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任務:
動員全市上下堅定信心、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加快建設珠三角核心區西部增長極和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新都市,努力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肇慶新擔當新貢獻。
工作要求:
把2024年作為全市經濟工作提質增效年、“百千萬工程”典型突破年、基層作風優化提升年。
樹牢系統觀念,增強辯證思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在統籌中加強,在加強中統籌,推動肇慶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1.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持續推動經濟合理增長:
夯實“穩”的基礎;
體現“進”的決心;
具備“實”的支撐。
加快實現經濟提質增效:
在結構優化中提質量;
在技術進步中提質量;
在提升效率中提質量;
在改善環境中提質量。
2.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更好激發肇慶經濟發展活力動力
以“九九”融灣行動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突出抓好軟硬聯通;
突出共建廣州都市圈;
突出謀劃建設特色合作平臺;
突出打造大灣區“大農場”。
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動能: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
深化“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
以雙向開放增加經濟發展縱深: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扎實推進中國(肇慶)跨境
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著重擴大對內開放,統籌推進向東看、向東趕與
向西聯通大西南。
3.統籌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以頭號工程力度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加快構建市縣鎮三級城鎮化體系:
加快打造中心城區“一江兩岸三組團”發展格局;
全面提升縣城綜合承載力;
全面提升鄉鎮綜合功能。
推動“百千萬工程”建設加力提速:
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全面激發鎮域經濟活力;
高質量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推動典型縣鎮村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全力推進四會市爭先進位;
深入推進鎮街“十八羅漢”出新出彩;
全力推動村居“一百零八好漢”各美其美。
4.統籌新質生產力培育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牢牢抓住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產業“雙鏈條”;
做大做強小鵬汽車、瑞慶時代“雙龍頭”;
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千億元級產業集群、超500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2024年新型儲能產業產值要確保600億元、
爭取700億元。
改造升級傳統優勢產業:
加快金屬加工、綠色建材、食品飲料等產業
改造提升;
制定實施技改三年行動計劃,推動1000家以上
工業企業開展技改。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抓住風口探索切入氫能、北斗應用、低空經濟、6G、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做深做實“土特產”文章,打造更多百億元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年產值超1億元甚至10億元的精致農業單品;
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產加銷、農文旅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實施鄉村職業經理人培育計劃、“新農人101”計劃。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做優電商物流產業;
做旺商貿服務業;
做火文旅產業。
5.統籌擴大內需和“五外聯動”,充分發揮“三駕馬車”作用,全力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節點城市
持續激發消費活力: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
創造更多消費場景。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強化工業投資,確保工業投資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保持在50%左右;
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做好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領域投資建設;
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堅持項目化工作法,認真謀劃儲備一批具體項目。
提升外貿外資水平:
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大力推動通關便利化,推廣“一港通”業務。
6.統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更高水平的文旅名城、美麗肇慶
全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全面提升文明創建水平,力爭今年廣寧、封開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
加快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加強傳統優秀文化保護傳承,積極創建廣府文化(肇慶)生態保護實驗區。
縱深推進綠美肇慶生態建設:
持續抓好“六大行動”,傳承弘揚“岳山造林”光榮傳統,持續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深化推廣“一村千樹”項目,高標準抓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加快實現綠美肇慶生態建設“十大愿景”。
7.統籌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突出抓好就業這個最大民生:
落實好“穩就業16條”等舉措,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扎實推進基礎教育擴容提質“兩個工程”,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教育行動,加快規劃建設肇慶高(新)—鼎(湖)—端(州)科教走廊,打造大灣區應用型高等教育基地。
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加快中山三院肇慶醫院二期、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院、高要區人民醫院遷建等重點項目建設。
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
推進“肇福保”擴面提質,做好“一老一小”服務保障,辦好公路橋下空間利用、新增公共停車位等民生實事。
8.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肇慶平安肇慶
全面推進依法治市:
持續鞏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成果;
深入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
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全面提升維護公共安全效能:
健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
加快推動鎮(街)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工作保障:
1.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高質量發展
深入推進政治建設和理論武裝,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培養更多智囊型、創新型、“推土機型”干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
2.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肇慶樂章
宣傳也是生產力,發揮主流媒體“定音鼓”“風向標”作用,通過正向引導,形成正向預期,凝聚正向共識。
3.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抓落實
全面落實“四下基層”制度,用好“一個機制、四種方法”,持續開展“我為肇慶抓發展”活動,全力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
(整理 吳帆 施亮 劉亮 王焌鑫 唐錦洪)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