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山市市場監管局統計,中山港藥品進口口岸今年1月1日至7月25日,進口藥品批次、報關貨值比2023年同期增長830%、300%,在全國近年新獲批藥品進口口岸中,進口批次、貨值增長率位于前列。
據統計,中山港藥品進口口岸運行2年來,已實現獲批品種全覆蓋進口,基本滿足本地藥企進口原藥料的生產需求,進口藥品3586批次,報關總貨值超過7.3億元人民幣,其中有2611批次是安士、金城金素、星昊、曼秀雷敦等中山本地龍頭藥企用于生產制劑的化學原料藥。
在2022年口岸開通之時,中山就出臺全省首個促進藥品進口口岸發展政策。為提高進口藥品通關效率,中山對標學習深圳、上海等口岸經驗做法,推出13條優化措施,在“備案—通關—檢驗”環節建立無縫對接機制,實行“無紙化申報”“提前申報”“綠色通關”“船邊直提”等便利化備案通關措施。
此外,中山還推行“一對一”服務制度,協助企業解決進口藥品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堵點,主動加碼實行藥品進口備案業務“365天不打烊”辦理,承諾“當天申報當天審查”。利用廣東省藥檢所中山實驗室優勢,中山實現口岸檢驗在家門口快抽快檢,最大限度降低企業進口制度性交易成本,吸引企業在中山開展藥品進口業務。
2023年,中山港藥品進口口岸進口批次、報關貨值比2022年增長近750%、350%。今年1月1日至7月25日,進口藥品2082批,報關貨值超3.4億元,進口批次、報關貨值比2023年同期增長830%、300%。
廣東欖都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家門口”進口的便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方便快捷(包括申請進口藥品通關單及海關通關),一般可達到貨物當天到港、當天到公司倉庫的速度;二是可大大降低冷藏倉儲費用及運輸費用等運營成本。據統計,中山港藥品進口口岸優質的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中山進口,通關以來已有來自5個省份23家企業在中山進口,其中近八成是外地企業。
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山將進一步發揮藥品進口口岸作用,支持企業擴大藥品進口,為中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 楊慧榮 通訊員 鄭龍駿)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