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無人機產業還是低空經濟發展,深圳都走在全國前列。 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
近日,有消息稱,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獲悉,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試點文件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意味著相關地方政府要承擔更多管理責任。多位頭部低空經濟企業高管表示,基本確認上述消息,首批6個城市,第二批試點城市有望進一步擴大。
隨著消息持續發酵,不少業內外人士疑惑道:“為何試點可能放開的是600米以下空域?未來空中交通工具會是eVTOL嗎?”對此,南都記者采訪了專家和業內人士。
為何考慮放開?
600米以下空域主要用于低空飛行
同樣一架消費級無人機,在有的地方可以飛,在有些地區卻不能飛,這就涉及了空域管理問題。隨著今年低空經濟的蓄勢起飛,業內呼吁進一步釋放空域。
北京數智航云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海平說,中國民用航空局于2023年12月發布了《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將空域劃分為A、B、C、D、E、G、W七種,這為低空經濟發展做了鋪墊,我國低空空域改革正向有利于低空經濟發展的方向突破。
根據分類方法,G、W兩類空域均為非管制空域,其中,G類空域是指B、C類空域(民用運輸機場上空和在建有塔臺的民用通用機場上空)以外真高300米以下空域(W類空域除外),以及平均海平面高度低于6000米,對軍事飛行和民航公共運輸飛行無影響的空域。
W空域的劃設地域及范圍為G類空域內真高120米以下的部分空域,W空域內的飛行要求包括:微型、輕型、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飛行過程中應當廣播式自動發送識別信息,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取得操控員執照。
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綜合規劃院院長郭琪認為,低空空域目前是指真高1000米以下的空間,W空域的提出,將有效促進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產業發展。
在上述空域分類的基礎上,此次消息為何宣稱或把600米以下的空間給地方政府?張海平告訴南都記者,600米以下是《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中G類空域的高度范圍,主要用于低空飛行,前不久中央空管委向各省征求了劃設需求,600米以下主要是兼顧原來的通航有人駕駛航空器和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需求。此外還有W類空域,限定是真高120米以下,是專門為城市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劃設的。
“確實有真高1000米為低空這個概念,但時間比較長了,隨著通航和城市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低空飛行活動范圍不斷向上拓展和向下細分,600米是一個二者結合高度,也是高度層的分層高度,便于與運輸航空器對接,所以這次進行了新的劃定。”張海平還說,《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只是一套基礎規則,不同城市要結合自身需求和特點合理應用。
試點城市如何選?
低空經濟發展基礎良好
為何消息宣稱或將在合肥等多個城市試點?在張海平看來,原因是場景需求牽引。他認為,比如合肥在低空飛行服務方面有應用場景,深圳是無人機制造企業集中地。另外,還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幾座城市有著良好的低空經濟發展基礎。同時也考慮覆蓋東中西部及沿海、平原、山區等典型要素城市。
據了解,合肥依托市戰新委和市低空專班推進低空經濟發展,取得系列成果。比如,已開通無人機醫療物資配送、軌道巡檢、外賣配送等15類100余條航線。擁有北航合肥創新院、深空探測實驗室、天地信息網絡研究院等多個低空經濟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并擬建設電池能源、適航服務、飛控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院。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無論是無人機產業還是低空經濟發展都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無人機企業1730多家,產值960億元。同時,依托大灣區的區位優勢,開發了“低空+物流”“低空+城市治理”“低空+應急救援”等多種應用場景。深圳還被業內譽為“大戶人家”,在立法、資金方面都為低空經濟發展做了大量投入,《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從立法層面鼓勵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對于此次試點,北京臨空國際技術研究院院長馬劍表示,試點要配套相應的容錯機制,要考慮經濟、風險、社會影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試點城市制定方案時要縝密,小步快跑。
eVTOL成產業藍海?
電池續航和適航證成亟待解決的痛點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eVTOL會成為未來空中交通的主角。eVTOL的全稱為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是一種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飛機,幫助人們實現打“飛的”通勤的夢想。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院長孫長江表示,“e”就是電動的意思,一定要強調是電力驅動。
南都記者從近日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航展現場了解到,eVTOL已成為國企、民企競逐低空經濟賽道的新方向,多家航空器制造業企業代表表示,看好eVTOL未來發展趨勢。就在航展現場,航空工業集團發布了AR-E300型eVTOL、AR-E3000型eVTOL等7款低空經濟產品。
盡管電動符合綠色產業發展的要求,但也給eVTOL帶來了“旅程焦慮”。據了解,eVTOL的最大航程基本在200公里左右或以內,續航時間25—50分鐘。對此,多位專家也談到,這樣的續航時間還不能達到規?;瘧靡螅姵赝袋c亟待解決。另外,電池在東北等寒冷地區如何更“耐凍”,如何實現更大的放電倍率以形成加速度亦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對此,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鄧景輝表示,混合動力(油電驅動)也是一種方向。
孫長江表示,目前一些企業正在研發氫能發動的VTOL,這也是一個方向。氫和氧進行化學反應釋放出的化學能,是一種二次清潔能源。
此外,目前,只有億航智能EH216-S的eVTOL取得了型號合格證(TC)、標準適航證(AC)、生產許可證(PC),因此國內能飛起來的eVTOL并不多。同時,億航智能透露,其與中國民航局合作的OC(運營合格證)申請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經過文件審查階段后,已進入現場審查階段。億航智能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獲得首張OC批準證書,這將為公司未來的商業運營奠定基礎。
(記者 楊文君)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