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深圳分站 > 最新動態

滿滿“國際范”!在深圳就能體驗港式醫療服務

2024年01月12日 來源:南方+

[ ]

  從試點共建港大深圳醫院,到打破深港醫師資質壁壘,推動港澳藥械通政策落地,再到《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中國)》的出爐……

  這些年,深圳邁向“健康灣區”的路上,越來越有“國際范”。

  要問2023年,深圳人最驕傲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與一河之隔的兄弟城市——香港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而且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小伙伴的公認!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上,“深港合作建立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深圳優化港澳在深辦醫行醫環境”“深港探索跨境醫療服務銜接”等3項深港合作成果入選“十大案例”,10個深港合作項目現場簽署,數量均居大灣區各城市之首。

  由此可見,深圳以國家綜合改革試點為牽引,不斷深化深港醫療服務融合發展,打造跨境醫療服務創新發展新高地的決心與信心。而今,深圳和港澳跨境醫療規則銜接、要素流動、融合發展成為大勢所趨。深圳也將依托前海、河套等重大平臺的廣闊空間,不斷深化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共享,深化人才、技術交流和規則銜接,為健康深圳撐起一片藍天。

  優等生

  優化港澳在深辦醫行醫環境

  香港出生,在英國學習、受訓,成為一名國際認可的腎病科顧問醫生后,又受邀加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白明珠可以算是投身深港合作醫療改革試驗田的第一批港籍醫生。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擔任“大內總管”的她,領導著大內科體系下的7個亞專科、130多名醫生。

  因為有過英國腎科總會教學經歷,白明珠將英國和香港的專科醫生培訓經驗引入深圳,為內地探索國際化的“專培”制度探路。深港兩地通過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獲內地認可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共建醫學專科培訓中心,為集聚香港和國際一流資源開展醫學人才培養交流提供了重要平臺。

  在優化港澳服務提供主體在深辦醫行醫方面,深圳可謂是頻飲“頭啖湯”,勇闖改革深水區。

  出臺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若干措施,優化港澳醫師在深注冊執業,建立香港專科醫師與現行高級職稱評審接軌的認定轉換機制,在首次修訂通過的《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上率先實現港澳醫師多點執業……在這些動作基礎上,2023年,香港醫生在深圳有了更多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多的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在深圳落地。

  以深圳鹽田為例,2023年2月10日,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在鹽田區人民醫院鵬灣社康中心揭牌,按照計劃,該工作室將引進香港獲金牌認證的全科家庭醫生坐診,至2025年分批累計培訓30名金牌全科醫生、30名社區護士,建設5家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

  正是這一先行先試之舉,港澳醫生才得以從深圳出發,逐漸走向了其他內地城市。不僅港澳醫生跨過關口行醫,內地醫療人才也開始向港澳流動,真正促進了深港醫療人才流、資金流、資訊流、服務流貫通大灣區。

  先行者

  深港探索跨境醫療服務銜接

  2023年12月16日晚,僅用時8分鐘,一顆“跳動”的心臟就完成檢疫通關及深港交接,從深圳灣口岸出境直奔香港。此時,香港4個月大的患兒芷希家屬正焦急等待心臟移植手術。出生只有41天的小芷希一出生就被醫院確診為心臟衰竭,生命危殆,這顆移植心臟是小芷希延續生命的唯一方法。在深港兩地的全心守護下,這場兩地首例“生命接力”順利完成。

  首例內地與香港之間緊急醫療救助人體器官共享的歷史性突破,為深港兩地跨境器官移植共享打下堅實基礎,更是深港醫療服務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醫療服務融合發展,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是深化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實踐路徑,更是推動港澳居民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

  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在跨境協作、數據互通、醫療創新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助力健康灣區建設,包括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善用大灣區醫療服務、跨境救護直通車、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支持國家醫院認證標準國際化等多個項目。

  香港長者劉先生(化名)就是上述政策的受益者。得益于香港“長者醫療券”計劃,劉先生不用返回香港,就可以使用香港特區政府每年2000元港幣的醫療券金額,直接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荔枝苑社康服務中心全科門診就診,并開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藥物。“非常方便!”劉先生對此贊不絕口。

  近年來,深圳市充分發揮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在醫療服務跨境銜接中的橋頭堡作用,用足用好綜合授權改革關鍵一招,搭平臺、建通道、創機制,探索創新香港醫療福利過境、電子病歷過河、“港澳藥械通”先試等粵港民生服務融貫的實現形式,以便利港澳居民就醫“小切口”,促進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建設“大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領域的交流與融合發展,又增加了一支強大力量。

  實干家

  建立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

  作為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由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按照“標準只升不降”的原則、歷時近一年編制而成的《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中國)》,高分通過國際醫療質量協會外部評審會(ISQua EEA)的權威認證

  如此一來,只要通過《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中國)》評審的醫院,便可獲得國際認可,尤其是方便獲得國際商業保險機構的認可,港澳患者可以直接使用商業保險在該醫院看病。

  巧合的是,1年后,作為國際認可度較高的醫院質量標準JCI,因為數據安全,境外第三方認證被叫停,在進入冷卻期后不久,最終選擇退出中國。除了JCI,ACHS等相繼遭遇水土不服。

  《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中國)》的出現,剛好解決了購買國際商業保險的港澳居民在內地就醫無法報銷的困難。在此之前,很多國外保險公司尚未認可內地的“三甲”等醫院評審標準,被國際保險公司認可的國際主流醫院認證體系主要有美國的JCI、澳大利亞的ACHS,但內地絕大多數醫院并沒有取得這些認證。

  可以說,《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中國)》的推行不僅加強了港澳和內地醫療跨境的銜接,也開啟了我國內地、港澳地區醫院國際化的新時代。

  2023年3月30日,國際標準(中國)首批醫院評審認證啟動會在前海舉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13家醫院參與首批認證,其中5家來自深圳,4家來自香港,2家來自廣州,北京、珠海各有1家。

  可以說,《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中國)》是對標國際通行規則,融合國內評審實踐,同時總結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通過ACHS認證與三甲評審雙認證的成功經驗,在我國三甲醫院評審評價標準的基礎上融入國際醫院評審評價要求編制而成的。

  由此,內地的醫院評審標準通過深圳,通過大灣區,走向世界。

  (策劃 甘雪明 楊磊 撰文 黃思華)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赣州市| 汝城县| 祁阳县| 耿马| 永州市| 乌鲁木齐县| 吴江市| 邵阳市| 大城县| 苏州市| 贵州省| 潢川县| 集贤县| 密云县| 象州县| 库伦旗| 内江市| 鄯善县| 和政县| 海阳市| 新化县| 英吉沙县| 阿瓦提县| 秦皇岛市| 鄂托克旗| 晋州市| 怀安县| 图片| 黑水县| 兰考县| 巧家县| 邻水| 临西县| 德州市| 徐州市| 崇左市| 隆子县| 康保县| 阜新市|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