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磨刀門水道奔流而下,前山河流域蜿蜒流經珠海、澳門。一衣帶水,珠海與澳門地緣相近。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澳珠極點被賦予重要戰略地位。它既是強強聯合帶動發展的“火車頭”,更是密切內地與港澳合作、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的“排頭兵”。
“舉全市之力在新的起點上支持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開創新局面。”在珠海市委九屆九次全會上,珠海市委書記陳勇作出明確部署。當前“兩個大局”交織激蕩、全球經濟承壓前行,珠海再次強調全力支持服務橫琴,意義深遠。
當前,珠海正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加快提升城市能級量級上來,圍繞萬億目標抓好“十五五”戰略謀劃、產業謀劃、城市謀劃。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珠海經濟發展的機遇所在、優勢所在、潛力所在。
其一是戰略機遇。
目前,“找準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已經成為不同省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層邏輯之一。放眼大灣區,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珠海,被賦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的重要責任。
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核心是強化規則銜接。占據澳珠極點重要一極,這意味珠海在推進粵澳政策通、民生通、要素通、服務通等方面,擁有大膽闖、大膽試的使命。
創新推出“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務平臺”、探索構建粵港澳跨區域大調解模式、“港澳藥械通”納入珠海惠民醫保……近年來,一批珠海支持服務橫琴的舉措落地實施,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小切口”案例的創新示范。
實踐證明,打好粵澳合作牌,深度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珠海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提升區域地位和功能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珠海實踐的顯著優勢。
其二是發展必然。
澳珠攜手打造大灣區“實力三角”的關鍵一角,目標是希望澳珠極點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增強大灣區參與競爭、頂壓前行的實力和底氣。
從經濟貢獻率看,目前在大灣區三大極點中,2023年澳珠極點經濟總量約0.72萬億元,僅為港深極點(約5.9萬億元)的12%和廣佛極點(4.35萬億元)的16.6%。
這就迫切需要澳珠極點在用好用足政策上下更大功夫,在攜手港澳吸引外部發展要素上下更大功夫,在牽引帶動珠西、粵西板塊的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做大做強自身實力。
隨著黃茅海大橋建成通車,這條作為連接港珠澳大橋西延線的交通要道,讓珠海成為連接港澳與粵西乃至我國大西南地區的一條經濟大動脈。
當此之際,聯動橫琴加快澳珠極點建設,將有力推動港澳與珠西地區、粵西地區雙向賦能。
其三是潛力所在。
面對地緣和科技深刻變革,每座城市都需要以更加創新的思維來選準賽道。珠海也在“跑步”入局,正持續加快產業創新、科技創新、應用場景創新“三新”深度融合,加速布局類腦智能、開源生態、人形機器人等新賽道。
看橫琴,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作為合作區重點發展的“四新”產業之一,集聚了全球前列的橫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規模宏大的元宇宙超級試驗場、創下全球算力新紀錄的國產芯片等一流高科技企業和平臺。
看澳門,2023年發布的首個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高新技術產業被列入澳門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
隨著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提速,珠琴澳攜手推動粵澳合作邁向縱深。珠海正是要發揮這樣的“乘數效應”,釋放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增長極。
在破題開局中勇于創新,綱舉目張推動珠海加快邁入萬億之城。在新的歷史坐標上,珠海正朝著面向未來的航向破浪前行。我們期待,攜手琴澳CP的珠海將以更多特區之為立更有擔當的特區之位。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