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海洋牧場“標準海”樣板區(隘洲)項目伶仃牧場1號。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5月28日上午,現代化海洋牧場“標準海”樣板區(隘洲)項目開園投產儀式在珠海萬山隘洲海域舉行。這是我國首個現代化海洋牧場“標準海”樣板區。
該項目由珠海海洋集團投資建設,通過具有珠海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養殖網箱伶仃牧場1號、2號、3號,搭配30口90米周長重力式網箱,構成“1+N”智慧集群養殖單元,可年產海魚2500多噸,年產值約9000萬元。
伶仃牧場系列網箱裝備設計壽命30年,可抵御50年一遇的極端海況,由風力和光伏發電提供能源供給,實現了能源供給上“零碳排放”。
其中,“伶仃牧場1號”作為中控平臺,搭載智能化管理系統,具備自主升降沉浮、定時定量自動投喂、智慧漁業養殖監控、網箱集群安全監控等超智能化功能,可輻射整個牧場,對各個養殖單元進行遠程管理和操控,極大節約運營成本,大大提高養殖效能。
技術創新外,現代化海洋牧場“標準海”樣板區(隘洲)項目還實現了“模式創新”。
針對傳統養殖模式存在的“用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產品供給低效、抗風險能力低”等問題,該項目結合珠海特色海洋資源稟賦,創建集“標準用海、立體養殖、岸海聯動、智慧賦能、多元服務”于一體的發展新模式,有望實現“低成本、高智能、低風險、高效率”的養殖目標,驅動現代化海洋牧場走向深遠海。
(記者 王韶江)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