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蓮塘口岸將迎來開通三周年。據深圳海關統計,三年來,共監管進出境跨境車輛113.8萬輛次,日均通關車輛由500輛次上漲至1400輛次,監管進出口貨物1276.7萬噸。目前,口岸旅客和貨運整體通關順暢,已初具“東進東出”的粵港澳大灣區東部大動脈雛形。
蓮塘口岸是連接深圳東部、惠州及贛南、閩南等省市,與香港人員、經貿往來的重要“客貨一體”綜合型口岸,深圳海關所屬蓮塘海關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依托深港陸路口岸首個“一站式”信息平臺、智慧旅檢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5G網絡等多種先進技術支撐,部署全國首臺CT型H986大型機檢設備、遠程紅外測溫、人臉識別等智能監管設備,確保口岸通關安全、高效、通暢。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蓮塘口岸開通以來,東進東出區位優勢明顯,從這里通關比較快,時效有保證。”深圳市九立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黃振中介紹,“我們公司在深圳的倉庫主要分布在深圳龍崗、坪山、龍華等地,貨物從蓮塘口岸通關后,直接通過深圳東部的高速網絡,快速運抵公司各倉庫,較以往節省了大概6個小時,縮短了約25%的產品交付周期,贏得公司內外一致好評。”
口岸開通以來,為落實國家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政策,蓮塘海關積極運用“先放后檢”“依企業申請”改革、進一步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模式等14條便利措施,降低企業貨物在口岸通關中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并設立7×24小時全天候對外咨詢熱線,精準對接高級認證企業,主動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調研活動,針對產地證簽審、幫扶企業措施等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深入了解企業需求,幫助合規貨物暢享高效通關便利。
2023年2月6日,深港陸路口岸全面恢復正常通關,蓮塘口岸也正式啟用旅檢通關功能,開啟一段全新旅程。
當日清晨7時許,蓮塘口岸閘門外就已經排滿了跨境通關的游客,有“抱團出行”的旅行團客也有“舉家同行”的普通散客,隨著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港人北上”“內地赴港”持續火爆。
“通關非常方便,不到十分鐘就可以過去香港了!現場的海關工作人員指引非常清晰。”家住附近的曾女士說,先前聽說樓下的口岸要“開通”的消息后,全家人都非常開心。
旅檢方面,自啟用以來,蓮塘邊檢站共查驗出入境人員超635萬人次,以內地出境旅游團和往返深港跨城工作、生活、學習、消費的兩地居民為主。目前,旅客流量以每月約20%的速率快速增長,特別是今年7月暑期以來,單日客流量已經7次創下新高,最高達6.29萬人次,是口岸設計流量的2倍,整體具有高速增長、高位運行、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態勢。為有效應對客流高峰,蓮塘邊檢站加派執勤警力,嚴密客流動態監測,開足查驗通道,持續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和通行線路,量身定制旅客快捷通關信息備案“前置采”、小車乘客“就近走”、跨境學童“專區查”等便利措施,并邀請義工團隊進駐服務,有效提升通關效能,確保口岸安全暢通。
為了讓旅客通關更便利,深圳市口岸辦針對出、入境旅客人流對沖的情況,在旅檢樓三樓連廊使用硬隔離劃分旅行團通道、散客通道,在出境大廳內設置了旅行團專用等候區,分流旅游團和個人游旅客。在高峰時段,旅行團在蓮塘口岸商業城廣場按序號排隊,實行分段限流,分批放行,確保通關安全、有序。此外,分三級制訂高峰期人流疏導應急線路,根據旅客通關人數密度以及趨勢實時進行調整,確保口岸通關高效、安全、暢順。
同時,完善優化通關標識標牌,不斷優化口岸道路指引牌、警示牌、溫馨提示牌、公示牌及安全須知牌等各類標識標牌,進一步完善口岸區域及旅游巴士場站雙向標識指引,確保標識清晰、準確,旅客通關高效便捷。值得一提的是,8月16日,蓮塘口岸出、入境跨境司機侯查休息室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跨境司機便民服務保障。
(記者 方慕冰 通訊員 郝泳深 劉鴻)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