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坐不住也藏不住了。
去年,深中通道、黃茅??绾Mǖ老嗬^通車。在兩大“超級工程”加持下,地處珠江西岸腹地的江門迎來連接東岸、連接大灣區核心城市的絕佳機會。
一刻也沒有等待。乘著“大橋經濟”的東風,江門黨政代表團先后赴深圳、澳門、珠海開展走訪活動,旨在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跨??缃ǖ廊壕C合效益,進一步深化跨城交流合作,積極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與此同時,多座大灣區兄弟城市黨政代表團也走進江門、看好江門,期待進一步深化合作內容、拓展合作空間。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如何扛起“大梁要一起挑”的使命?江門沿著兩條跨海通道,進入跨越式發展機遇期。
鏈接
入局核心城市經濟圈
江門處于“承東啟西”的位置,與廣佛都市圈、深港經濟圈兩大龍頭的陸路距離均在100公里左右,是大灣區通往粵西和大西南的交通門戶。
然而,長期以來,江門與大灣區核心城市經濟圈有一定地理距離,難以享受到紅利外溢,經濟體量在珠三角城市中處于腰部位置。
“大橋經濟”的到來,讓江門有了從“中等生”躍升至“優等生”的絕佳機會。
深中通道通車后,從深圳機場高速出入口到江門新會,全程約68公里,車程大概35分鐘。黃茅??绾Mǖ劳ㄜ嚭?,香港、澳門、珠海和江門四地,被一條“直線”相連。港澳居民通過港珠澳大橋“北上”到達珠海后,再沿著黃茅??绾Mǖ兰纯傻竭_江門,還可以接駁西部沿海高速抵達粵西和大西南。
至此,曾經與珠江口“倒V字”存在一定地理距離的江門,被拉回珠江口核心區,入局核心城市經濟圈。江門與深圳、香港、澳門等城市的“硬聯通”更加緊密,與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的對接更加暢通。
來自珠江口東岸以及大灣區核心城市的高端資源要素,將加速涌入這片成本洼地、投資洼地,為江門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的動力源,深度參與大灣區產業分工合作。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長、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振宇指出,黃金內灣有“黃金”,環灣百公里串起了港澳,串起了深圳、廣州和珠江西岸三大都市圈?!耙劳兄圃旎A、發揮僑鄉特色、突出文化底蘊、用好空間優勢,江門就有機會導入黃金內灣的資源?!?/p>
江門早就為承接這些資源做了準備。
在銀湖灣濱海新區,江門謀劃建設了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的深江經濟合作區,推動“深圳總部+江門基地”“深圳研發+江門生產”合作。前期,深江兩地從上至下頻繁互動,圍繞產業協作、平臺共建、交通互聯等事項進行對接洽談并達成多項共識。
在大廣海灣經濟區,江門攜手港澳規劃建設港澳科教產業濱海新城,與香港謀劃建設港邑綠色產業園。江門的目標是,把這片區域打造成為國家新一輪開放合作平臺,強化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在聯動發展、融合發展中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攜手港澳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當兩條跨海通道打通,這些區域也迎來了加速發展的黃金期。江門再次主動出擊,頻繁拜訪大灣區兄弟城市,目標不外乎兩個字:合作。
開放
尋求跨城合作最大化
2024年最后3個月,江門黨政代表團去了深圳、澳門、珠?!际莾蓷l跨海新通道能夠直接抵達的。
對于深圳,江門的目標是產業和投資。
在深圳舉行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江門提出探索深圳江門海洋經濟合作發展模式,依托大廣海灣經濟區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江門制造基地。同一天,江門黨政代表團在深圳拜訪多家企業,希望加強戰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推動企業把更多好項目、好技術引入江門,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這兩年,江門一直在推動“深圳總部+江門基地”“深圳研發+江門生產”“深圳服務+江門制造”跨市戰略組合布局。近3年來,江門累計引進深圳超億元項目的投資總額達780多億元,目前正通過鏈接深圳先進智能裝備等產業,助推江門大規模設備更新。
對于澳門,江門的目標是產業和民生。
澳門江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脈相通,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3個澳門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
在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大局下,江門提出加強澳門江門產業對接,探索“前店后廠”模式,形成“江門生產+澳門銷售”的產業布局;同時加強文旅產業合作,推出澳門、江門、珠海、橫琴“一程多站”旅游產品。在民生領域,江門期待加強兩地醫療衛生合作,建立澳門高校與江門高校雙向人才培訓機制,為澳門青年創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對于珠海,江門的目標是一體化發展。
珠海和江門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兄弟城市,黃茅海跨海通道開通后,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實現了從隔海相望到高效聯通、雙向奔赴,將強化產業分工協作和產業鏈配套,加快推進港口群一體化建設,共同推進珠江口西岸一體化發展。
在對接珠海市黨政代表團的考察時,江門提出搶抓“澳門+橫琴”新定位和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帶來的新機遇,先易后難推進江門與珠海、橫琴合作,不斷挖掘合作發展潛力,共同肩負起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設的使命任務。
跨海通道給了江門開放擁抱大灣區兄弟城市、尋找外力和合力的新契機。在江門內部,積累已久的比較優勢已經發生質變,加速疊加兌現為新的增長動能。
質變
激活全域發展新格局
在跨海通道開通以前,江門的比較優勢“久在深閨”,并未受到外界各類資源要素的關注。
“雙通道”的到來,讓江門的實力和潛力得以“被看見”。從區位交通出發,江門的發展空間、產業基礎、僑務資源、生產生活成本等優勢瞬間凸顯,多片區域的價值得到重估。
首先是大廣海灣經濟區。
2024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周年。5年前,由廣海灣、銀湖灣、鎮海灣和川山群島組成的大廣海灣經濟區,被寫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
目前,大廣海灣經濟區已經劃分出深江經濟合作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海工裝備產業園、RCEP經貿科技文化合作園、能源“雙碳”、電力裝備等多個細分園區。
“雙通道”通車后,珠江口東岸城市以及大灣區核心城市,沿著深中通道抵達銀湖灣,沿著黃茅??绾Mǖ赖诌_廣海灣都更加便捷,為這片區域承接高端要素提供了“硬聯通”的支撐。
其次是工業園區。
江門的陸地面積占大灣區1/6,開發強度僅11.65%,是大灣區唯一具備超100平方公里可連片開發土地的城市,擁有全省新一輪布局面積最大、可連片大規模開發的大型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為1395平方公里。同時,江門是大灣區唯一一個省重點支持建設的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沿高速公路布局多個超1萬畝的園區,享受省直達的多項優惠政策,是承接產業的絕佳地。
去年,黃茅??绾Mǖ劳ㄜ嚨牡谌欤偌疑鲜泄揪妥哌M江門,前往蓬江產業園、深江智能科技產業園、新會智造產業園鳳山湖園區、開平翠山湖園區、恩平智能裝備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考察。多位參加活動的企業高層表示看好江門的發展前景,“一定能在區域合作中大展拳腳”。
再者還有面積廣闊的縣鎮村。
從地理上看,江門東部板塊與深圳的距離更近,三區將有望對接深中通道的更多資源。南部板塊的臺山更靠近港珠澳,作為黃茅海跨海通道出口的赤溪鎮和斗山鎮迎來“大橋經濟”的東風,有望更高程度地被納入大灣區核心城市的輻射范圍。
這兩年,江門推動八鎮聯動發展,中部區域8個地域相連的工業重鎮打破行政區劃邊界,推動交通互聯、產業互促、民生互融,成為“大橋經濟”背景下招商引資、產業落地的新高地。同時,全市全力推進開平—臺山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建設,“江門三點三精彩之旅”品牌頻頻出圈,成為大灣區游客的熱門之選。
可以預見,江門縣鎮村即將進入工業化、城鎮化的新階段,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區域協調發展帶來全新的動力源。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撰文 李靄瑩)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