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要走好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我們要拿出蘇炳添式百米沖刺的速度和爆發力,拿出‘長征’的持久力、耐力,拿出沙溪男籃在全國首屆‘村BA’逆襲奪冠的堅定信心、永不言棄、敢拼善贏的精氣神,向著高質量發展共同目標前進!”
中山應該以什么樣的精氣神度過2024年?中山新年第一會給出了答案。
1月4日,中山市委十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在會上作報告時強調,中山要緊扣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牢牢把握深中通道通車歷史性機遇,舉全市之力建設好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全面學習擁抱深圳,為珠三角深度一體化先行先試。
深中通道即將通車,大灣區時代已經迎來新階段。面對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中山呼喚“長征精神”,是奮進姿態,更是攻堅決心。
向灣圖強、向高而攀。2024年,中山拿出更大決心,發起更強攻堅,擁抱更深融合,以“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的激情斗志,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更大決心
“五個加油干”,解答新考卷
對中山來說,過去的2023年,實屬不易。
深中通道通車前的“窗口期”寶貴而短暫,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嚴峻復雜,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各種瓶頸仍有待破除……
何以破局?惟有革新。這次全會報告近萬字,“改革”成為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字里行間,透露著革新除弊的堅定決心,傳遞出披荊斬棘的勇氣。
過去一年,中山面對困難沒有遲疑,以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為牽引,重燃改革激情、激活創新動力,發起了“二次創業”。
面對企業發展面臨的實際難題,中山堅定清理了一批經不起實踐檢驗的老政策,掃除了困擾企業已久的一系列矛盾,一批重點項目實現“拿地即動工”,項目落地速度屢破紀錄,“人人支持改革、響應改革、參與改革”的氛圍逐漸形成;面對創新能力短板,中山堅定不移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大中小微企業聯合創新,靈活運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攻關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實施科技企業梯度培育和研發投入提升行動,壯大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一體化平臺,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改革。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一年來,中山用一件件鮮活的改革案例,一個個具體的創新項目,贏得經濟發展量的倍增和質的飛躍,為中山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勁動能。一個堅定大刀闊斧改革、以破舊立新搶抓機遇的新中山,給大灣區留下了深刻印象。
面對新一年的“發展考卷”,中山拿出了改革創新的更強決心。郭文海在大會上提出了“五個加油干”:
一是要堅定信心,昂揚斗志加油干。信心就是力量。中山發展的信心來源于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來源于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來源于全市干部敢擔當、善作為、日夜兼程奮斗,來源于企業家對中山的信心和堅定。全市上下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實干苦干,堅決完成各項奮斗目標任務。
二是要只爭朝夕,日夜兼程加油干。要以更強烈的緊迫感接續奮斗,絕不能因為過去取得的成績而放松、“歇歇腳”。
三是要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加油干。要堅決扛起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沉甸甸的政治責任,將改革貫穿于實驗區建設始終,先行先試,敢闖敢試,切實將實驗區建設,化作中山搶抓深中通道機遇,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四是要敢于擔當,攻堅克難加油干。要多維發力,建立崇尚實干、帶頭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在守住“紅線”“底線”的前提下,鼓勵干部主動擔當作為,敢闖新路,改革破局。
五是要凝聚活力,眾志成城加油干。市鎮村企要圍繞共同目標,凝聚強大合力,以必勝的信心和昂揚向上的斗爭,奮力在“百千萬工程”中開創中山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這場新年第一會,中山既肯定成績,又直面問題;既下發考卷,又鼓勁加油。
2024年,中山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向前。
更深融合
為珠三角深度一體化先行先試
這兩年,中山迎來最重要的新角色,莫過于“融合先行者”。
隨著深中通道進入通車倒計時,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已經翻開新的篇章。中山能在這個灣區一體化新格局中承擔怎樣的角色?2022年6月,廣東省已經作出部署,中山市被賦予了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的使命——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
“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不是一頂‘帽子’、一個光環,這是沉甸甸的政治使命。”郭文海在會議上強調,要深刻認識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重大意義,舉全市之力建設好實驗區,為珠三角深度一體化先行先試。
過去一年,中山深入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規劃、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六個一體化”,取得了扎實成效。南中城際動工建設,深江鐵路加快建設,中山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更進一步;66平方公里的深中經濟合作區初步形成共建戰略協議,深中一體化融合發展全面起勢;中山與深圳、佛山等大灣區城市政務服務系統加快接軌,“無差別受理”的行政審批服務逐漸擴大覆蓋范圍,“跨城通辦”成為新常態。
規劃一體化是融合發展的“先手棋”,營商環境一體化是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一體化是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交通一體化是融合發展的硬支撐,創新一體化是融合發展的強勁動能,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一體化是融合發展的共同需求。
深中通道,為中山送來了通達灣區走向世界的交通通道;抓實抓好“六個一體化”建設,中山才能真正擁抱深圳,走向通往世界的“黃金大道”。
建好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當好區域融合發展的先行兵,是擺在中山面前的機遇,更是扛在肩上的重任。做好這篇深融合文章,中山就能在大灣區蹚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新路。
更強攻堅
弘揚長征精神,拿出爆發力、持久力、戰斗力
船到中流,惟有奮楫爭先,才不懼風疾浪險;人到半山,惟有抖擻精神,才能攀上高峰。
新一年的戰鼓已經擂響,中山向艱巨的任務目標,發起了更強攻堅。
“低效工業園改造要快馬加鞭!今年要甩開膀子加油干!”郭文海在會上強調,“百千萬工程”已經開局起步、全面鋪開,要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堅定不移以“頭號工程”力度推動“百千萬工程”,奮力跑出鎮村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他指出,“工改”、治水兩大攻堅戰,是中山推進“百千萬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勝負手”,是“百千萬工程”這盤大棋中的關鍵一子,要堅持協同作戰,把“工改”、治水、城鄉建設、產業發展一體謀劃推進,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重塑城鄉形態風貌,修復生態環境,實現“一子落、滿盤活”。要持續打好干部隊伍轉作風攻堅戰,落實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提升計劃,深化拓展“向深圳學習”干部培育工程,大力培育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促進干部隊伍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
對于中山而言,深中通道建成通車的歷史性重大機遇,抓住了就是發展紅利,抓不住則會被虹吸,變成危機。
全會鮮明地指出,中山面對機遇,絕不能有任何遲疑懈怠,要“戰風斗雨、化危為機”,更要搶抓“黃金期”“窗口期”,“一鼓作氣、乘勢而上”,堅定不移做好中山自己的事情,交出一份不負歷史、不負當下、不負未來的高分答卷。
“2024年是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新年第一天就盛大舉行全民參與的徒步活動,就是要呼吁全市上下弘揚‘長征精神’,闊步邁向新的征程。”郭文海在會上表示,2024年有多個維度上的重要意義,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還是深中通道通車之年。中山面向高質量發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宏偉目標還任重道遠,在新的起點上,中山必須弘揚不懼困難、艱苦奮斗的“長征精神”,才能到達勝利的終點。
向灣圖強,向高而攀。2024年,中山拿出沖刺的爆發力,“長征”的持久力、“鐵軍”的戰斗力,發起更強攻堅,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加速度。
(記者 何偉楠 雷海泉 攝影 葉志文)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