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來到肇慶觀光,在此留下了美好的回憶;30年后,我帶著廠商和項目來,共同見證港肇合作‘再出發’。”
日前,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和40多位會員來到肇慶開展商務考察活動,聚焦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型儲能、電子信息、預制菜等產業走訪調研,考察投資環境,精準對接產業鏈。
這是產業聯動的接力,也是共同逐夢的起點。
“肇慶是充滿生機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肇慶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肇慶具有歷史人文、交通區位、產業基礎、土地空間、營商環境、生態環境等獨特優勢,產業發展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期待與香港企業和朋友共享大灣區發展紅利,共創港肇合作新局面。
互動
考察投資環境實現精準對接
香港與肇慶兩地協同發展,人才起到關鍵的耦合作用。此次交流,起源于今年3月份的一場大會。
今年3月,肇慶舉辦首屆“肇慶星鄉賢·同心向未來”共助高質量發展大會,海內外數百位鄉賢人才回到家鄉,共謀機遇,共商未來。彼時,身在香港的駱百強應邀回到肇慶,看看這個他參與建設多年的地方。
“我不是肇慶人,但很榮幸受到邀請,這里已成為我第二個故鄉。”駱百強說,他很喜歡肇慶,“這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交通方便,投資環境很好,政務人員很勤奮。”他表示。
“香港也在發展新型工業化,很多工廠搬遷、對外開拓的時候,肇慶擁有絕對優勢。”因此,駱百強作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和肇慶星鄉賢,很希望把肇慶推薦給所在的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員們。
時隔不到5個月,該聯合會就組團來到肇慶考察。
在3天時間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考察團走訪調研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聚焦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型儲能、電子信息、預制菜等產業,考察投資環境,精準對接產業鏈。
“我猜測,全世界三輛車中就有一輛車用他們的PCB(汽車電路板)!”當參觀完位于肇慶新區的喜珍電路科技有限公司后,香港客商藍兆康發出驚嘆。對比上次來肇是40多年前,藍兆康感慨肇慶在文旅環境、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肇慶豐富的土特產資源讓香港客商眼前一亮。在位于高要區的粵港澳大灣區預制菜產業園,羅氏蝦、黑魚等“鮮味”通過深加工成功“游”出肇慶,“游”向世界各地。
有人開始動心了。經營酒樓食肆的香港客商馬介欽第一次接觸預制菜行業。他認為,肇慶有河鮮、家禽、農產品等豐富的食材資源,非常適合成為香港餐飲業的貨源地,同時做預制菜可以“就地取材”,不僅節省運輸成本,食材也得到最大限度保鮮。“我已經安排同事開展食材采購,接下來還會進行更深入的業務探討,以肇慶為切入口開拓預制菜市場。”
在游覽七星巖風景區時,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讓考察團成員心曠神怡。香港客商吳國安本身是肇慶人,很關注肇慶文化旅游發展。他認為,肇慶與香港還應在旅游方面加強合作,推介肇慶的名優特產、風景名勝,讓更多香港人來到肇慶游玩、在肇慶消費。
趨勢
肇慶逐漸成為港企投資熱土
早前,肇慶新區、鼎湖區舉行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竣工投產活動,47個項目總投資共191億元。其中就有肇慶與香港合作項目維珍妮國際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3億元,主要建設廠房和辦公樓等配套設施,承擔消費電子類產品配件、高端科技及功能性內衣產品、運動服裝、個人防護設備等研發、生產和銷售。
維珍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億萬認為,肇慶擁有優越的地理區位、便利的交通樞紐、一流的生態環境、開放的政策平臺。
同在肇慶新區、落戶近3年的港肇合作項目——廣東喜珍肇慶科技產業園(奧士康)項目一期于2021年建成投(試)產,2021年實現產值超6億元,2022年實現產值19.9億元。目前廣東喜珍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定了超級拼版團體標準,并獲得1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科技成果評價。
肇慶已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之一,發展機遇巨大;土地資源充沛,占大灣區總面積26%,可釋放土地達1700多平方公里;地價、房價、水電氣價以及用工成本等在大灣區城市中都處于相對低位。
肇慶和香港同屬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血脈相連、文化相通,向來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港企看到了肇慶潛力,搶灘進駐,創造價值;肇慶抓住了重要機遇,主動對接,擁抱市場。
數據顯示,肇慶逐漸成為港企投資的熱土。2023年1月—7月,肇慶新設港資企業58家,同比增長48.7%;港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5.6億元,同比增長7.7%。
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肇慶積極推進粵港澳(肇慶)特色合作區建設,并出臺《肇慶市扶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若干措施》,肇慶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納入了廣東省“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中的12個省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之一,輻射帶動全市9個縣(市、區),構建“一基地、多載體”發展格局。肇慶市、肇慶新區、端州、鼎湖、廣寧、懷集、德慶、高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已開園運營,引進數百個優質項目。
“兩年前我定下目標,與肇慶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攜手把香港青年創業者和人才引進肇慶,如今終于實現了。”首家入駐基地的企業,青灣文化傳播(肇慶)有限公司董事長鄭伯渠介紹,今年初他協助基地邀請了23位香港博士、企業家來到肇慶,并正式成立了肇慶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科研成果應用平臺。
該平臺將依托香港、澳門綜合優勢,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產業鏈,常態化提供項目路演、考察交流、試驗試制、產品展示、市場及投融資對接等服務,以此促進香港、澳門與內地間人才交流合作、智力資源來肇創新創業,助推全球范圍的科研成果落地肇慶。
未來
打造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
“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乘搭高鐵到肇慶東站,只花1個多小時,港肇可以說是‘姐妹城市’了。”史立德表示,回港后將舉辦產業對接分享會、座談會,將肇慶的眾多優勢與優惠政策分享給會員企業和青年人才,鼓勵大家到肇慶實現夢想。
近年來,肇慶與香港的聯動既有深度,更有廣度。從2019年投資總額超480億元的港資項目集中落戶肇慶,到成立肇慶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科研成果應用平臺,再到港澳產業、商業、文旅等各行業協會接踵到訪肇慶考察,達成全方位的合作意向,僅是肇慶市、縣(市、區)兩級統戰部門依托各地同鄉聯誼會、商會等統戰平臺,會同相關部門舉辦的各類招商推介活動已近20場次。
肇慶提出,在新階段大灣區建設中贏得重要機遇,實現聯動發展。
實現聯動發展的基礎在產業、關鍵在產業。如今,小鵬汽車、寧德時代肇慶項目相繼投產,龍頭企業持續釋放“榕樹效應”;電子信息、金屬加工產業發展步履穩健;“肇字號”預制菜、特色食品飲料挺進全國市場。與此同時,肇慶正加快構建“廣深港澳研發孵化——肇慶加速產業化”的創新協作發展格局。
實現聯動發展是軟硬聯通縱深發展的結果。肇慶全面融入大灣區快速交通網,不斷縮短與兄弟城市的時空距離:肇慶東站至廣州高鐵每日往返班次達171趟,往返香港西九龍高鐵從每天3班次增加至5班次;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聚焦交通、醫療、教育、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出臺支持港澳居民在肇發展便利化措施。
實現聯動發展意味著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肇慶將持續推進旅游業“二次革命”,加快建設文旅名城,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康養勝地和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積板對接引入港澳文旅資源,堅持“山海聯動”推動雙向旅游目的地建設。
“我們搞工業、企業,也是為了承接、培養和成全下一代,希望肇慶與香港未來加強合作,給年輕人提供一個發展平臺,促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項目落地,成為兩地交流發展的橋梁。”史立德說。
無論是心懷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還是帶著濠江之畔的創業豪情,肇慶將是廣大港澳青年實現奮斗夢想之地。
接下來,肇慶加快建設粵港澳(肇慶)特色合作區,以產業共建和科技創新為抓手、兼顧民生協作,加強與港澳民生領域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打造成為肇慶港澳元素最佳承載地以及“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示范性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
(撰文 施亮 盧舒曼 陳芷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