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珠海分站 > 最新動態

“新春第一會”釋放重要信號:今年九市這么干

2025年02月13日 來源:南方+

[ ]

  春節假期后首周,珠三角迅速“出手”了。

  在2月5日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后,珠三角九市相繼召開“新春第一會”。

  九場“新春第一會”的內容、形式各不相同,卻都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釋放出新年的行動新信號:

  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再升級,到縣域經濟的破局突圍;從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小苗變大樹”,到未來產業“種子快開花”;從出臺新政策,到掀起項目動工熱潮……

  在廣東GDP連續36年拿下全國首位之后,珠三角能否繼續發揮廣東經濟“壓艙石”的作用?透過九場大會,來看珠三角如何再扛大旗。

珠三角這一年怎么干?

  新目標

  “新老并舉”推動產業進階

  產業興則經濟興。

  身處動能轉換過渡期,廣東尤其是珠三角能否從過去積累的產業“老本”中找尋新動能,關乎廣東能否繼續在全國保持“經濟第一省”的地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刻不容緩。

  從珠三角各地的“新春第一會”來看,各地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都形成了成熟的思路,并結合各自優勢和短板,設定了各自在產業體系競賽“全運會”上的新年新目標。

  廣州提出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6個未來產業和8個現代服務業正是廣州押注的“寶”。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作為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之首,推動廣州向萬億級“智車之城”進階。

  2025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也是深圳經濟總量實現4萬億元目標任務的沖刺之年。深圳探索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對有較好基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低空飛行、量子科技等產業要盡最大努力謀求在全國全球的巨大優勢。

前海

  產業有新有舊、有大有小、有主有輔,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一手抓傳統產業、優勢產業的鞏固和優化,又要一手抓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培育和壯大。對此,珠三角各地也定下了各自要發力的賽道。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東莞錨定“人工智能+先進制造”主賽道,計劃投入超30億元財政資金,力爭2027年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廣州的先進制造和現代服務、深圳的科技創新和高技術產業、佛山的智能家電、東莞的智能終端各具優勢又相互協同——珠三角完善的產業配套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有利條件。

  面對工業經濟發展困境,佛山“喜新不厭舊,依新改造舊”,加速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老并舉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年底,佛山超7000家規上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轉型后企業生產效率得到提升、成本與產品不良率降低。佛山企業和政府都從數字化轉型中嘗到了甜頭,堅定了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和決心。

  江門實施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行動,引導推動更多的裝備制造企業轉型為系統集成和智能裝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著力建設國家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甲醫院”和特色產業發展高地。

  “各地高質量發展大會均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產業項目作為重中之重,這有助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說。

  2024年,惠州GDP突破6000億元,工業對GDP的增長貢獻提高到88.9%,今年將推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邁向萬億級產業集群。依托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新質生產力,肇慶今年GDP將沖刺3000億元。

  從“新春第一會”上可以看出,珠三角各地級市因地制宜,既推動傳統產業躍“級”,也為新興產業聚“勢”、為未來產業謀“遠”。

  新行動

  掀起產業項目動工潮

  新目標既已設定,接下來就是亮出新行動。

  新年開啟之際,珠三角各地市“慷慨”拋出政策“大禮包”,產業項目火熱開建,釋放向“新”而行的積極信號。

  重要舉措相繼落地:廣州提出實施“廣州數智創新計劃”、推進“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開展“市場牽引場景開放行動”、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助力未來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

某生產車間

  重磅政策相繼出臺:東莞發布2025年市政府一號文——《關于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將在“AI+智能制造”“AI+智能終端”兩大關鍵領域重點發力,推動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今年,廣東將以“粵聚英才、粵見未來”為主題,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

  在珠海2025年高質量發展“十大專項行動”及首批四份政策中,《新來珠青年人才住房 “一免兩減”政策措施》尤為引人關注。面向新到創業就業的青年人才,珠海將提供最長三年周期的“一免兩減”住房保障

  “在珠海我們不僅關心人才飛得高不高,而且關心人才過得累不累。”珠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騰東表示,希望通過“真金白銀”和“真心實意”讓青年人才切實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和善意。

  產業變革由技術革命催生而成,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向“高”攀登,向“實”聚焦。記者觀察發現,珠三角多個地市將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性變量。

  中山計劃投入財政資金超6億元,真金白銀“滴灌”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新能源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光電光學產業、“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

某生產車間

  肇慶發布《肇慶高鼎端科教創新走廊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謀劃深度嵌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推進“廣深港澳研發孵化—肇慶加速、肇慶落地”創新發展模式。

  打好一季度“開局戰”,關鍵還是產業項目。在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同時,珠三角各地市就下達了重大項目“開工令”。

  廣州重點項目納入全省計劃的數量位居各地市之首,一季度共341個項目開工,總投資約2400億元;惠州集中動工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40宗,計劃總投資1265億元;中山在深中通道登陸點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明陽集團全球首個現代能源高端裝備科技園項目實現“揭牌即開工”。

  “珠三角各地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向市場傳遞出經濟持續向好的積極信號。”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重大項目投資額度大、關聯度高、產業鏈條長,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建設能夠有效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從而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

  新保障

  “軟硬”兼施夯實體系基底

  中國式現代化的巍巍大廈,離不開體系性的強大“硬實力”。

  觀察珠三角各地“新春第一會”,可以發現九市在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放大招”的同時,也在為體系性的舉措“套后盾”。

  其中,營商環境作為讓現代化產業體系扎根、獲取養料的“土壤”,在珠三角各地的“新春第一會”中被多次提及。

  在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企業負責人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選擇廣州的理由:營商環境。作為對市場的回應,大會提出,廣州將縱深推進“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打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改革,地方特色優勢也成了借力對象。例如,在珠海,應用場景的開放被認為是當地將來最強大的營商環境。為此,珠海推出了《珠海市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若干措施》,在全國首次把應用場景創新作為重要抓手寫入促進成果轉化政策,打造“場景引領創新、需求驅動轉化”的新模式。

  產業的躍遷,既需要營商環境的精心哺育,也離不開各類生產要素的強力支撐。記者注意到,多地政府通過優化各類生產要素配置的體制機制,讓市場內生動力的迸發更加“絲滑”。

  例如,佛山提出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三鏈同構”,推動產業動能破舊立新。在舉行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的當天,佛山就發布了“1+N”新動能產業基金體系,包括設立1支總規模200億元的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和N支市場化產業投資基金,將通過5年左右時間推動形成規模不低于1200億元的產業基金矩陣。

某商業廣場

  存量工業用地在全省相對稀缺的中山,則尤為重視土地供應,提出深入推進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加快打造跨鎮街萬畝產業集群,是支撐中山現代化產業集群的前提、基礎。近三年來,中山已騰出超4.6萬畝新空間,帶動近三年全市工業投資幾乎翻了一番,GDP突破4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素來以制造業為強項的珠三角,在構建體系性的“硬實力”時,進一步加大了對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視力度,力求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做強做優產業價值鏈。

  享有“世界工廠”美譽的東莞,提出要聚焦科創金融、軟件信息、貿易物流、科研設計、人力資源等重點領域,扶持壯大一批“領航企業”、打造一批優質集聚區,加快形成更具規模和競爭力的生產性服務業集群。

  工業總產值在去年突破1.5萬億元的惠州,對生產性服務業也提出更高需求,因而惠州面向工業設計、信息服務、貨運運輸、科技服務、檢測檢驗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珠江口西岸,中山瞄準現代服務業的“短板”,將加快發展文旅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公共性服務業,跟上深中通道“跑起來”。江門則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軟件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現代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構建珠江口西岸優質高效的服務業發展新高地,著力提升“江門制造”競爭力。

深中通道

  總體而言,珠三角各地既重資源配置等“硬件”、又抓政務服務等“軟件”,既強化政策供給,又釋放市場活力,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一個堅實的體制機制“后盾”。

  九場“新春第一會”,既有宏偉藍圖,也蘊含實踐路徑。在疾風驟雨甚至驚濤駭浪面前,一個嶄新的珠三角正乘風破浪,為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先行先試、作出示范、勇挑大梁。

  采寫:南方+記者 陳少宏 劉亮

  設計:朱曉宇

  統籌:李卓 何山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浪卡子县| 潜江市| 德化县| 上虞市| 大姚县| 开远市| 绥江县| 荆门市| 怀宁县| 柞水县| 仁布县| 康平县| 金塔县| 怀仁县| 扶余县| 商南县| 焦作市| 高雄市| 辽宁省| 舞阳县| 雅江县| 彭阳县| 策勒县| 宽甸| 焉耆| 广安市| 密云县| 兴仁县| 齐河县| 高青县| 盐池县| 金寨县| 康乐县| 苏州市| 衡东县| 驻马店市| 安图县| 龙游县| 东城区|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