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欄 > 對話灣區

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大灣區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23年12月20日 來源:南方+

[ ]


  1978年,當中國改革開放大幕拉開之時,年近60歲的霍英東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投資,從中山溫泉酒店到廣州白天鵝賓館,從廣珠公路到開辟南沙新區,他為港澳企業家在內地投資開辟了先河,成為了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作為香港著名的愛國企業家霍英東的次子,霍震寰24歲時從加拿大學成歸港后,就加入家族企業,跟著父親學做生意,后來更是共同參與了開發南沙的改革歲月。

  “一生中有機會參與改革開放是一次難得的經歷。”在改革開放45周年到來之際,年近七旬的霍震寰談起改革開放前后國家巨變之時,精神奕奕,非常振奮。他呼吁更多香港年輕人要到內地走一走,多了解內地,把自身前途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創造更大輝煌。

南方+ 石磊 拍攝

  改革開放充滿闖勁干勁

  霍震寰的會議室,不僅有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等高校元素的水晶擺件,還有高鐵和諧號和復興號模型。1978年,霍英東毅然返回家鄉投資辦學、捐贈路橋,為港澳商人和企業家探索了經驗。

  記者: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作為見證過中國改革開放的人,您怎么看待這段歷程?

  霍震寰:一生中有機會參與改革開放,真是一次難得的經歷。中國人到哪里,都是忘不了根的,心中永遠裝著故鄉與祖國。在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華人華僑帶來了亟需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為國家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如今,香港一些年輕人,多年來因為各方面原因,對內地沒有一個全面了解,如果他們知道內地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就會對國家和中國共產黨有不一樣的認識。

南方+ 石磊 拍攝

  記者:改革開放初期,霍英東先生為何選擇義無反顧投資內地?您覺得改革開放45年,我們還需要做什么?

  霍震寰:在我父親看來,改革開放是我們國家的希望。具體要怎么做大家也都不清楚,所以,當時說要摸著石頭過河。那時大家都有一股闖勁干勁。

  現在當我們重新審視改革開放時,最值得被肯定的是中國人的拼搏精神,尤其是廣東提出的“殺出一條血路”的精氣神,非常提氣。希望在未來,我們能保留這一種拼搏精神和闖勁。

  “開發南沙最重要的是要好好保護”

  霍震寰的辦公室地處香港上環港澳碼頭上蓋,往外望出能看到碧藍的維多利亞港。碼頭天臺上,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迎風飄揚,獵獵招展。多年前,霍英東出資籌建港澳碼頭,交付給政府使用,早些年,這里的船只通往澳門、深圳、珠海,還有南沙。一座碼頭便是霍英東集團與南沙情緣的最佳注腳。

  記者:今年您回南沙次數多嗎?與您第一次到南沙有何不同?

  霍震寰:自從2月全面恢復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以來,我經常回去走一走,一別三年,南沙完全是另一番模樣,之前還去過中山一院,新建的三甲醫院規模很大,設備條件也非常先進。

  我第一次來南沙,就是跟隨父親一起過來的。那時,珠江口都是河網密布,南沙既沒有橋,也沒有碼頭,去哪里都不方便。有些小孩沒見過汽車,他們一看到了四輪汽車,還追著跑(笑)。當時順德、中山的工業發展得不錯,但要(將工業產品)運到香港,要先到廣州市區再到香港,路程很長。我的父親發現,從廣州南沙到東莞虎門,如果新建一個汽車輪渡,可能會縮短100多公里的路程,所以我們來南沙看看這里是否能做碼頭,同時也跟東莞溝通是否愿意做汽車輪渡的航線。

南方+ 石磊 拍攝

  記者:當時霍英東先生建設輪渡,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

  霍震寰:有人會覺得,未來要建大橋,是否還有必要修輪渡。但我父親堅持認為,在當時經濟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修建大橋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而經濟發展慢不得,還是應該先把輪渡建起來,連接珠三角東、西兩岸的交通。所以他做了很多說服、協調的工作。

  在輪渡建成前,父親也有顧慮,通航后會不會沒有人來,是不是要靠送叉燒飯來吸引大家坐船。事實上,在通航的第一天,就有很多車開過來要登船。那個時期,香港與珠三角地區形成了“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不少商品貨物都是在珠三角地區完成生產制造,然后運往香港。汽車輪渡這條水路運輸通道能節省不少時間、成本,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通航沒多久,一個碼頭已經不夠承接大量的需求,我們很快就增建了第二個碼頭。

  記者:在您的印象中,霍英東先生對南沙規劃有何設想?

  霍震寰:我父親當時發現南沙是深水港,很適合做港口,而且是珠三角的中心地帶。他說,開發南沙最重要的是要好好保護,不要亂發展破壞了(南沙)。其實,他的想法是很超前的,要把南沙打造成為一個優質海濱城市。他還想在南沙設立大學,后來因辦學復雜,就先建設了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也是因為當年在這里種下了一顆種子,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國際化特色是香港的DNA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重大國家戰略。在霍震寰看來,大灣區應該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系,大灣區的城市應能發揮各自優勢,實現“1+1+1大于3”的效果。

  記者:《南沙方案》出臺后,您認為南沙在與港澳全面合作上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

  霍震寰:以前總說省港,廣州就是省城,多年來廣州跟香港關系都很密切,南沙又是廣州離香港最近的地方。現在,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南沙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創新能力提升是下一步大灣區建設關鍵之舉。在打造大灣區創新格局上,香港、廣州和深圳科研人員和高等院校能提供強大智力和人才支撐;東莞、佛山依靠制造業基礎,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賦能,而南沙因其擁有充足土地資源,有機會能吸納更多創新產業入駐。

  《南沙方案》強調粵港澳全面合作,政策涉及稅務、醫療、教育等各方面。當中很多條文提及要便利香港人到南沙發展,也為粵港澳三地進一步融合提供了條件,對推動大灣區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相信,未來整個大灣區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你在香港、廣州,或是在橫琴、前海、南沙,未來一定是一體化的,每個地方應發揮各自所長,協同發展,實現了1+1+1>3的效果。

南方+ 石磊 拍攝

  記者:您認為香港還將發揮什么優勢?

  霍震寰:在改革開放初期,香港GDP比全國的還高,因此影響力非常大,現在香港的GDP相對全國來講比例是降低了,但這不意味著香港就不重要了。香港有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法治環境。香港的管理人才既熟悉本地文化,又能與國際接軌,備受跨國企業青睞。

  熟悉香港的人都知道,它有一種強大的適應能力,以前主要是轉口貿易,后來主打工業化,再后來很多廠搬走了,就轉型發展金融等服務業。坦然主動求變,便是香港人的精神底色。香港地方較小,轉身靈活,所以國家可在香港開展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試點工作,一旦成熟后,再向全國推廣。

  記者:多年來,通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你們也為內地培養了許多人才。未來還會如何進一步推動人才的交流與合作?

  霍震寰:當前因為世界形勢的快速變化,有些華裔在國外的發展可能遇阻,香港有些大學已經吸引了許多尖端人才。事實上,在吸引人才上,香港因其國際化程度高,稅負低有更大的優勢,也有些人因生活習慣、子女讀書等現實需求,更愿意住在香港。他們也知道,自己施展才能的舞臺不局限在香港,應該是整個大灣區。因此,大灣區內地城市要與香港相互促進補位,為更多國際人才提供合適土壤與氣候。

  記者:您為何喜歡武術?多年來一直倡導以武術作為媒介,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未來您有什么新計劃?

  霍震寰:小時候,我看金庸武俠小說和功夫片,就對武術產生了好奇,不過沒有進行正統訓練,后來在加拿大留學時接觸了太極拳,一路探尋才發現中華武術的魅力。

  其實很多外國人經常到香港“武術朝圣”,因為他們的師父、師爺都是來自香港的,廣東有豐富的武術資源,此前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武術聯盟,就是希望在大灣區內能共享武術資源,更好幫助年輕人認識到傳統文化。下一步,我打算在香港推動武術進校園活動,同時開展香港校際武術比賽,之后可組織大灣區青年學生武術比賽,讓灣區青年以武會友,增強港澳臺僑胞與海外華人的民族身份認同,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

南方+ 石磊 拍攝

  記者:現在世界變化非常迅速,您有什么想對年輕人說的嗎?

  霍震寰:以前,大學生一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現在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很多工種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內都會消失了。但就像是當年互聯網一樣,我始終認為,新技術的誕生,將給人類帶來的更多是機會和財富。

  【文字】 黃錦輝 曾美玲

  【攝影】 梁鉅聰

  【剪輯】 龍達洋

  【海報】潘潔 譚唯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丰镇市| 甘肃省| 时尚| 宝兴县| 长海县| 邹平县| 穆棱市| 屯门区| 枞阳县| 大庆市| 宜君县| 肇庆市| 连山| 峨眉山市| 文昌市| 景德镇市| 绥江县| 镇沅| 建昌县| 阳原县| 荆州市| 西华县| 沂南县| 三台县| 通山县| 菏泽市| 开远市| 县级市| 上思县| 黎城县| 荆门市| 天全县| 壶关县| 崇阳县| 邵阳市| 株洲县| 东乡县| 玉林市| 高安市|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