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中山分站 > 大圖新聞

香港青年擁抱“機遇中山”:“我選擇了中山,中山也選擇了我”

2024年06月21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周一清晨,陳嘉倫一如往常從香港驅車前往中山。經由港珠澳大橋,只需一個多小時,他就能從家里抵達中山留創園。

  這樣的“雙城生活”,陳嘉倫早就習以為常。2021年,陳嘉倫在中山創立了英麗(中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英麗生物”),專注生物醫藥新藥研發。作為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后,下海創業前,陳嘉倫一直在校任教、從事科研工作。

  創業逐夢的“第一站”,為什么選擇中山?

  “我選擇了中山,中山也選擇了我。”陳嘉倫說。

  2023年8月,中山提出“香港青年+中山創業”合作方案,推動香港、中山兩地青年人才,在就業創業領域深度合作發展。近一年以來,中山多次組織企業赴香港攬才招聘,本地創業基地成功牽手香港院校,創業就業服務圈拓展至香港高校,“香港青年+中山創業”發展模式日漸成熟,一個位于中山的“香港青年創業圈”雛形已現。

  免租金 優扶持

  打造香港青年創業夢想“孵化器”

  三年前,一場創新創業大賽,讓陳嘉倫與中山這座城市結下了緣分。2021年,陳嘉倫在中山的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一開始,在校執教多年的陳嘉倫并沒有想過離開大學。“但是中山給我的服務太貼心了,不僅提供房租補貼、人才引進補貼,還為我在留創園準備了創業基地和20萬元的創業資金補助,這些優惠政策非常吸引我。”

  陳嘉倫坦言,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這樣連片廣闊的創業空間十分難得。更重要的是,中山是大灣區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正迎來深中通道等重大機遇。“我想,這也是我的機遇。可以說,我選擇了中山,中山也選擇了我。”

  于是,陳嘉倫將公司的總部嘉倫(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立在香港,從事產品銷售和推廣業務;位于中山的英麗生物則作為公司的研發基地,從事中藥小分子新藥研發。

  為什么這樣布局?

  陳嘉倫坦言,“中山與香港可以形成良好的產業互補。香港公司是我的店,中山公司是我的廠,兩者可以形成‘前店后廠’的模式。中山是我們的研發‘心臟’,我們一定要把‘心臟’做大做強。”

  如今,走進英麗生物的實驗室,冠樂福西柚泡騰片、豬博士草本精華面膜、雅歌哪噠精華油等產品以及各類中藥材擺滿了一整面墻,這是英麗生物在中山發展3年來的“戰績”。目前,英麗生物已研發出7個產品、擁有6項專利,達到上百萬元的營業收入。

  通過高校教授身份,陳嘉倫還從香港“挖掘”了一大批人才來到中山發展。英麗生物現有員工11人,過半數員工為香港碩博人才。畢業于香港浸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郭景亮就是其中之一。

  “中山城市環境舒適、交通便利、房租便宜,公司所在園區提供了員工宿舍,通勤和工作都比較方便。”郭景亮透露,自己在中山享受了為期一年半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生活補助,累計超1.8萬元,還有每月數百元的園區宿舍補貼。

  基于對中山就業創業環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郭景亮又推薦了香港青年郭輝煌加入了第二期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同樣在英麗生物入職,享受每月2000元/月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生活補助等政策。

  從陳嘉倫到郭景亮到郭輝煌,不難發現,香港青年已經自覺成為中山這座城市的“代言人”,在就業創業方面形成相互帶動、抱團發展的效應。

  灣區新沃土,青年逐夢來。在中山,全市已建成超40家創業孵化基地及港澳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超350個港澳項目,帶動港澳人員就業超400人。根據“穩就業16條”,中山每年還將提供超500個實習崗位,支持港澳臺青年到中山參加實習見習,并提供食宿、交通、保險等保障服務。

  今年6月,英麗生物的實驗室迎來了一批新面孔——10多名香港高校的大學生來到中山,開展暑假實習和校外課程。陳嘉倫期待著,這批香港學子能成為英麗生物的人才儲備軍,推動香港與中山的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攜手港校 延伸服務

  構建灣區青年就業創業“服務圈”

  如火如荼的“香港青年+中山創業”發展模式背后,是有力的機制支撐。時間撥回到2023年8月,中山黨政考察團到香港考察,提出“香港科創+中山制造”“香港青年+中山創業”“香港人才+中山生活”的深度合作方案。

  以此為開端,中山市人社局打出了一套招攬香港人才的“組合拳”——

  主動出擊,打通渠道——組織2家省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3次赴港對接拜訪香港有關高校、社會組織團體,赴港澳舉辦基地交流推介活動8場,提升中山城市品牌認識度。

  雙向交流,釋放誠意——邀請香港考察團到中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交流18次,累計舉辦48場“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灣區行”系列活動,吸引港澳青年820人次參加,讓港澳青年切身感受中山的“愛才之心”。

  一次次走出去、引進來的交流合作,吸引了眾多香港青年與中山產業同頻共振,強化了香港、中山兩地在產業發展、項目帶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今年4月,“香港青年+中山創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中山市人社局的推動下,中山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平臺(下稱“易創空間”)與香港都會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標志著中山創新創業“服務圈”成功向香港高校延伸。

  易創空間將在香港都會大學設立創業就業服務點,精準性、持續性地向在校學生及畢業校友重點優先推薦中山的政策環境及創業指導服務。香港都會大學也將積極推介香港青年到中山發展,在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科技研究、技術轉移等方面加強合作。

  一份合作備忘錄背后,是中山創新創業“服務圈”的再升級,也是服務香港青年思路的再迭代。從立足中山打造人才服務基地,到主動出擊對接香港高校所需,中山將就業創業的服務觸角延伸到香港青年“校門口”,在香港本土高校與中山創業平臺之間,“點對點”搭建起了一座人才交流的橋梁。

  “簽訂合作備忘錄后,平臺將成為中山對接香港高校學生的一扇窗口。”廣東匯智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寶花坦言,“香港都會大學的數字媒體、大數據、環保等專業技術領域,需要對應的應用場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大灣區的市場非常廣闊,‘香港青年+中山創業’可以推動‘香港科創+中山制造’加速實現。”

  “港澳青年來到中山創業,都會有飲食住宿、文化差異、創業資金等方面的顧慮。”張寶花介紹,為了讓港澳青年免除后顧之憂,易創空間為港澳青年提供了“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務,港澳青年不僅可以享受“免租金、免物業費、免服務費”的三免政策,基地還將組織行業沙龍、創業大講堂等活動,為港澳青年配備“創業導師”,幫助其順利融入中山的“創業圈”“生活圈”“朋友圈”。

  作為省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易創空間自運營以來,累計為652個項目團隊提供了孵化服務,進駐港澳青年上百名,目前在孵港澳項目有34個。

  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創業科科長何凌川坦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山易創空間已形成新媒體、文創、教育咨詢等創業項目的集聚,“更重要的是,基地提供的免租金、免物業費、免服務費等優惠,大大降低了港澳青年創業的門檻,讓他們有更多探索和嘗試的機會。”

  性價比高 市場寬廣

  為香港青年創業提供更多選擇

  今年5月,一場大灣區的“人才之約”在中山上演。簽署合作備忘錄一個月后,40多名來自香港都會大學的學子,組團走進中山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基地,實地考察了解這片“逐夢沃土”。

  他們在中山發現了什么?

  “中山給我的感覺是,這里為香港年輕人準備好了一切。這里有免費的工作室,還有針對香港年輕人的創業資助和優惠政策。如果未來有機會創業,我會考慮和朋友一起過來。”來自香港都會大學的大四學生李嘉惠坦言。

  曾就讀于香港都會大學的黃俊毅,是土生土長的中山人。畢業后,抱著建設家鄉的想法,黃俊毅選擇回到中山創業,至今已有兩年多。在黃俊毅看來,試錯成本低、市場需求廣闊是選擇中山創業的首要原因。

  進入易創空間后,黃俊毅獲得了免費的辦公場地,還享受了金融、創業輔導等服務。“創業基地可以說是扶著我們發展。”如今,黃俊毅創立的中山市極致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年營收已達40萬元。

  在黃俊毅眼中,大灣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深中通道開通之后,從中山往返深圳、香港更加便利,也會為我們帶來更多機遇,我們也希望借此機會吸取更多深圳企業的經驗,在中山應用落地。”

  香港浸會大學校友陳詠琪則認為,相比快節奏的香港,在中山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享受高品質的生活。“中山是一座人情味很足的城市,城市環境非常優美,還有很多地道的中山美食。”

  陳詠琪大方分享道,自己在中山創業已有兩年多,主要從事直播行業。“進入基地后,我們擁有了免租金的工作室,水電費一個月只需要100多元,創業成本很低。”陳詠琪透露,自己已經在中山購房置業,準備和家人在中山長期定居。

  “隨著深中通道全面通車、新中山港碼頭投入使用,中山到香港路程縮短至50分鐘。”在首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共同簽訂人才合作備忘錄。中山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山將緊密牽手大灣區城市,以更加開放包容的人才政策,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禮遇八方人才。

  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越來越多香港青年正跨海而來、擁抱“機遇中山”,在這里開啟灣區逐夢的“第一站”。作為全省唯一有2個基地納入省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地級市,港澳青年在中山創業不僅能享受“三免”政策和創業導師服務,還能享受政策、教育、住房、社保醫療等基礎咨詢和政務代辦服務。

  2023年,中山出臺人才房管理相關規定,將到中山創新創業的港澳青年納入人才房保障范圍,使其可申請租住最大90平方米的市級人才房,并享受最高50%、最長2年租金補貼。根據廣東省支持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政策,港澳青年在中山創辦初創企業,符合條件還能申請享受1萬元一次性創業資助。目前,在中山就業、生活的香港居民已超1.4萬人。

  “在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深中通道將會為中山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從中山到深圳、香港、廣州、珠海都會非常便利,中山將會成為一個中心點。這幾年,我明顯感覺到香港和中山兩地的人才交流越來越頻繁,香港青年有了更多的選擇。”陳嘉倫說。

  ■數讀

  “香港青年+中山創業”大事記

  2023年8月

  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香港青年+中山創業”合作方案

  2024年4月

  中山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平臺與香港都會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4年5月

  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共同簽訂人才合作備忘錄

  “香港都會大學走進灣區”活動在中山舉行,香港學子組團走進中山

  (采寫 蘇芷妍 通訊員 林葳 湯子暄 攝影 葉志文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平原县| 安图县| 崇信县| 报价| 张北县| 禹州市| 河池市| 东城区| 东港市| 万源市| 鄂托克前旗| 江口县| 太湖县| 天长市| 达孜县| 辰溪县| 新泰市| 砚山县| 临西县| 新密市| 印江| 娱乐| 精河县| 顺义区| 出国| 福建省| 依兰县| 松溪县| 新和县| 邹平县| 沈丘县| 南通市| 阿城市| 永州市| 天柱县| 攀枝花市| 唐河县| 疏附县| 同心县|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