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4個月里,香港沙田的居民楊富藝與家人幾乎每個周末都會跑一趟廣東,打高爾夫、吃乳鴿、逛商場、住度假酒店。一家人在社交平臺上打卡圖片、視頻,也讓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探索珠三角的行列。
楊富藝是“港車北上”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在“個人港澳自由行”實施20周年之際,“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新政今年已相繼實施,更令人鼓舞的是,備受大灣區關注的“粵車南下”日前也更新了進度。根據已公布的計劃,首階段在明年內實現粵車可抵達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第二階段粵車進入香港市區,也會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受益于這些政策,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也將進一步提速。
無論“港車北上”“澳車北上”,還是接下來的“粵車南下”,都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創新舉措。尤其是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后的第五個年頭,這種時空距離的縮短,生活半徑的拓展,讓三地居民在日常往來中更快融入彼此。
“一腳油門”,一個多小時可從沙田到珠海
“港車北上”推行前,香港居民要開車進入內地,只能申請粵港兩地車牌。但車牌數量限制和申請條件嚴格,許多港澳居民并不能從中盡快受益。
今年7月1日,“港車北上”實施,讓普通年滿18周歲的香港車主也可以申請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車輛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可多次入出廣東。預計約45萬名香港機動車車主將享受到此項政策紅利。
全國人大代表、中手游聯合創始人冼漢迪擁有兩地車牌多年,日常往返于內地和香港。在他看來,“港車北上”相比以前的政策,不僅擴大了受眾范圍,也讓更多香港居民有機會享受自駕游內地的便利。
“我和妻子都喜歡打高爾夫球,但是香港這邊的場地非常難約,到內地的大球場打球已經成為我們球友間的共識?!睏罡凰囌f,過往他們要把車停在口岸,再過關打車前往球場?!案圮嚤鄙稀睂嵭泻螅麄冎灰耙荒_油門”,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從沙田的家里開車到珠海,活動空間大大增加。
“港車北上”“澳車北上”開通以來,連通粵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橋也一天比一天“火熱”。
珠海拱北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港珠澳大橋海關已累計監管驗放進出境港、澳單牌車100萬輛次。
另一組數據則反映了“港車北上”車主到內地消費的趨勢。該政策落地首月,經港珠澳大橋珠??诎锻ㄐ械南愀蹎闻栖囍挥?900輛次,到了今年10月,這個數據已達5.3萬輛次,增長了近8倍。
尤其是進入10月以來,“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單牌車日均通關量超5000輛次。高峰期周末及節假日,日均通關量更是接近7000輛次,約占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通關客車的六成。
香港旅游促進會總干事崔定邦也告訴南方+記者,“港車北上”非常受香港車主歡迎,尤其是在假期享受大灣區自駕;同時,也方便了香港商務人士“北上”談生意,讓大灣區的商貿交流更加便捷。
“粵車南下”,可為香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享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便利的同時,大灣區人期待的“粵車南下”也在近日更新了進度。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日前表示,特區政府正積極與內地商討“粵車南下”政策,將會分兩階段落實。首階段預計會在明年內,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大型自動化停車場項目完工后實施。屆時,廣東旅客在該停車場停泊車輛后,可以乘車到香港機場轉乘飛機前往外地,或者在大橋口岸入境香港。
林世雄也解釋,“粵車南下”首階段不安排內地車駛進香港市區,主要是考慮到社會擔心香港交通承受能力。事實上在今年5月,林世雄接受南方+專訪時首次透露正在研究“粵車南下”時,便引發了香港社會一輪熱烈討論。
香港政商界認為,“粵車南下”可促進香港經濟發展,有助于吸引內地中產及高消費人士來香港經商、旅游。尤其是經歷疫情后,“粵車南下”能刺激香港旅游和零售餐飲等行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更多內地游客前往香港國際機場搭乘飛機,也有助穩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定位。
但也有人擔憂香港交通的承受能力,認為內地與香港的交通規則、駕駛習慣不同,“粵車南下”是否會衍生更多道路安全,以及加劇日常塞車、違例泊車情況的惡化。
還有市民提出,香港新舊兩類轉彎處設計并存多年,本地司機都容易弄混,何況內地司機。很多人建議特區政府要幫助“粵車南下”司機適應本地交通情況,確保交通安全。
“我們必須仔細考慮香港很多實際情況和因素,例如香港地少人多,實際交通情況和駕駛習慣差異等?!绷质佬壅f,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全面開放內地車輛自駕來香港,但會在充分研究和探討后再進行安排。
“這始終是一個對等的安排,首階段‘粵車’來到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政府要確保足夠的停車位,以及便捷的交通接駁網絡?!睏罡凰囌J為,首階段試行后香港特區政府也可以考慮先讓“粵車”進入新界,再逐步進入九龍、港島。
加速聯通,共享大灣區發展紅利
無論“港車北上”還是“粵車南下”,都是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加速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持續完善規則機制“軟聯通”的一個縮影。
就在“粵車南下”最新進展公布的同一天,粵港兩地政府簽署《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合作協議》,啟動粵港兩地“跨境通辦”服務專區,并首次推出跨境通辦“粵智助”和“跨境政務服務地圖”。
兩地政務服務可以“跨境通辦”,讓香港居民以“智方便”登入廣東省政務服務網,以及讓兩地居民用上在當地的自助服務機,無須親身到當地辦理政務服務。目前,中國移動香港中環旗艦店的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江門)專區已正式揭牌啟用。
類似的“聯通”新變化,正在深圳河兩岸密集發生,為粵港兩地居民搭建起便利橋梁。
冼漢迪告訴南方+記者,“港車北上”后再有“粵車南下”,隨著大灣區內地九城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間人員、貨物流動更加暢通,經濟社會整合也在不斷深化,為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注入更多動能,“可以發現,大灣區內各城市產業布局開始協調統一,大家共享發展紅利,也為大灣區不同城市之間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高層次領域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
?。ㄗ?陳彧 吳彬彬 策劃 張哲)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