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潮涌,風足帆勁。
東岸,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一艘代表深圳參與未來科技競爭的“沖鋒舟”——光明科學城,正乘勢而上,在高質量發展大潮中劈波斬浪。
時間回到五年前。2018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光明區集中布局大科學裝置集群,以最高水平、最高標準謀劃建設光明科學城,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這一落子布局,猶如神來之筆,激起浩蕩的創新動能,讓深莞交界處的這片熱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時代巨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布局最集中、創新動能匯聚最迅速、綜合創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今天的光明,乘著科技自立自強的東風,全方位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正日益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重要節點。
一座科學之城崛起
五年時間,光明科學城里發生了什么?
猶如被偉大的雕刻師賦能,光明科學城鐫刻下了深深的創新基因。
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建設大設施、匯聚大院所、運營大平臺、吸引大學者,快速形成光明科學城強大的磁吸效應。
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相繼落戶,綜合粒子首棟建筑竣工,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材料基因組等設施正開展設備聯調聯試,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開工建設,鵬城云腦Ⅲ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深圳灣實驗室等一批科研機構紛至沓來,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深圳理工大學(籌)過渡校區正式啟用。20余支院士團隊聚集光明,科研院所人才突破4900人。以科學城特有的專項政策、中試平臺、特色園區、科技金融全方位加速推動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模式在全國推廣。
今天的光明,創新體系實現歷史性變革,正加快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猶如被強勁的新動力牽引,光明科學城跑出了高質量發展新速度。
堅持產業立區和先進制造業當家,推動重點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強力推進“5+8”連片產業用地整備。去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超五成,每平方公里GDP產出、創稅均增長40%以上,國高企業、規上工業企業雙雙突破1900家。
今天的光明,經濟發展不僅有量的快速增長,更有質的提升,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猶如被激情的藝術家揮灑,光明科學城煥發出奪目的城市魅力。
高水平謀劃、系統性重構、超常規推進,開啟了光明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新時期。出臺光明科學城總體空間規劃綱要,啟動編制光明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引入全球近百家頂級機構參與光明規劃設計,全面拉開156平方公里發展新格局。踐行高質量高顏值發展理念,推動城區功能、品質、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的光明,處處演繹著日新月異,正快馬加鞭朝著建成深圳北部中心目標大踏步前進。
走科學特色現代化之路
站在新起點上,光明科學城該如何勇擔使命?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時代敘事中感知其脈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瞻遠矚,“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式現代化是高度契合中國國情、具備獨特后發優勢、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成功之路,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要求,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
當前,光明科學城建設起步成勢,合力越發強勁,走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和顯著的比較優勢。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光明區將堅持把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最大的“時”,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最大的“勢”,全力承擔起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個最核心的“使命”,一體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奮力走出一條符合光明實際、具有科學特色、彰顯先行示范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打造全球領先的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大科學裝置集群,提高開放共享水平。集聚國際國內頂尖新型科研機構,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創建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流研究型大學體系,形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型企業多方參與的高水平研發隊伍。支持科學家“十年磨一劍”,在更高層次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
——加快打造科研經濟先行地。推動大科學裝置、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龍頭企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面向產業需求的創新中心,支持大型企業積極建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在產業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創新成果。完善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攻關再到成果產業化的服務體系,在科技創新的第一線迅速轉化運用。
——加快打造創新人才集聚地。發揮“國之重器”的人才磁吸作用,吸引全球創新人才投身大科學裝置的設計建設、運維使用。打造和美宜居的“科學家園”,推動城市與人才相互成就、雙向奔赴,讓光明成為全球創新人才的首選地。
科學是永不落幕的璀璨星河,光明是駛向未來的科學方舟。
光明區將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總牽引,錨定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奮斗目標不動搖,將光明科學城打造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ūO制 林煥輝 策劃 甘雪明 張光巖 統籌 柳艷 譚亦芳 陳鴻 林雙英 麥瑜瑜)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