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蓬江區勝利路上,坐落著香港團隊管理的珠西創谷(江門)科技園。目前,園區內港澳臺及海外青年創業企業占在孵企業的43%。近年來,為滿足港澳創業者的需求,江門打造、完善了一批類似珠西創谷這樣的孵化平臺,成為江門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縮影。
江門與香港、澳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過去五年,江門注重服務港澳,成功開通與港澳跨境辦事通,批準設立港澳資企業1359家,吸收外資金額22.26億美元,與澳門金融合作業務量突破2000億元……
站在新起點,闊步新征程。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牢記服務港澳初心,動拓展與港澳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攜手中國港澳地區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以南組團為重點
打造對接港澳橋頭堡
12月24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建設再提速,首片節段梁成功架設到位,拉開了黃茅海項目上部結構施工序幕,開啟“上部篇章”。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抓住大橋帶來的歷史機遇,加快與港澳銜接,是江門接下來面對的重要課題。對此,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南組團要抓住珠海至江門跨海通道建設契機,充分發揮連接港澳南通道的橋頭堡作用,主動作為、加快發展。
翻開地圖,銀湖灣濱海新區毗鄰港澳,與珠海隔海相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背景下,銀湖灣濱海新區近年來發展提速。面向未來,江門還將大力支持新會銀湖灣濱海新區與港澳開展綠色經濟合作,打造面向港澳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臺,建設大灣區先進制造業和國際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
驅車半小時左右,便能從新會銀湖灣濱海新區來到臺山赤溪半島。這里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根據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部署,江門將大力支持臺山在黃茅海西岸赤溪半島規劃發展產城融合示范區,高品質建設濱海宜居、能源發展、臨港經濟、生態休閑四大板塊,打造具有港澳風情的濱海新城。
以多元化合作為抓手
深化與港澳科創和產業融合
12月7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籌)與江門市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起共建江門“雙碳”實驗室計劃。
據了解,香港科技大學在低碳科技、“雙碳”政策與綠色金融、數據分析與“雙碳”設計、零碳、負碳科技等領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江門地域廣闊、交通便利、產業完整,“雙碳”科技應用場景豐富。此次江門攜手港科大(廣州)共建“雙碳”實驗室,可謂強強聯手。
未來五年,江門將以多元化合作為抓手,深化與港澳科創和產業融合。
具體而言,江門將充分發揮港澳聯接世界先進生產力的優勢,加強與港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合作,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等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重點規劃建設新會新能源汽車“雙碳”產業園、臺山廣海灣能源“雙碳”產業園。
江門還將加強與港澳先進研發中心對接,深化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紡織及成品、汽車零部件、先進材料、中醫藥等領域合作。
此外,江門將加強與港澳政府和社會機構合作,主動對接香港特區政府駐粵經貿辦事處、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澳門生產力中心,引入市場化國際化服務理念服務標準,實施清單式管理,為港澳資企業排憂解難、提供專業化服務。
以要素高效流動為目標
加強與港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預計明年年底,中開高速江門段將全線通車。中開高速是珠江西岸連接東岸的關鍵交通線,是深中通道在中山和江門南部地區的延伸線,建成后將構建起深圳、中山連接江門及粵西地區的第二通道,對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以及便利沿線群眾交通出行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除了高速公路的互連,還有軌道交通的互通。近年來,江門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成效顯著,成為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軌道交通產業蓬勃發展。
今年10月,粵港澳生態環境青年論壇在江門市舉行。論壇以“軌道上的大灣區”為主題,圍繞軌道交通未來發展趨勢和產業前沿技術,推動大灣區軌道交通安全、綠色、智能化發展,實現粵港澳三地深度協同發展進行深入研討、獻計獻策。
未來五年,江門市將以要素高效流動,加強與港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其中,交通就是重要一環。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江門將積極參與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建設,主動開展綜合交通對接,高效通達港澳,加快深圳至江門高鐵高速、珠海至肇慶高鐵、中山至開平高速、珠海至江門跨海通道等建設。
同時,江門計劃主動開展智慧城市合作,主動開展綠色低碳能源合作,主動開展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合作:探索建立統一標準,建設數據互通的公共應用平臺,共建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完善對港澳輸電網絡、供氣管道等供能網絡建設,助力港澳能源供應安全和穩定;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備用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建設,強化與港澳水科技合作交流,助力保障港澳供水安全。
以便民惠民為導向
深化與港澳民生領域融合
今年4月,澳門市民在“家門口”領到了首張跨境自助打印的個人參保證明,標志著江門市全國率先邁出了人社自助服務“跨境全省通辦”第一步。
為全面適應粵港澳大灣區民生保障事業發展的需求,著力破解港澳居民跨境辦事“來回跑”問題,近年來江門持續推進港澳跨境政務服務便利化。
今年9月,“江門—香港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正式啟用。專區啟用后,香港企業和居民“零出關”即可辦理超400項江門政務服務和65項廣東省任一城市政務服務事項,為粵港融合助力。
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以便民惠民為導向,深化與港澳民生領域融合。除了提升港澳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功能,打造廣東政務服務向境外延伸的樣板外,江門將在教育、醫療、創業就業領域持續發力。
在教育方面,推動教育合作發展,積極引進港澳優質教育機構在江門辦學,強化與港澳職業教育合作,做好港澳籍人員子女就學保障工作;在醫療方面,密切醫療衛生合作,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在江門設置醫療機構,做好港澳居民跨境就醫、康養政策銜接,建設大灣區醫療養生基地。
同時,積極為港澳青年前來江門學習交流、工作生活創造更好條件,支持港澳居民使用跨境人民幣在江門購房,高標準建設創新創業基地,不斷增強港澳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和“一國兩制”的認同感。
(葉芷晴 張泳渝)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