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金融30條”正式出臺、推動合作區企業首筆離岸人民幣債券在澳門成功發行、推動大豐銀行等10家金融企業新落戶合作區……作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2023年,合作區現代金融業加速發展,遞交了一張靚麗的年底成績單,僅前三季度,合作區金融業增加值就達136億元,占合作區GDP近四成。
當下,《橫琴規劃》已正式發布,又一次為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擘畫出宏偉的發展藍圖——要豐富金融業態、發展現代金融業。“《橫琴規劃》的發布,疊加已經出臺實施的‘橫琴金融30條’、《特別措施》等,給予了合作區金融業開放創新有力的政策支撐。2024年,我們依然會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來布局金融工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局長池騰輝表示。
合作區現代金融產業“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記者:2023年,合作區金融發展局主要圍繞了哪些領域或范疇開展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或實質性進展?
池騰輝:2023年,合作區現代金融產業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發展態勢,前三季度,合作區金融業增加值達136億元,占合作區GDP近四成,同比增長0.3%。
推進金融創新方面,我們修訂出臺了《合作區企業赴澳門發債扶持辦法》2.0版本,并推動合作區企業首筆離岸人民幣債券在澳門成功發行,同步于澳門、盧森堡兩地上市。落地了全國首筆金融租賃公司租賃資產跨境轉讓業務、首筆由專業綠色評估公司認證的綠色資產跨境轉讓業務、進口支付人民幣境外直接購匯業務,今年1月至11月,合作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累計約4,000億元。我們還成功落地了首批“數字人民幣保單”、首個數字人民幣境外繳稅場景等。
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合作區銀行業有力支持經濟建設,截至2023年11月末,合作區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超1,800億元。區內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超6,600億元。地方金融組織服務客戶累計超9,000戶,提供融資、擔保服務超400億元。給予27家企業中小微企業貼息及費用補貼合計約520萬元。
記者:《橫琴規劃》為合作區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明確了方向。過去,合作區在鼓勵相關金融機構積極探索資產管理等跨境金融業務、吸引相關機構落地、豐富金融業態等方面,采取了怎樣的舉措?
池騰輝:2021年,合作區執委會印發了首個金融專項政策《合作區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試點辦法》,同年《廣東省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資試點工作暫行辦法》正式發布,明確將試點審批權限下放至合作區,至此,合作區打通了跨境雙向投資通道,為琴澳兩地正在探索發展的資產管理業務提供了新路徑。截至2023年11月末,合作區共有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管理企業24家,基金產品17只,其中澳資QFLP管理企業13家,基金產品7只。
2022年,我們出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促進金融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涵蓋了金融企業從落戶到經營等全方位的各項扶持措施,就是為了鼓勵優質金融類企業在合作區集聚創新發展,豐富合作區金融業態。
2023年,我們推動大豐銀行、九控保理、興業證券等10家金融企業新落戶合作區,還成功引入樹米科技、躍昉科技、真健康三家擬上市企業,并將計劃在境內主要交易所上市的17家企業(含6家澳資企業)納入合作區上市后備重點培育庫??傮w來說,合作區現代金融產業經過業界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助力筑好資金電子圍網,銜接澳門金融規則
記者:作為資金跨境流動的重要配套,金融局如何配合推動資金電子圍網的建設?這對便利琴澳資金跨境流動有什么重要意義?
池騰輝:資金電子圍網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建設,目前已制訂方案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在這過程中,金融發展局也積極開展資金電子圍網建設的調研工作,不斷加強與中國人民銀行溝通協調,爭取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最大口徑地推動合作區金融對外開放。
資金電子圍網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對合作區金融業的創新發展意義重大,它將遵循“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同名有限‘滲透’”的管理原則,對標國際標準制定賬戶規則,構建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實現跨境資金“管得住、放得開”。我們相信,資金電子圍網的推出將進一步優化合作區與澳門等境外主體跨境資金流動的安排,可為合作區金融開放創新、琴澳金融一體化、資金便利流動打好堅實基礎。
記者:過去一年,合作區如何銜接澳門金融規則,為在合作區的澳門居民提供“無差別”的金融服務?
池騰輝:2023年,我們在民生金融服務上做了一些嘗試,例如推動澳門居民購置“澳門新街坊”住宅降低首付款比例,推出合作區澳門居民門急診保障計劃方案,推出境外個人薪酬跨境收付便利化服務等等。
《橫琴規劃》提到營造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金融服務環境,2024年,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將持續加強與澳門金融管理局的溝通,了解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生活需要的金融服務,積極推動區內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更多的民生金融服務。
推動金融機構尋找業務場景,落地落實“橫琴金融30條”
記者:2024年是合作區第一階段建設成效的大考之年。新的一年,金融發展局將對哪些領域或范疇重點布局,在有序落實橫琴規劃各項目標的同時,也讓市民大眾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和分享到橫琴發展成果?
池騰輝:過去一年,“橫琴金融30條”、《橫琴規劃》《特別措施》相繼出臺,給予了合作區金融業開放創新有力的政策支撐。2024年,我們依然會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來布局金融工作。
首先是貫徹落實“橫琴金融30條”,推動區內金融機構積極尋找業務場景,落地落實政策措施安排;其次是金融基礎設施方面,繼續配合人民銀行建設資金電子圍網系統,加快推進系統上線運行。今年,金融發展局還會推動出臺合作區QFLP余額管理制試點管理辦法,允許QFLP按照余額管理模式自由匯出、匯入資金。
另外,我們會加強與內地及澳門相關行業監管部門的溝通,支持合作區優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赴澳門推動資產管理業發展,推動琴澳融資租賃公司積極探索跨境租賃等創新業務;繼續完善合作區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引導合作區金融企業積極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記者:在您看來,琴澳聯動發展融資租賃業有何優勢?
池騰輝:融資租賃業作為連接金融業和實體經濟的紐帶,可有效助推產融結合加速發展。相比上海、廣州等地,我們的優勢與機遇在于琴澳一體化發展,在岸離岸兩種金融市場并存,境內外市場機遇共享。其中,澳門方面對融資租賃公司有著相當友好的支持政策,發揮這一優勢,以及合作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之一的戰略地位優勢,琴澳融資租賃業聯動發展能爭取有新突破。目前,我們也正在著手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推動融資租賃業健康發展。
【撰文】黃天儒 何麗苑 李宇航
【攝影】南方+記者 關銘榮
【策劃/統籌】梁涵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