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記者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金融發展局獲悉,1月至6月合作區現代金融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隨著“橫琴金融30條”落地實施,金融業界闖關破局,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一批“區域獨有”、彰顯“創新突破”的多項創新舉措落地,推動合作區金融穩步邁向更高水平開放。
創新跨境金融,推進兩地金融協同發展
今年4月,合作區企業在澳門成功發行首筆離岸人民幣債券,并同步于澳門、盧森堡兩地上市,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有效提升澳門債券市場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作為跨境投融資制度的重要探索,“雙Q”政策試點已初見成效,聚集了一批具有琴澳特色優勢的試點企業。截至9月底,合作區共有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管理企業23家,基金產品16只,其中澳資QFLP管理企業13家,基金產品7只,澳資QFLP占比超總數一半。同時,合作區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在廣東省統籌下已獲10億美元基礎額度,目前,共有2家QDLP管理企業及2只基金獲批。
立足兩地優勢,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圍繞澳門所需,不斷豐富兩地金融合作內涵,拓展兩地金融協同創新發展空間。今年10月,澳門金琴國際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在澳門開業,琴澳融資租賃企業將攜手探索跨境租賃模式,助力澳門融資租賃產業發展。同時,合作區穩步擴大跨境資產轉讓范圍,落地首筆金融租賃公司租賃資產跨境轉讓業務、融資租賃項下資產跨境轉讓業務。
聚焦民生互聯互通,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臺不斷拓展功能,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平臺上線了個人資產、企業資產和核數證明驗證場景,琴澳居民辦理跨境資信業務愈加便利。截至9月底,平臺累計完成資產證明驗證67筆。
更加便利化的跨境貿易結算和投融資交出漂亮“成績單”,今年前三季度,合作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累計達3,285億元(人民幣,下同),FT賬戶各類分賬核算業務折合人民幣達1,270億元。
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加大“引進來”力度,以創新政策領航,不斷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助推實體經濟跑出“加速度”。浙商銀行、中興保險經紀、九控保理、九洲租賃、興業證券、紅塔證券、萬聯證券紛紛落子;合作區首批金融產業集聚辦公樓宇里,20多家金融企業搶先入駐。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加大擬上市企業篩選、招商力度。今年,成功引入樹米科技、躍昉科技、真健康三家擬上市企業,并將計劃在境內上市的17家企業(含6家澳資企業)納入合作區第一批上市后備重點培育庫,定期提供上市輔導、投融資對接等服務。
截至9月底,合作區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達1,840億元,同比增長3.5%。截至9月底,區內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達6,655億元,同比增長7.7%,較合作區成立時增長1,500多億,多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投帶引”,為合作區引入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集成電路領域等項目。今年1—9月,合作區地方金融組織累計服務客戶超9,000戶,提供融資服務達400億元。
一系列具備合作區特色的金融“樣本”與“實踐”,舒展琴澳金融協同發展的全新生態畫卷。未來,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將找準發力突破口,配合相關部門建設好資金電子圍網系統,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建設,支持合作區公私募基金赴澳展業,優化QFLP試點辦法,鼓勵合作區企業和金融機構赴澳門發行人民幣債券或外幣債券,推動企業加快上市進程。
(記者 黃天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