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產業、關鍵在產業,出路也在產業。
今年1—10月,肇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其中制造業增長4.3%;而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分別為6.9%和8.7%;在重點行業中,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0.9%、18.8%。
數據表明,制造業是支撐肇慶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核心力量。按照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部署,肇慶把握大局大勢,抓住用好“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臺建設的歷史機遇,搶抓大型產業集聚區等重點平臺發展機遇、廣州都市圈競合機遇,緊緊圍繞以實體經濟為本,瞄準“產業強市、制造業當家”,抓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部制造新城。
大項目、大企業
千億級產業集群蓄勢待發
大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大企業是帶動行業發展的“鏈主”,兩者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加速器”、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核心主體。
今年1—11月,在肇慶基地的支持下,小鵬汽車累計銷量實現正增長,提前完成了年銷售10萬輛的目標;寧德時代依托肇慶等生產基地,11月市占率創下年內新高。兩大“鏈主”企業迎來高光時刻的同時,也印證了肇慶抓產業強市、堅持制造業當家的正確路徑。
時間回溯到2017年,肇慶當時深刻認識到不能僅停留在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階段,要向著新能源汽車賽道邁進,爭取整車制造項目在肇慶落地。同年4月,肇慶引進“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實現了肇慶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零的突破”,也搶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自主品牌發展先機。
四年后,“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強勢落戶肇慶,建設華南地區最大鋰電池制造基地,與小鵬汽車一起,為肇慶構建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推廣應用”全鏈條提供核心支撐。
從第一個“10萬輛”交付用時17個月,到第二個“10萬輛”交付僅用時8個月,再到2021年啟動肇慶基地二期項目,落戶肇慶的小鵬汽車起步即是沖刺,如今已成為“廣州+肇慶”智造雙擎之一。寧德時代動力及儲能電池肇慶項目(一期)15個月正式投產,規劃產能25GWh,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
一著領先,步步主動。在小鵬汽車、寧德時代的牽引帶動下,去年以來有23個新能源強鏈補鏈型項目跟隨落子肇慶,規模以上新能源智能汽車相關企業已有36家,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從整車到電池、電機、電控、汽車輕量化、汽車后市場等全產業生態鏈也已建成,奠定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主導+特色”發展格局。肇慶高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還被科技部確定為創新型產業集群。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肇慶新能源汽車產業即將迎來從量變積累到質變跳躍的突破點。2021年,肇慶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實現規上工業產值466.11億元,連續兩年平均增速34.7%。今年1—10月,肇慶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已實現工業產值549.1億元,預計年產值可超700億元,這是該產業第三年實現階梯式增長,千億產業集群雛形已顯。
面向“十四五”,肇慶提出,到2023年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晉級千億級產業俱樂部,到2025年產值翻番、達到2000億元,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具備整車同步開發能力,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40%。
強主導、優特色
產業雙輪驅動效應凸顯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礎上,肇慶的其他產業也隨之咬合前進,不斷增加產業發展厚度,“主導+特色”產業格局雙輪驅動效應越來越明顯。
金屬加工壓鑄龍頭企業鴻圖科技的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的試制,為與小鵬某車型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礎;四會富仕通過產業鏈協作,成為小鵬汽車供應商,帶來大量訂單;皓明有機硅為供給寧德時代而增資擴產;兆陽裝備、襄陽光瑞等行業領先者也追隨鏈主前來設廠……新能源汽車帶動了傳統產業金屬加工、汽配和汽車零部件等多個產業發展。
肇慶發揮“鏈主企業、百強企業”等優勢企業牽引帶動,推動制造業加快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肇慶“主導+特色”產業的行業先鋒發揮“榕樹效應”,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打通數據壁壘推動智能化轉型。可以期待,未來肇慶產業鏈生態、抗風險能力和發展韌性將得到強化,價值鏈也將得到進一步升級。
有了行業帶頭人,政府還要當好“主持人”,做好“招商員”,為“主導+特色”產業格局搭臺子、穿針引線。肇慶市投資促進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肇慶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85個、計劃投資總額超400億元,其中制造業項目占比超90%,項目質量、集約程度穩步提升。一個個產業項目的引入和落戶,夯實了肇慶產業發展的基礎。
當前圍繞主導產業發展,肇慶還將加快打造一批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動力和儲能電池制造基地、大灣區重要電子元器件研發生產基地、省綠色建材生產基地和大灣區先進金屬制造基地,并以龍頭企業牽引帶動,導入優質產業發展項目動能,推動優勢企業增資擴產,扶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針對特色產業培育,肇慶正著力支持一批特色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培育引進更多行業領軍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力爭家具制造、食品飲料、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四大特色產業總產值實現700億元。
肇慶將持續堅持產業強市、制造業優先,深入對接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強化大型產業集聚區、優勢企業牽引作用,著力引項目、強龍頭、補鏈條、搭平臺、聚集群,不斷優化提升“主導+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建平臺、拓空間
打造萬億級產業集聚區
2021年底,肇慶憑借萬畝空間優勢、交通區位優勢、扎實的產業發展基礎和強勁的后發優勢,與珠海、佛山、湛江等其他6個城市共同獲批省級大型產業集聚區建設梯隊,總規劃面積約992平方公里的發展熱土,將打造成萬億級產業集聚區,成為肇慶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在。
從地圖上看,萬畝土地空間是肇慶獲批大型產業集聚區的決勝優勢。首期劃定的“2+5”起步區內擁有13萬畝可開發利用土地,其中2個市管起步區就有2.3萬畝連片工業用地以待優質產業。
從交通上看,軌道、水道、高速在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交會,走高速到廣州白云機場40分鐘,到珠三角樞紐機場只需20分鐘,5個起步區中多地與佛山接壤,從集聚區(高要組團)的金利核心區生產車間到佛山五金市場最快速度不到15分鐘。
從產業基礎和后發優勢上看,肇慶集聚區內擁有小鵬汽車、寧德時代等一批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龍頭企業,目前在談產業項目51個,計劃總投資433億元。今年內,市管起步區將打造2000畝優質中小企業先行區和4000畝大型龍頭企業核心區。預計到“十四五”期末,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2+5”起步區工業總產值將達4000億元。
近日,52.25平方公里的《廣東省(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市管起步區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出爐。四會與鼎湖52.25平方公里形成“三心、四片、多廊”空間結構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構建起“1+1+2”產業體系。
西北板塊四縣也在科學布局“一縣一園一主業”。德慶、封開、廣寧、懷集四縣,每個縣集中精力建設一個核心園區、一個以上特色主導產業,與以大型產業集聚區為核心、西江經濟帶和二廣高速沿線經濟帶,形成點狀分布的“一核兩帶多節點”產業空間布局。
面向未來,肇慶將持續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更具實力的大灣區制造新城。堅持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建好大型產業集聚區,以小鵬汽車、瑞慶時代等龍頭企業為牽引,進一步強鏈補鏈,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做精做細金屬加工、綠色建材等特色產業,謀劃發展儲能、新材料等產業,奮力書寫肇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和好答卷。
(王焌鑫 吳帆)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