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農歷新春上班開工的第一天,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擂起奮進催征金鼓,肇慶馬上以行動落實行動——設置10個分會場,圍繞筑巢、引鳳、投資、興業、融灣、富縣、安商、育苗、科創、融金2023年經濟建設十項行動討論交流,聚焦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十項行動招招實在,覆蓋產業招商落地方方面面,分別對應肇慶高質量發展薄弱環節。
筑巢行動聚焦打造制造業集聚發展主陣地,引鳳行動致力構建大招商工作機制,投資行動強調推動有效投資落地落實,興業行動要求實現新興產業培育與傳統產業改造“雙輪驅動”,融灣行動助力打開肇慶對外開放新局面,富縣行動針對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育苗行動聚焦激發和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利創富活力,科創行動瞄準發展動能轉換,融金行動致力推動資金鏈、產業鏈融合。
一直以來,產業不強是肇慶高質量發展的痛點,肇慶要加快高質量發展,基礎在產業,優勢和潛力在產業。所以我們看到,十項行動專門為產業發展量身定做,體現出肇慶上下求真務實的工作姿態。
確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沒有捷徑,唯有實干實干再實干。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把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實干需要有只爭朝夕的使命擔當。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機遇不等人。既要有“爭”的斗志,搶抓上級政策機遇,爭項目、爭政策、爭先進,確保條條戰線出成績,還要有“快”的節奏,以“一天當作兩天用、兩步并作一步走”的干勁抓緊招商引資、增資擴產、項目建設,奮力跑出肇慶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更要有“賽”的意識,相互學習、相互比拼、比學趕超,“打擂臺”、曬成績,“八仙過海”、賽龍奪錦。面對困難問題堅持官不避事、事不避難,越是艱難越向前,主動擔險負重,只為推動工作想辦法,不為回避問題找理由。
實干還需要科學正確的方法。各地各部門應當聚焦“兩個定位”“四個振興”“六個建設”,持續開展“我為肇慶抓發展”活動,制定每項工作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用好項目化工作法,一項一項抓好落實。瞄準共同的奮斗目標凝聚共識、智慧和力量,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確保“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匯聚起推動肇慶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實干更要真真正正干出實效。既要重部署安排,也要重跟蹤問效,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確保工作天天有變化、月月有進展、年年見成效。我們欣喜看到,過去幾年肇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實干發力,已讓這一產業產值突破千億近在咫尺。作為工業主戰場的肇慶高新區今年開局即沖刺,1月簽約5個高質量項目,總投資40億元;順利出讓7宗工業用地,讓新引進的制造業項目實現快速落地;開工、竣工、投產項目涉及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約20億元。
一年之計在于春。10組熱議高質量發展展現了肇慶開局的勢頭、新春的氣象,在肇慶掀起齊心協力抓發展的熱潮。只要全市上下堅持求真務實,注重工作實效,才能把手中的“施工圖”轉化為大地的“實景畫”,讓春天播下的種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
(記者 劉亮)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