可為1.2萬至1.5萬名澳門居民提供優質居住空間。截至7月,已認購單位超1200個。
值得關注的是,項目內教育、醫療、廣播電視等公共服務先行試點銜接澳門標準,營造趨同澳門生活環境。項目內設立的內地首家澳人子弟學校主要面向澳門居民招生,在該校就讀的澳門學生,享有在澳門就讀學生同等的相應福利措施,獲得等同的升學保送安排。同時,衛生站參照澳門衛生中心模式管理和運營,允許澳門醫護人員在衛生站執業及使用在澳門已上市的部分藥品,面向澳門居民提供與澳門同等的醫療保健服務。
此外,配建的家庭社區服務中心、長者服務中心預計今年9月啟用運營,為合作區生活的居民提供支持服務,為澳門長者提供文娛康樂、日常生活支援等多元化服務。項目內澳門居民可收看澳廣視91臺、27套境外電視頻道,以及使用國際互聯網。
當然,我們推動了澳門居民可隨帶外籍家政服務人員到“澳門新街坊”內提供家政服務的工作。接下來,我們還將根據澳門居民的需求去尋求更多的政策突破和服務提升。
記者:如何打造澳門居民的創業沃土?
黃宇杰:民生事務局通過精準施策,促進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就業創業。
一方面,我們推動澳門青年聯合總會在合作區設立廣東辦事處,將澳門特色青年服務體系引入合作區。與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就青年實習、就業、交流、創業簽訂合作協議,拓展澳門青年服務合作伙伴。同時,成立合作區青年創業企業協會,為落地的青年創業企業提供市場對接、投融資對接、技術問診等孵化服務。
另一方面,合作區已經推出13個澳門青年專項實習計劃,累計吸引近3000名澳門青年報名申請,成功招錄人數超過350人,積極拓展澳門青年發展機遇。聯合澳門勞工事務局推出“琴澳居民招聘專區”,為澳門和內地求職者提供觸手可及的就業和實習服務。持續舉辦系列專場招聘會及“橫琴·菁彩說”推介活動,推動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居民超5000人。
我們還聯合澳門各青年團體,持續舉辦“深合區研學行”“澳門青年交流計劃”,搭建促進粵澳青年常態化交流平臺。截至7月,“澳門青年交流計劃”累計組織308批次、共18979名澳門居民赴合作區參觀交流;“深合區研學行”系列活動已組織14批次,共24所中學超過2000名澳門高一學生參加研學。
為了進一步拓寬澳門居民的發展空間,我們設立琴澳醫療衛生培訓基地,并獲得澳門持續專業發展活動(CPD)學分認可,澳門醫療人員參與基地培訓可納入相應類別的CPD學分計算,目前已成功舉辦兩期培訓課程,吸引150名琴澳醫療人員參與。今年,我們還聯合澳門在合作區建設“世界技能大賽澳門綜合培訓基地”,為澳門選手提供更大訓練空間。
橫琴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
記者:如何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黃宇杰:聚焦民生發展主題主線,我們在合作區推動實施教育、醫療、文體、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優化提升行動,切實提高合作區琴澳居民生活幸福感。
先看教育,橫琴子期幼兒園、橫琴子期小學、橫琴伯牙幼兒園、橫琴琴頌小學等公立學校,橫琴華發容閎學校、哈羅禮德等國際化教育資源……合作區現有15所教育辦學機構,其中9所公辦學校、5所民辦學校、1所澳人子弟學校,同時正加快建設橫琴子期中學、國際居住區幼兒園、金融島小學等。數據顯示,三年來,合作區新增各類學位近7000個,進一步滿足琴澳居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再看醫療,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加快建設,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引入鐘南山院士領銜的“院士大查房”分會場項目、何建行教授胸部腫瘤與肺移植團隊工作室等國家級知名專家團隊和項目,與澳門離島醫院縱深推進琴澳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截至2024年7月,合作區現有公立醫療機構4家,民營醫療機構45家,打造公辦民營共同發展新局面。
聚焦文體供給,我們推動橫琴文化藝術中心2024年內投入使用,聯合澳門成功舉辦“澳門·橫琴藝墟”“橫琴天沐河草地音樂節”等文化活動,打造中國國際馬戲節、橫琴馬拉松、橫琴天沐河盛夏音樂會、“粵澳共此時”花海歡樂季等自主品牌賽事活動,為琴澳居民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同時,發揮合作區體育場地資源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系列賽橫琴匹克球公開賽等大型體育賽事落地合作區,籌備推進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網球項目工作,開展“琴澳杯”系列體育賽事,推動匹克球、賽艇等特色體育項目發展。
聚焦便民服務,合作區4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5處長者飯堂為琴澳長者提供服務超10萬人次,讓長者在家門口就可以吃上一口熱飯。同時,對標澳門養老服務標準和規范,開展國家級琴澳融合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為琴澳長者提供日間托養、文化娛樂等服務。
(記者 黃天儒 梁涵 圖片/視頻 關銘榮 設計 蔡如意 統籌 梁涵)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