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4年來首位訪華的美國州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的中國之行正在進行中。
對于這次被外界稱為“破冰之旅”的訪問,有一特別之處頗有意思:加州是舊金山灣區的所在地,紐森此行選擇的首站是粵港澳大灣區,這也使得這次訪問成為兩大灣區一次跨越大洋的“對話”。
近期中美高層開展密集互動這一新動向,也讓紐森的訪華之旅頗具看點。
議題高度聚焦新能源與氣候變化
細看紐森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路徑,可謂是一次旋風式訪問:從香港再到深圳、廣州,差不多花了一天時間。
行程緊湊,關注的主題也高度集中:聚焦新能源與氣候變化。
10月23日,大灣區的首站,紐森來到香港大學參加研討會,與學校師生討論氣候危機帶來的挑戰。
10月24日,紐森來到深圳巴士集團安托山場站,了解深圳公交電動化發展情況,并試乘了一輛比亞迪電動車,體驗了“原地掉頭”功能。當日,廣東與加州相關部門簽署深化綠色發展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在碳市場和碳交易、氣候投融資等領域加強合作。
△紐森在深圳巴士集團安托山場站參觀。
△紐森現場試乘比亞迪電動汽車。
在參訪期間,對于深圳電動公交網絡與比亞迪電動車的操控體驗,紐森不吝贊嘆。
實際上,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廣東與加州的“節拍”高度一致,也有著共同的愿景。
廣東新能源汽車份額全國占比接近兩成,是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省,擁有代表性企業比亞迪;加州則是北美地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地,是龍頭企業特斯拉的總部所在地和重要產區,也是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該州所有銷售的汽車中,有25%是電動汽車。
兩省州在新能源汽車上已經有了產業合作的探索。比如比亞迪,已在加州蘭卡斯特市投資建立了北美地區最大的純電動大巴工廠。
△2022年5月10日,人們在美國加州長灘市舉行的先進清潔運輸博覽會上參觀比亞迪展區。新華社發
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則是紐森訪華行程貫穿始終的重要議題。
10月25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會見紐森,雙方就加強低碳發展和綠色轉型合作簽署諒解備忘錄。而根據加州州長辦公室早前聲明,在紐森下來的訪華行程中,加州還將與中國多個省市簽署相關諒解備忘錄。
這從紐森的訪華團隊也可一見端倪。除了州長辦公室高級氣候顧問,還有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任戴凡、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高曉樂等專業人士隨行。
成立于2019年9月的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和自然資源學院,曾與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簽署過合作備忘錄。
積極主動應對氣候變化是紐森一貫的政治主張。他在加州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氣候轉型政策,比如計劃到2035年禁售新的燃油汽車,到2045年實現碳中和。
△今年4月20日,一名圖書管理員在美國洛杉磯公共圖書館的中央圖書館展示《廣州大典》。新華社發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美國經濟第一大州
從多個維度來看,廣東被紐森納入訪華行程有著一定的必然性。
不得不說的是兩地交往的深厚歷史淵源。
華僑華人是廣東與加州之間的天然紐帶。據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柏軍介紹,加州華裔人數居全美各州之首,其中廣東籍居多。
這些年,加州參政議政的華裔群體呈壯大之勢,走出了諸如舊金山市首位華裔市長李孟賢、美國華裔國會議員趙美心、奧克蘭市華裔女市長關麗珍等政治人物。他們中的大部分,祖籍都在江門五邑地區。
從中美地方交流的過往來看,廣東與加州一直走在前列。
早在1993年,兩省州便簽署了促進經濟文化關系的聯合聲明。2014年,兩地正式締結友好省州關系。
△在深圳,紐森現場試乘比亞迪電動汽車。
明年,廣東與加州將迎來結好十周年。在這個重要時刻,紐森的來訪,有利于在新起點上把雙方友好合作推上一個新臺階。
巧的是,從在各自國家肩負的使命來看,加州與廣東,有著很多共通性。
“加州廣東雖距離遙遠,但有很多相似之處,雙方都是所在國家經濟故事的重要部分,都涌動著強勁的創新動能和經濟活力。”在粵期間,紐森多次提及加州和廣東的相似處。
比如兩地都經歷了相似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以后,廣東從農業省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加州自19世紀中葉“淘金熱”以來,實現了從落后地區到農業大州、重要工業基地,再到全美乃至世界高科技中心的轉變。
最為明顯的共同特征,當屬兩地都是兩國人口最多、經濟總量最大的地方行政區。廣東常住人口超1.27億,去年GDP達到12.9萬億元,占全國超1/10;加州人口有3900萬,GDP達到3.6萬億美元,占全美1/7。
雙方又都是中美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重要的產業基地。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6年領跑全國,“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創新指數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二;加州是美國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之一,全美100家發展最快的高科技企業有1/3來自加州,其中硅谷地區高科技產品出口占全美1/3。
足夠大的經濟體量,又各自都是新興產業和創新文化的引領者,廣東與加州的合作,自然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美國加州蘭卡斯特市比亞迪工廠。新華社發
正是基于此,在廣東與美國的地方合作之中,與加州的經貿往來尤為密切。比如廣東省駐北美經貿辦事處坐落于洛杉磯,專門負責推進廣東與北美地區的經貿投資合作。2019年,廣東曾以主賓省身份參與中國-加州經貿論壇。
在廣東訪問期間,紐森也多次表示,加州希望與廣東保持穩定、可靠、持久的合作伙伴關系。
“破冰之旅”的深層邏輯
10月25日,在會見紐森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將紐森這次中國之行稱之為“一次夯實基礎、播撒希望、開辟未來的破冰之旅”。
處在當前美國國內復雜的政治局勢之下,紐森為何能夠推動加州走在這一輪中美地方合作的前列,成為“破冰者”?
首先,加州一直是美國對華合作的重要門戶,在中美交往中占據著獨特地位。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起,加州先后同中國多個省市結好,以阿諾德·施瓦辛格為代表的多任州長均曾訪華。在推動中美關系方面,加州有著深厚傳統。
△舊金山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所在地。新華社發
作為最大的美籍華裔群體所在地,美國超三成的中國移民居住在加州。以舊金山為例,其外來族裔人口占比最大為華人,約占該市總人口的22%,居美國主要城市首位。同時,舊金山還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所在地。
率先作出訪華的決斷,也同紐森的成長經歷與政治履歷分不開。
現年56歲的紐森是土生土長的舊金山人。2008年,在出任舊金山市市長期間,紐森也曾訪問上海,并與上海達成了“中國-舊金山經濟發展計劃”,該計劃旨在促進中國和舊金山灣區企業合作。
保持對華合作的政治態度也一直延續到了紐森的州長任內。去年9月,紐森簽署法案,將中國農歷新年定為該州的法定假日。從今年起,加州政府雇員可享有8小時的假期、年假或補償性休假,以慶祝農歷新年。
中美關系重回正軌
地方交流合作不可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訪華期間,紐森在受訪時曾直言,“‘脫鉤’對中美而言不是一個選項”“中國越成功,我們就都會越成功”……這些表述,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美國地方對中美關系的客觀認知,也體現出美國社會對中美關系緩和的期待。
放在中美關系發展的大背景下,紐森的此次訪華,也是兩國關系出現止跌企穩積極跡象的信號之一。
△今年2月4日,在美國加州圣迭戈動物園,一名裝扮成熊貓的工作人員在春節慶祝活動上歡迎游客。
近期,中美兩國加強對話合作取得一些積極進展。自6月以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商務部長雷蒙多、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先后訪華。
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美經濟工作組、中美金融工作組舉行第一次會議,美國防部將派團參加于本月底舉行的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中美兩國接觸正在多層級、多領域展開。10月28日,據民航局消息,2023/2024冬春航季,中美直飛定期客運航班有望從目前的每周48班增至70班。
中美關系的活力在地方。這種活力,深深地植根于雙方廣闊的合作空間和長期的友好交往中。
“在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常軌道的諸多努力中,促進地方交流合作則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張家棟認為,就目前的中美關系而言,推動地方合作、深化民間友好,有助于增進相互了解和互信,為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注入積極因素。“親眼看看中國現在的發展狀況,切身感受中國的發展道路,將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對華認知。”
△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中美友誼屋”外景。新華社發
在張家棟看來,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和改善“非一日之功”,需要從一件件具體事情做起,例如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中美之間有很多可以深入合作之處,完全可以將其打造為兩國關系發展新亮點。
“中美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總數占世界近四分之一、雙邊貿易額約占世界五分之一、雙方利益交融十分緊密。”張家棟說,中美之間需要不斷積蓄相向而行的動力和勢能,“拓展中美地方交流,就是一件非常必要且值得做的事”。
(記者 龔春輝 陳嶸偉 蔡敏玲 朱洪波 王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