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比亞迪宣布其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成為全球首家達成這一里程碑的車企。僅用20年,比亞迪就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電池、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到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和世界500強,這不僅是比亞迪創新發展的突破,更是深圳營商環境不斷向好的力證。
優良的營商環境一直是深圳的金字招牌之一,也令其成為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熱土。今年3月,深圳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00萬戶,實現歷史性跨越,深圳市場主體數量更是持續多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日前,深圳重磅發布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三個工作方案,加快優化一流營商環境,向外界釋放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劉志成表示,深圳“三箭齊發”優化營商環境,是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有利于進一步激發活力和發展動力,加快高質量發展。
“市場化”釋放“強磁力”
外企央企民企加速布局深圳
8月2日,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揭曉,深圳11家企業上榜,其中就包括華為、正威、騰訊、比亞迪、順豐等多家民營企業。
從初創企業到世界500強,深圳優質的營商環境一路為企業發展護航。截至2022年底,深圳民營企業達237.9萬家,占全市企業總量的97%。截至今年7月10日,深圳市場主體達到405萬戶。在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本土民營企業不斷增資擴產的同時,阿里巴巴、寧德時代、復星國際等龍頭民企也紛紛來深拓展投資和業務布局。
從“企·航”——深圳民營企業發展服務計劃到“萬名干部助企行”……作為民營經濟最發達、民營企業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深圳持續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一流生態,不斷為民營經濟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一流的營商環境也讓深圳成為央企深化合作、外企投資落地的首選地之一。近期,北京金融控股集團、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復星國際以及美國派拉蒙實景娛樂、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來深交流、洽談合作。
把全世界的市場作為我們的市場,把全世界的資源作為我們的資源,深圳堅持以全球視野和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全面提升“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著力打造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最佳聯接點,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好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家央企赴深圳洽談合作,包括中信集團、中國移動、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國藥集團等。此外,英特爾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在深啟動運營;法雷奧(深圳)智能制造中心落地寶安,未來還將建設集團燈塔工廠;西門子計劃追加投資10億元,在南山建設全新研發制造基地;全球第九座、粵港澳大灣區首座嘉佩樂酒店落址深圳……
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吸引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來深投資,全市實際使用外資416億元,同比增長10.6%。
“法治化”保障市場化國際化
把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成閃亮金字招牌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8月7日,深圳連發3個工作方案,加快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對創新資源強大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
自2018年以來,深圳明確把優化營商環境列為全市“一號改革工程”,截至目前已迭代推出千余條改革舉措。
作為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深圳營商環境改革走過了1.0“搭框架”、2.0“夯基礎”、3.0“補短板”、4.0“促提升”、5.0“抓試點”的歷程,如今升級到6.0版本的“創一流”,不斷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實施營商環境提升行動。
針對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南方科技大學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副教授陳能軍認為,此次方案將加強市場主體產權保護放在首位,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保障,著力解決民營企業信心不足、發展放緩的問題。同時,方案提出了加大土地要素支撐力度、提高勞動力供給保障等實打實利企惠企的重點任務,更能讓企業在沃土上充分享受“陽光雨露”。
“法治化搞好了,市場化和國際化才有基礎和保障。”在深圳市人大首席立法咨詢專家、深圳大學經濟特區立法研究中心主任黃亞英看來,此次方案將法治建設與營商環境密切結合,并以具體化和可操作的舉措進行落實。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各種經營壓力和風險增大,深圳要想繼續保持營商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就必須進一步加大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建設力度。
在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指出,如今引進知名跨國企業、國際頂尖科研人才已經成為各地推動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此次方案將推動外資這一“活水”為全面發展注入新功能,帶動更多知名外企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入駐”深圳。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
深圳“三箭連發”,均聚焦在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不難看出這座城市扛起先行示范的使命擔當,勢必要把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最閃亮的金字招牌,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國際化”開放鏈接全球資源
加速邁向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
“深圳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它開放、包容、促進創新的環境,讓我們在過去的20年里收獲非常好的投資效果。我們對未來非常有信心,將在深圳做出更好的創新和更好的產品。”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說,深圳的創新環境、人力資源環境和供應鏈條件,促成西門子醫療和醫療器械行業在深圳的蓬勃發展。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從1.0“搭框架”到6.0“創一流”,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六輪升級迭代,深圳堅持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深圳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力度有目共睹,企業、人才對深圳營商環境投出的“信任票”也在不斷增多。深圳市場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保持全國第一,連續3年獲評全國工商聯“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
南方日報、普華永道中國、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聯合開展調研發布的《深圳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研究報告2022》指出,深圳通過在營商理念、對標國際、法治規范等方面的不斷創新,在全球高端要素配置、國際通行規則對接、吸引外商投資等方面已形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成效。
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南部市場主管合伙人張立鈞表示,三個工作方案均高度重視企業聲音和需求,將為全球企業在深圳投資興業提供國際化的發展環境和服務保障,為企業發展營造國際一流的宜商沃土。
打造讓企業、創業者向往的營商環境,使深圳成為創新創業、投資合作的首選地之一。而其背后所帶來的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都將成為深圳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深圳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不斷迭代升級,將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保障。
風正勁,勢已成。
深圳正向著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大步邁進。
(記者 崔璨 楊溢子)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