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深圳分站 > 最新動態

前海:打造科技發展機制創新試驗田

2023年11月17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11月15日至19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稱“高交會”)在深圳舉辦。前海攜思謀科技、影石創新、中集海工、赤灣通信、小馬易行、峰飛航空科技、禹創半導體、原子半導體、海普洛斯等科技企業,以及院士專家重大平臺項目參展,展示出“深港科技合作”“顛覆性技術創新”和“未來產業集群”等其極具辨識度的區域科技創新特色。

  作為國家改革開放戰略平臺,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不僅將前海總面積擴至120.56平方公里,還首次賦予前海“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重要使命,凸顯科技創新在前海開發開放中的重要地位。

  兩年多來,前海以“推動顛覆性技術創新,打造未來產業集群”和“深化深港科技合作,配置全球創新資源”為重點,圍繞信息通信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基礎設施,超前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全球云工廠、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等一批事關戰略全局的重大創新支撐平臺,致力于打造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試驗田、前沿科技創新策源地、戰略科技力量承載地和新質生產力成果展示地。

  截至目前,前海已集聚科技企業9000余家,擁有企業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15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6家……

  2022年,前海規模以上信息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收1306.1億元,同比增長65.7%,IBM、西門子、OPPO、vivo、京東、商湯、思謀科技等國際知名企業匯聚,初步形成了跨國企業布局、行業龍頭引領、獨角獸及瞪羚企業加速成長的產業生態。

  新突破

  創新科技領域跨境規則銜接

  被賦予“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新任務后,前海獲得發展模式新突破的重要機遇。深圳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也將前海與河套、西麗湖科教城、光明科學城一起,列入深圳四大戰略平臺,重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極核。

  “前海如何整合深港比較優勢,率先突破制約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創新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2022年8月,前海發布《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支持科技創新實施辦法(試行)》,以深港合作為主線,聚焦“促進深港澳創新要素跨境融通、培育深港澳科技合作創新生態、構建知識產權生態系統、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打造海洋科技創新高地”等領域推出系列扶持措施,被認為是破題之舉。

  一個月后,海關總署印發《海關總署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支持前海科研用生物物質便利跨境流通,建立進口科研用生物材料正面清單,采取非侵擾式查驗,并免于取樣送檢。

  2023年2月,前海與香港聯合發布《關于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首次實現深港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政策協同,并在涉港澳臺知識產權司法案件實踐中,率先邀請香港法律專家出庭提供法律查明協助。

  一系列關于科技發展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突出特征就是“實現在深港科技領域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創新科技合作管理體制,推動創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動”,助力前海打造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

  “前海位于‘香港—深圳—廣州’黃金走廊軸心和粵港澳大灣區門戶樞紐,除了交通便利,其豐富的創新資源、制度政策和營商環境,都為科技企業帶來極大幫助。”深圳思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思謀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學賈佳亞教授創辦,公司聯合創始人、CEO沈小勇認為,“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先導,強調深港合作”是前海的一大特色。

  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影石創新”)于2015年在寶安中心注冊后,因為團隊擴張需要開設新辦公室,前海成為其首選。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陣地,前海擁有豐富的政策和制度資源,以及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公司入駐后,獲得包括辦公場地優惠、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引進上,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好條件。”影石創新聯合創始人陳永強說。

  陳永強還關注到,最近前海率先在全國出臺的《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投資者保護條例》。“該條例接軌國際高標準投資經貿規則,讓前海投資環境極具國際競爭力,再次為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將匯聚更多高端創新人才和創新資源。”陳永強說。

  新合作

  加速香港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作為深港合作區,前海多年來持續為香港拓展發展空間,科技創新正是深港合作的“最新共識”。

  在沈小勇眼中,香港和深圳都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城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教育樞紐,擁有優質的商業和金融環境、出色的國際化人才資源,可為企業的全球化發展、人才引進、產學研用帶來極佳助力。深圳則匯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廣闊市場空間,為企業產品研發和落地提供了難得機遇。

  而前海則是上述兩者融合的最佳地,再加之其自身健全的產業配套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對走向產業化階段的香港科技成果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前海對香港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起到了積極助推作用。首先,其地理位置為兩地人員來往交流、研討合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其次,其人才引進、知識產權等政策,讓兩地人才、技術和市場等資源要素跨境流動很便利;再者,前海搭建了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平臺,為兩地企業合作提供了更多機會。”

  沈小勇直言,得益于前海的深港深度融合環境,思謀科技自成立起就步入成長快車道,迅速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其核心技術開源在香港,應用場景開發在深圳;資本市場融資在香港,智能制造產業化在深圳。

  “我們這個月率先發布的全球首個工業多模態大模型IndustryGPT V1.0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因為與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在大模型技術領域有著密切合作,又將前沿技術與思謀積累的產業經驗相結合,才打造出真正懂工業制造的大模型產品,打破行業空白局面,將廣泛應用在深圳等市場。”沈小勇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與前海合作,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事實上,包括思謀科技在內,前海已集聚了小馬易行、易馬達、涂鴉智能、愛客科技、灣島細胞、禹創半導體、抖動科技、墨世科技等517家港資科技企業。

  同時,香港大學前海智慧交通研究院揭牌運營,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設、港口物流系統優化等領域開展人才培養和技術成果轉化。香港中文大學轉化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產業化項目“得易健康”,采用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團隊研究成果,開展早期鼻咽癌篩查和治療藥物研發,也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2023年上半年,前海港資科技企業營收同比增長23.9%,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前海深港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的矚目亮點。

  新布局

  瞄準國際前沿科技領域打造產業鏈

  區域面積擴大8倍后,前海產業空間被完全打開,前海也積極開拓高質量發展新賽道,瞄準國際前沿和未來科技領域加快布局創新鏈、打造產業鏈。

  就在上周剛舉行的“2023前海全球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大會”上,繼去年底首批推出“風投創投、天然氣貿易、融資租賃、跨境電商、涉稅服務、高端智庫”等六大集聚區后,又重磅加推“人工智能、供應鏈、集成電路、海工裝備、航運服務、國際咨詢”等新一批“六大集聚區”,形成“6+6”產業新空間格局,構建更多元的產業生態。

  “新集聚區里有兩個都涉海,且將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創新平臺,既可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又有助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集海工”)財務部經理方小麗說。

  2015年,定位為“海工前端研發基地以及新興業務孵化器”的中集海工落戶前海,“科技”正是其選址的關鍵因素之一。入駐后,在研發、新興企業孵化上取得顯著成果,已形成“五院三地”總體產業格局,成為中國深水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龍頭企業。

  方小麗說,在研發創新方面,公司以前海為基地,引進了先進的研發設備和技術人才,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先后成立“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深圳)”“廣東省智能海洋創新中心”“中集綠氫實驗室”等研發載體,承接了眾多國家省市科研項目。

  在企業孵化方面,依托前海資源和政策支持,積極開展企業孵化,在遴選符合深圳氣質的項目落地同時,選擇新能源賽道,孵化了集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集集電廣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

  “與其他區域相比,前海注重構建多輪驅動的創新體系,通過實地走訪,有針對性地幫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研發載體補貼、研發課題配套補貼等政策,可短期內解決研發型機構的‘錢緊張’問題;人才房、‘科技型人才’補貼等政策,解決‘人才緊張’;企業總部落地扶持政策引入行業‘帶頭大哥’,打通整個產業鏈。”方小麗說。

  目前,前海已經建設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超前布局電子元器件亞太集散中心、國際分撥中心,增強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戰略儲備能力,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韌性。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集聚區,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謀劃打造全國首個“深港算力科技城”,為深港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提供“以網強算、算網融合”的強大算力支撐。首期“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項目預計2024年1月上線運行。

  新動能

  集聚“最強大腦”布局顛覆性創新

  面向未來,為開辟新技術新產業新賽道,前海提前謀劃聚焦顛覆性技術創新。2023年6月底,陳十一院士、彭壽院士、謝和平院士等9位知名專家學者,以及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為云等28家單位在前海聯合發起成立國內首個顛覆性技術創新聯盟。

  此次高交會,“院士專家十大重大平臺項目”也亮相前海展臺,展示首批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在前海產業化落地成果,包括:人工智能及電子信息領域的陳十一院士工業仿真大模型項目、黃維院士深圳前海柔性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王飛躍教授前海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新能源領域的謝和平院士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產業化項目、吳宜燦院士小型先進核能技術產業化項目;生命健康領域的朱健康院士基因編輯應用技術研究院項目、張學記院士即時檢測體外診斷技術產業化項目、張緒穆院士小分子藥物高效不對稱氫化技術產業化項目;新材料領域的彭壽院士中國(深圳)前沿材料研究院項目、林彬教授微電子與核能領域應用創新中心項目,為新質生產力加快在前海落地提供有力支撐,努力開辟萬億級新賽道。

  一批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也在前海加速涌現。比如,億航智能在前海寶安中心片區推動成立城市空中交通航空運營公司,開辟低空經濟新賽道;小馬智行獲頒首個且唯一深圳市級“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測試”許可,正式在前海三灣片區開啟“主駕位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成立4年的粵十科技自主研發的數字冷鏈科技產品迅速占領冷鏈數字化市場,已累計獲得超10億元融資;臺資企業禹創半導體憑借自主研發的Micro LED產品累計獲得超3億元融資,已新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這次我們將在高交會集中展示旗下幾款拳頭展品,包括不同尺寸的智能傳感器、SMore ViMo智能工業平臺等。”沈小勇說。如今思謀科技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企業,服務全球超200家各行業龍頭企業,并在北京、上海、蘇州、杭州、新加坡和東京等多地設有前沿技術研發與商務中心,商業布局遍布全球。

  已成長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的影石創新,成立至今8年,共推出了19款創新影像產品,建立了從專業級到消費級、全面而豐富的產品線。他們幾乎每年參加高交會,技術儲備已在VR全景領域全球領先,全景相機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此次帶來了3款消費級產品,包括拇指相機GO3、旗艦全景運動相機X3、和徠卡聯合設計的一英寸全景相機ONE RS。

  “希望未來依托前海的政策和資源優勢,加大研發和投入,加強與國內外企業和機構合作,拓展自身業務和市場份額,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陳永強說。

  (撰文 張瑋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沛县| 莱阳市| 阳泉市| 夏河县| 大方县| 深州市| 中阳县| 龙州县| 高邑县| 商水县| 大同县| 枣庄市| 文安县| 德庆县| 昌都县| 民权县| 酒泉市| 南和县| 湘西| 曲周县| 嵊州市| 福鼎市| 广汉市| 东源县| 安庆市| 长沙市| 长沙县| 吉首市| 太原市| 陆河县| 望城县| 张家川| 兴义市| 柏乡县| 无锡市| 丽江市| 垣曲县| 五指山市| 湘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