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時13分,來自香港西九龍站的D910次列車緩緩駛入廣州火車站。從6月15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第三季度調整列車運行圖,“夕發朝至”的高鐵動臥首次開進廣州中心城區。
廣州鐵路樞紐將打造為世界級鐵路樞紐,全面將高鐵引入中心城區,本輪調圖,時空逐步壓縮、運力不斷優化、服務升級提質……鐵路出行正從“高數量”向“高質量”邁進,實現更快更優更便利。
多點到發、就近乘車
將形成“一心五向”14個高鐵站
本輪調圖,廣州站新增途經武廣高鐵的動車組列車始發終到8列,廣州站、廣州東站新增包含動臥在內的動車組停靠10列,廣州白云站增開廣深城際列車29列,開行總數達57列,增幅103.5%。
此次調圖,共有3對高鐵列車分別停靠廣州站、廣州東站,逢周五、周六、周日、周一開行。其中D901(北京西—深圳北)、D902(深圳北—北京西)、D904(深圳北—北京西)、D909(北京西—香港西九龍)、D910(香港西九龍—北京西)停廣州站,D903次(北京西—深圳北)停廣州東站。高鐵動臥采用“夕發朝至”運營模式,旅客經一夜車程便可到達目的地,在旅行舒適度提升的同時高效利用時間,滿足了商務出行、旅游觀光、探親訪友等各類旅客的出行需求。高鐵動臥開行后,廣州站到北京西站最快僅需10小時25分鐘。
未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實施,廣州鐵路樞紐將發展至“一心五向”14個高鐵站或城際鐵路站,實現多點到發、就近乘車。
“一心五向”14個高鐵站分別為:中心樞紐群——廣州站、廣州東站,東向樞紐群——黃埔站、新塘站、增城站,南向樞紐群——南沙站、慶盛站,西向樞紐群——廣州南站、佛山西站,北向樞紐群——廣州白云站、廣州北站、白云機場站,東北向樞紐群——從化站、知識城站。旅客可根據需要就近乘車,來一場“想走就走”“隨到隨走”的旅行。
同時,以國際先進城市中心火車站標準,打造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白云站,構建“三站一體”、緊密聯動的中心城市組合樞紐,形成“多站布局、多點到發、客內貨外、互聯互通、站城融合、綠色智能”的客運樞紐格局。
作為“超級樞紐”的廣州南站,也在不斷擴容提質,今年5月,廣州南站新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啟用,面積近2000平方米,功能進一步完善。其中,新指揮大廳面積達617平方米。
十大通道輻射全國
構建全球最密灣區鐵路網
記者從廣鐵集團獲悉,未來一段時間,廣州鐵路樞紐將逐步形成輻射全國10個方向的對外戰略通道格局,進一步強化廣州樞紐在國家鐵路網的功能定位和國內服務輻射能力。
包括以京廣高鐵構成的廣州—長沙—北京通道;廣汕鐵路、贛深高鐵和規劃研究贛深高鐵南沙支線構成的廣州—南昌—北京通道;廣汕鐵路、杭深鐵路、滬杭高鐵銜接東南沿海高鐵構成廣州—汕尾—上海通道;廣深港高鐵、在建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構成廣州—深圳—香港通道;利用廣珠城際鐵路形成廣州—珠海—澳門高速鐵路通道,規劃建設廣佛江珠城際、廣珠(澳)高鐵;在建深江鐵路—江湛鐵路和在建廣湛高鐵銜接規劃建設湛海鐵路打造廣州—茂名—海口通道;南廣鐵路銜接南昆鐵路構成廣州—南寧—昆明通道;貴廣鐵路、規劃研究貴廣鐵路廣寧聯絡線,打造廣州—貴陽—西寧通道;規劃建設廣河高鐵銜接龍梅龍高鐵至杭州,打造廣州—梅州—杭州(上海)通道;規劃研究京廣輔助通道廣清永高鐵,打造廣州—永州—重慶通道。
廣州各大樞紐內實現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廣州鐵路樞紐中轉運輸效率。樞紐內規劃廣州東站至新塘站增建Ⅴ、Ⅵ線及仙村聯絡線、贛深高鐵南沙支線,廣州站至廣州東站增建Ⅲ、Ⅳ線等工程。
未來一段時間,粵港澳大灣區將建設全球最密集、最完善的鐵路交通網。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4700公里,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5700公里,覆蓋全部縣級以上城市。
屆時,廣州至大灣區主要城市30分鐘可到達,與省內主要城市可1至2小時互達,至臨近省會城市3小時互達,與長三角、成渝城市群4至6小時互達。
此外,在鐵路貨運方面,也將構建大田物流中心為一級物流基地的“1+5+12”的三級綜合性鐵路物流網絡,進一步加強空鐵聯運、鐵水聯運。
(記者 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