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江門分站 > 最新動態

大橋經濟到來 江門重回珠江

2023年12月12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被江門人期盼多時的2024年,終于來到了眼前。

  兩條萬眾矚目的跨海大橋,恰好都在明年建成通車,即將歷史性地提升江門的交通條件,乃至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地位。

  江門以東,深中通道主線最近已經貫通,建成通車后江門將與前海、南沙等發展平臺實現握手,屆時從江門中心城區前往深圳只需要大約1小時。江門南部,黃茅海跨海通道西引橋順利合龍,項目整體建設進度已超七成,建成通車后從江門大廣海灣到橫琴和澳門將實現半小時互通,到香港也將實現1小時互通。

  珠江八門入海,江門占其二,是典型的珠江口城市。早在20世紀80年代,江門是珠江兩岸的明星城市,工業強勢、僑資充沛,GDP一度位居全省第二,地位僅次于省會廣州。然而這種優勢并未一直保持。在新發展階段,身處珠江西岸腹地的江門,因為遠離珠江口核心城市圈層,長期以來掣肘著東岸各類高端要素的流動。

  而未來,一東一南兩條大橋,將讓江門重新“回歸”珠江口,享受到更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紅利,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臺的建設。

  那么,大橋開通在即,江門準備好迎接這場東風了嗎?在等風來的關鍵時刻,江門還應該做些什么?

  橋會改變什么

  一座跨江大橋對一個城市來說意味著什么?大灣區有現成的案例。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虎門大橋飛架珠江口,隨后20年日均車流年平均增長11.5%,帶動了珠三角經濟騰飛。5年前,港珠澳大橋開通,開啟了大灣區城市群加速互聯互通的新階段,港車澳車“北上”成為灣區生活的常態。

  海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人們出行的障礙。而跨海大橋的出現打破了地理障礙,將海的兩岸連接起來,加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激發出大橋經濟的新活力。

  這兩座大橋一旦通車,什么資源要素會往江門流動?市場遵循供需規律,取決于江門能給市場提供什么。

  縱觀珠江口東岸城市所需,西岸兄弟城市所長,江門能夠錯位發展的比較優勢有三:發展空間、產業基礎、僑務資源。大橋一通,這三張“王牌”的作用將進一步疊加釋放。

  而這三者之中,毫無疑問,空間是目前江門的最大優勢,沒有之一。

  今年,大灣區不少城市提出要破解產業空間瓶頸,想方設法為產業騰出空間,暴露出土地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土地,尤其是產業用地,成為城市發展珍貴的稀缺資源。

  這正是江門的“富礦”。

  江門陸地面積占大灣區1/6,超過港澳深珠莞中6城面積的總和,且開發強度僅11%。這些地不僅多,而且大。其一,里面有1395平方公里是連片大型產業集聚區,是全省新一輪布局面積最大、可連片大規模開發的產業集聚區。其二,省重點支持江門高標準建設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是大灣區里唯一,規劃總面積有78.5平方公里,在承接產業有序轉移時享受省直達的多重政策優惠。

  如果說市場主動對外尋求空間,是產業轉移的強大推力,那么江門在這基礎上還有兩股輔助的拉力:產業基礎和情感基礎。

  產業轉移是一項系統工程,局部遷移或整體遷移都意味著供應鏈體系的再造,考驗著企業和城市的資源配置能力。江門是廣東老牌工作城市,工業門類齊全,是省新一輪規劃發展全部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布局城市,不僅能為企業落戶提供更多供應商選擇,也能夠保障產業鏈的韌性與安全性。

  同時,江門有遍布全球的530多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華僑華人交流合作優勢全國少有。曾經僑胞參與家鄉建設、造福桑梓,如今,江門邀請鄉親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前三季度規上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持續增長。

  可以預見,大橋經濟下,一片新的“投資洼地”“價值洼地”將在江門形成,吸引大灣區乃至全球客商前來投資興業。

  江門應該是誰

  今年8月,江門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召開,提出了一個新的目標: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奮力實現GDP等主要經濟指標翻一番,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再造一個現代化新江門,加速邁入萬億GDP城市行列。

  此時此刻的江門,距離萬億GDP還有多遠?

  去年江門市地區生產總值為3773.41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排全省第二。今年前三季度,江門地區生產總值為2810.29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排全省前列。

  經濟體量4000億不到,目標卻劍指萬億,江門為什么這么敢想?

  勇氣是大橋給的。

  這兩年,江門把大量精力投放在兩片濱海新片區——其實也是同一片經濟區——大廣海灣經濟區。

  為了迎接深中通道,江門攜手深圳,在銀湖灣濱海新區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實現“深圳總部+江門基地”“深圳研發+江門生產”“深圳服務+江門制造”跨市戰略組合布局。為了迎接黃茅海跨海通道,江門攜手港澳,在廣海灣經濟區規劃建設港澳科教產業濱海新城,打造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臺。

  與大灣區“強市”跨城合作,是國家賦予江門的任務所在。

  早在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明確提出,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

  位于江門東南部的大廣海灣經濟區,由銀湖灣、鎮海灣和川山群島組成,規劃面積3240平方公里——是南沙的4倍、前海的26倍、橫琴的30倍、河套的832倍。

  過去4年,江門在這里成立了銀湖灣濱海新區管委會、廣海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經濟區內的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產業項目加快布局,謀劃建設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范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電力裝備產業園、廣海灣能源“雙碳”產業園,為后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站在大橋經濟的新風口上,大廣海灣經濟區正加快融入大灣區1小時經濟生活圈。對于這個被寫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大平臺,江門更需要立足全國全省發展大局,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為大廣海灣經濟區爭取更多國家級平臺的資源。

  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看清了江門在全國全省大局中的位置,大手筆謀劃大格局,才能承接得住大橋帶給江門3年、5年乃至更持久的效益,也才有機會實現萬億城市的新目標。

  現在要做什么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能不能抓住這次“大橋經濟”的機會,充分兌現江門的價值潛力,推動大廣海灣經濟區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實現整座城市經濟體量質的飛躍?江門不能等,必須主動出擊。

  今年,江門一直在“筑巢引鳳”,一邊練內功,在園區和產業上下功夫,一邊頻頻往外走,想要在“開放”二字中找到新的動力源。

  園區的成績有目共睹。江門優化提升“園區再造”工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已獲得4.9億元資本金以及一系列疊加政策的支持,獲得用地指標排全省前列。11月,江門重磅發布可供招商的超百宗“熟地”,面積超過3萬畝,廠房載體超400萬平方米,持續加碼吸引本地企業增資擴產和新項目投資落戶。

  市場的反饋也是正向的。前10月數據顯示,江門工業投資增幅穩定在兩成以上,全市引進投資超億元項目371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60.6%,完成全年目標的115.9%;計劃投資額1775.9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8.4%。

  與此同時,江門前瞻性戰略性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產業發展迅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以求在大橋經濟下搶占更多產業鏈布局的主動權。

  相較之下,江門許多開放的手段還處于溝通對接的階段,需要更深入更頻繁的互動,以期形成可落地的項目。

  例如,今年7月,深圳市市長率隊到江門市考察交流,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8月,江門市委書記率隊訪問港澳,又赴橫琴學習考察,深化多領域合作。11月,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到江門考察,交流對接對口產業協作工作。

  跨城合作的信號已經很強烈,最終能否一錘定音,開花結果,還需要江門與廣、深、港、澳等大灣區“強市”,與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臺,與周邊城市密切溝通、深化合作。

  2024年的春天已經不遠,擁抱大橋,江門仍需努力。

  (記者 李靄瑩)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胶南市| 包头市| 仁布县| 西乌| 比如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卢湾区| 长顺县| 县级市| 石河子市| 广河县| 乐东| 蓬溪县| 通榆县| 蓝田县| 三明市| 罗山县| 峨山| 临沂市| 南城县| 福贡县| 巴彦淖尔市| 泸水县| 琼中| 孝昌县| 双流县| 宿松县| 蛟河市| 塔城市| 韶山市| 营口市| 老河口市| 孙吴县| 金堂县| 昭觉县| 通渭县| 莎车县| 麦盖提县| 涿州市|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