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造機器人,解決公共衛生間清潔煩惱;無人機有了“手臂”和“大腦”,變身“智能城管”;“邑”兩陳皮賣爆了,僑鄉IP走向全國……在江門,一個個由灣區青年開拓的創新創業項目,腦洞大開。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隨著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江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之間聯系越發緊密,人才、金融、科技等資源要素在大灣區更加高效流動,越來越多灣區青年把發展的目光投向江門。
江門,素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海內外兩個江門”“平均每五個港人中就有一個祖籍江門,每五個澳門人中就有兩個與江門血脈相連”道出了江港澳緊密的人緣地緣優勢,這也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逐夢僑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精心打造“樂業江門”創業工作品牌,從平臺、資源、政策等方面,為創業青年發展搭臺、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不斷提升江門雙創生態環境。
搭平臺?? 托起青年創業夢
大型公共場所衛生間清潔難,清潔人員壓力大,市民體驗差,機器人充當清潔“好幫手”……
珠西先進產業優秀人才創業創新園(下稱“雙創園”),智干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智干凈”)內,亞洲第一臺全自動衛生間清潔機器人——ZC-01,已進入研發最后階段。
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理學碩士李子聰,畢業后便全職創業,在江門成立了“智干凈”并入駐雙創園。
“雙創園‘拎包入住’等政策支持,讓我們可以將更多的資金、精力投入到項目研發和推廣中,無憂的創業環境讓我們堅定了在江門發展的決心。”李子聰說。
雙創園是江門托舉“青創夢”的眾多平臺載體之一。地處江門江海區的雙創園,面積約1.88萬平方米,能夠為初創團隊提供政策扶持、辦公場地以及青創孵化體系等服務。目前,雙創園已累計引進179個創業項目,聚集143位港澳青年和153位博士、高層次人才,累計創業帶動就業人數達1680人。
近年來,江門已著力構建起一批集創業指導、創業投融資對接、創業孵化載體和創客空間為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體系。
特色化發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依托中國(江門)“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集聚區,江門構建起以雙創園為核心的“一園多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雙創園、珠西創谷(江門)科技園、大廣海灣(臺山)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等3家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已累計引進194個港澳項目,助力286位港澳青年實現在江門創業,輻射帶動8000余名港澳青年在江門就業。
加大力度建設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基地。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臺山工業新城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開平市塘口鎮返鄉創業孵化基地、鶴山市森雅孵化器等3家返鄉創業孵化基地,不斷規范返鄉創業孵化基地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青年團隊懷揣夢想而來,缺乏場地、平臺以及資源等問題比較普遍。”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江門已建成創業孵化基地23家,累計入駐孵化項目2275個,帶動就業1.3萬人次,全力托起青年的創業夢想。
給資源?? 創新創業活力迸發
潮熊兄科技有限公司是澳門青年黃斌在江門創立的企業。“為了能讓項目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項目團隊向雙創園提交了入駐申請。”黃斌表示,園區舉辦的各類創業交流活動、創業培訓活動為初創企業積累資源、壯大發展提供了重要幫助。
無獨有偶,園區內小小新會陳皮闖向全國的故事,印證了黃斌的話。
園區內就有創新鏈多環節。江門市邑兩陳皮有限公司(下稱“邑兩陳皮”),2019年入駐雙創園,不甘受限線下賣貨,邑兩陳皮探索轉型為“線上+線下”的新零售方式。
與此同時,雙創園打造的直播間,完美契合“邑兩陳皮”發展需求。于是,運營中心邀請包括“邑兩陳皮”在內等5個項目,開展“618·邑企助力”雙創電商節活動。
借此活動,園區內不同行業之間的碰撞,深度促進了產業融合升級,也讓“邑兩陳皮”更加堅定營銷模式的創新。
基地外就有產業鏈上下游。“邑兩陳皮”與廣東陳皮集藏協會等企業單位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通過整合江門上下游的供應鏈資源,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陳皮生態產業鏈。
目前,該項目著重面向全國開啟線下體驗店加盟,已和深圳、云南、江蘇等地區意向合作商進行深入溝通洽談,推動僑鄉IP走向全國。
江門內外創新沃土厚植、創業活力迸發。近年來,江門與37家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包含高校、銀行、投融資機構、人力資源機構、創業孵化基地運營機構等,有效整合資本、場地、人力資源、科研等創新創業要素,建立長期穩定、優勢互補的創新創業戰略聯盟伙伴關系,助力創業項目做大做強。
通過實施“大灣區職場導師計劃”,江門認定8名“大灣區職場導師”。利奧集團董事、雅圖仕總經理黎博澧,2022年受聘為江門首批“大灣區職場導師”,他表示,將帶頭為港澳學員人才提供實習、崗位推薦、職業發展指導等服務。
優環境?? 營造良好雙創生態
能自己“動手”換電池的無人機,你見過嗎?
給無人機裝上“手臂”和AI“大腦”,引入無人值守自主換電技術;通過AI巡檢系統綜合管理平臺,智能主動發現安全隱患區域……這是未來航空科技(江門)有限公司算法研發總監余翠琳團隊的初創項目——低空域全自主AI智能巡檢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
“對創業者來說最直接的支持就是資金。”余翠琳表示,江門對于項目資助,緩解了團隊在研發推廣階段的資金壓力,同時借力政府資助,項目獲得很多的宣傳機會,也更容易獲得公眾和投資者的信任。
持續推進政策協同,推動建立多層次融資支持體系,江門正不斷為創業青年創造更優的就業創業服務保障和更廣的創業空間。
狠抓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江門優化完善《江門市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管理制度》,切實發揮創業擔保貸款“造血式”扶持功能。截至2024年6月底,江門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77億元,助力江門逾千家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全面落實創業類補助政策。江門深入貫徹落實“省穩就業16條”,為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發放一次性創業資助、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補助。
政策給力,越來越多的創新創業夢想在僑鄉大地生根發芽,在全江門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氛圍。
江門堅持以賽為媒吸引、發動更多創業者來江門,先后多次承辦廣東省“眾創杯”單項賽事、“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創業專題賽、“樂業江門”等多項創業創新大賽。
其中,“樂業江門”創業創新大賽,自2019年起已連續舉辦5年,累計吸引報名參賽項目超3100個,選拔市級優秀創業項目250個,發放獎金逾1000萬元;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中,江門創業項目斬獲全國三等獎;在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上,江門累計獲得7金8銀11銅。
一個個創新創業基地,一位位追夢有志青年,一項項創意優秀項目,和諧生長在僑鄉這個共同體里。
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基地創新創業資源共享,把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打造成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把江門豐富的創新創業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撰文 吳惠芳)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