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近日公布了“港車北上”的實施安排。7月1日起,獲批的香港私家車就可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往來粵港。特區政府預計未來將有45萬輛香港私家車可受惠。
“我相信隨著‘港車北上’的實施,香港市民會熱衷自駕前往廣東省。”5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接受南方+、GDToday記者專訪時說,“港車北上”為香港市民前往廣東進行短期探親、短期商務、短期旅游提供了一個新途徑,不僅有利于增強香港人對內地的認識,更有利于他們融入整個粵港澳大灣區。
林世雄還透露,“港車北上”是滿足香港人前往廣東省的需求,而廣東省的市民也希望開車到香港。他表示,因此,“粵車南下”相關課題正在研究,但由于香港面積相對較小,具體安排還需仔細考量。
“港車北上”申請暫有限額
根據“港車北上”的實施安排,香港市民每次開車到廣東省最長可連續逗留30日,每年累計逗留時間最長為180天。
“這給了香港的私家車車主及其家人新的選擇,他們可以在周末休息的時候,一家人到廣東進行兩天自駕游,還可以去探望在廣東的親戚,或者拜訪廣東的商業伙伴,都非常自由。”林世雄說,他希望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能借此有更多機會更方便地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他相信這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幫助極大。
林世雄進一步介紹,在“港車北上”未推出之前,香港市民想要開車往返內地與香港需要申請“兩地車牌”。而兩地車牌申請門檻較高,主要面向商務車輛和運輸車輛,“港車北上”則為私家車車主提供了自駕前往廣東的便利途徑。
據介紹,香港目前符合“港車北上”申請資格的私家車約有45萬輛。“港車北上”實施初期將設置申請數量限制,開放申請的首周每個工作日有200個申請名額,第二周起每個工作日為300個名額。
“對于市民來說,‘港車北上’是很值得開心的事情,所以我們一開始穩妥、慎重一些會比較好。”林世雄說,特區政府會根據市民的反應、申請流程的順暢程度、私家車驗車等情況,綜合評估申請數量,來決定之后是否會增加名額。
至于未來是否會開放除港珠澳大橋之外的其他陸路口岸,林世雄表示,需要待“港車北上”正式實施后,考察整體運作情況、港珠澳大橋的處理能力,并總結相關經驗,再考慮是否開放其他口岸。
北上車輛可在香港保單上加“簽注”
在“港車北上”的實施中,香港機動車“等效先認”跨境保險是一大亮點。
香港車主自駕前往內地,無需另行投保內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可直接向香港保險公司投保符合規定的“等效先認”保險。“也就是在已購買的香港保險上加一個‘簽注’,讓保險范圍擴大到廣東省即可。這為香港車主參加‘港車北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林世雄說。
“港車北上”即將實施,“粵車南下”何時落地也是備受關注的話題。“‘港車北上’是滿足香港人前往廣東省的需求,而廣東省的市民也希望開車到香港,這個需求是肯定有的。”林世雄透露,特區政府已經在研究“粵車南下”,因為香港的面積相對較小,對于“粵車南下”的私家車數量和具體安排,還需要仔細考量。
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車主們都不得不面對兩地的交通規則和駕駛習慣的不同。開慣了“右舵車”的香港車主來到內地,是否會不適應?
林世雄表示,不少香港人有在美國、加拿大駕車的經驗,這些國家都是“左舵車”、靠右行駛,相信他們也可以適應內地的情況。他提到,社會上還有一些熱心團體計劃安排線上講解課程,讓香港人熟悉內地的交通規則、開車文化以及行人習慣,為在內地駕車的香港人提供援助和服務。
“我相信在特區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人在內地開車即使不是‘安枕無憂’,至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充分應對。”林世雄說。
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推動航運、航空發展
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了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其中包括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中心。
“香港港口有上百年的發自歷史,現在也是世界集裝箱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之一,能夠與同樣位列全球前十的深圳港和廣州港協同發展大灣區港口群。”林世雄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及我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可以吸引很多國際航運公司在香港落戶,這不僅能使香港受益,也能給整個大灣區港口群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作為國際航空樞紐中心,香港既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區位優勢,又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特區政府經中央人民政府具體授權,可以同世界各國、各地區談判簽訂民用航空運輸協定。”林世雄介紹說,得益于此,香港航空網絡覆蓋面日趨廣泛。現在乘客從香港起飛,4小時可達亞太地區主要市場,5小時飛行航程范圍可覆蓋全球逾半數人口。
2022年11月,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正式啟用,將大幅提升機場的客貨運能力。“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之一。疫情之前,香港國際機場一年處理7000多萬人次的人流。在今年3、4月份,大約已經恢復到疫情前一半左右的客流量,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夠恢復到八成左右。”林世雄說。
今年2月16日,香港國際機場與東莞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東莞建設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內地出口貨物可從東莞“無縫”運抵香港國際機場,無需重復安檢便可直接轉運到世界各地。
去年11月,香港機場管理局與珠海政府簽署了關于合作開通“經珠港飛”的備忘錄,通過港珠澳大橋連接兩地機場,在大灣區構建一個直達全球的運輸網絡。屆時,國內旅客可由“國內出發地—珠海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機場—國外目的地”的路線飛往國外,國外旅客可循相反路線進入國內。
“無論香港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還是國際航空樞紐,內地都十分支持。我相信香港一定可以為祖國貢獻更多價值,促進國家的航運和航空事業發展的更好。”林世雄說。
(記者 吳彬彬 陳彧 許曉鑫 陳晨)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