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正式發布《深圳市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了10條具體舉措,并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賽米產業私募基金”,以“政策+資本”組合拳,“強鏈、穩鏈、補鏈”。
《若干措施》從高端芯片產品突破、加強芯片設計流片支持、加快EDA工具推廣應用、突破核心設備及配套零部件、突破關鍵制造封裝材料等提出了10條具體舉措。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以支持研發、專項資助、推廣應用等普惠性政策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對接,推動形成穩定高效的協同發展機制。
據悉,為強化資金保障,總規模50億元的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賽米產業私募基金”已于5月完成工商登記注冊。該基金將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重點項目、細分龍頭企業及對完善產業鏈具有重大作用的項目,著力構建“自主可控、高效協作、緊密配套”的本地化產業鏈供應鏈。
深圳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鎮,集成電路企業數量達超過700家,廣東半數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重點企業落子深圳,形成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優勢。
2022年6月,深圳曾出臺《深圳市培育發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產業營收突破2500億元”的目標。而從近期發布的《深圳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報告》數據來看,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營收達2839.6億元,同比增長32.9%,全年產業增速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三倍,提前一年完成超額完成預設目標。更令人振奮的是,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涌現出更加澎湃的發展動能,產業規模達1424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16.9%。
此次《若干措施》的出臺被認為是繼三年前深圳發布《行動計劃》后的又一強力措施,為深圳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產業從做大到做強,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繪制了清晰路徑。
(記者 鄒長森)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