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江門分站 > 最新動態

廣東加快構建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 打開“粵海糧倉”新藍海

2023年08月24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剛拉過來的海鮮,個頂個的新鮮!”8月22日5時許,位于陽江市江城區的廣東粵西水產交易市場,水產商們的吆喝聲劃破黎明的寧靜。現場,交易火熱、訂單不斷,冷鏈運輸車輛穿梭其中,一派忙碌景象。

  熱鬧的不止海鮮市場,還有水產加工生產線、冷鏈物流園區、濱海旅游景點等。“有了相關產業的加持,游客不僅能吃海鮮、吹海風、看海景,還能將陽江美味帶回家。”陽江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業崇告訴記者。

  唱響海洋牧歌,廣東在水產精深加工、冷鏈運輸和濱海旅游等方面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這不僅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廣東正以海洋漁業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為著力點,培育集種業、養殖、裝備、精深加工于一體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打開“粵海糧倉”的新藍海。

  發力水產精深加工

  粵式預制菜探路“出海”

  起魚收網!蔚藍海域上,一兜兜活蹦亂跳的金鯧魚從網箱中撈出,稱重后迅速用冰塊保鮮,從湛江市特呈島運往恒興集團水產加工廠。

  清洗、切花刀、腌制、打包……車間流水生產線上,短短幾個小時十幾道工序,一道即烹美食“一夜埕金鯧魚”即可塑封裝箱,通過冷鏈物流運往全國各地。

  作為廣東預制菜龍頭企業,恒興集團僅“一夜埕金鯧魚”一個單品的年銷售額已超億元。

  “一頭連著蔚藍深海,一頭連著市場餐桌,預制菜串起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價值鏈。”據恒興食品研發中心鄧穎翠介紹,以產業鏈的“6條魚2條蝦”(金鯧魚、黑魚、鯛魚、海鱸魚、巴沙魚、斑點叉尾鮰、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為基礎,恒興已開發出200多款預制菜。2022年恒興預制菜營收超過27億元,增長16.3%。

  在廣東海洋產業的發展中,水產精深加工已成為推動產業鏈延伸的重要環節。“經過精深加工,水產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了,同時打破地域、季節等限制,推向更廣闊的市場。”鄧穎翠說。

  金鯧魚是湛江養殖范圍最大的海魚品種之一,因為魚鰭和魚尾金燦燦,也被當地人稱為“黃金魚”。2022年以來,恒興以金鯧魚為核心研發了十款“年魚”系列預制菜,一道金鯧魚被賦予八大菜系風味,得到全國各地大批消費者的青睞,帶動了金鯧魚產業的全面發展。金鯧魚的塘頭價從過去的8—9元/斤漲至25元/斤,銷售周期也從3個月延長到一整年。

  水產品類被稱為預制菜領域的“天花板”,在用料、工藝、儲存等方面都要求嚴苛。如何鎖住這份“鮮”,成為水產加工企業的重要課題。

  “恒興經過多年發展,已打造出一條‘從塘頭到餐桌’的完整水產食品產業鏈。”恒興食品市場部莫威告訴記者,“讓每一個環節都安全可控、有源可溯。”

  以預制菜“恒興鮮蝦”為例,它使用的是企業聯合高校研發的南美白對蝦“中興1號”蝦苗,在自有養殖場投喂恒興飼料。“這些蝦從養殖場運回加工廠,再到制成預制菜,全程不超過4小時,能最大程度保留蝦的新鮮度和風味,營養元素保留95%以上。”莫威說。

  鎖“鮮”不僅在于速度,還在于溫度。“冷凍是水產預制菜的主要保鮮方式,加強水產品冷凍加工和倉儲管理對于提升產品品質很重要。”位于陽江陽西的廣東順欣海洋漁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超低溫冷庫的庫容2000噸,常溫冷凍庫、冷藏庫的庫容2.3萬噸。

  “隨著預制菜品類的增多,除了要不斷升級冷鏈倉儲、物流等配套硬件,優化解凍后感官、口味等變化都是產品研發的重點。”該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不斷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培養和引進高技術人才,為預制菜的研發提供技術保障。

  在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背景下,發力水產精深加工,成為很多企業的共識。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廣東預制菜企業約6000家,且企業注冊數增加迅猛;部分養殖龍頭企業向預制菜領域延伸,已培育出國聯水產、恒興集團等水產預制菜頭部企業,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強化產業協同。

  目前,廣東正充分發揮廣州、深圳、珠海等重要城市的產業鏈基礎,推進制定粵港澳大灣區預制菜產業“灣區標準”,將廣東海洋牧場的海鮮賣向全國乃至全球。

  完善冷鏈倉儲物流 

  暢通海洋漁業“最先一公里”

  海鮮裝滿筐、貨車排成行,水汽升騰、人聲鼎沸……走進粵西水產交易市場,一邊是熱火朝天的交易區,一邊是加班加點的制冰工廠。工廠內,一條條大冰塊從模具中滑出,由工人用鐵鉤拉入軌道,再送進運冰車或碎冰機,為每一份海產品“爭鮮”。

  8月16日12時,為期3.5個月的2023年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同日,粵西水產交易市場迎來開業。該市場總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建有大棚交易中心、冷鏈倉儲物流區、海產品加工廠、專業制冰工廠等,年加工能力達2萬噸,日交易量可達20萬斤。

  交易市場內,儲存規模達3萬噸的智能冷庫引人注目。走進智能中控室,整個冷庫的作業情況一目了然。“不同產品對冷庫溫度的要求不同,目前我們儲存的一批帶魚,溫度嚴格控制在零下18攝氏度。”粵西水產交易市場生產部主管鄭玉盛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該冷庫的智能管理系統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為其量身打造,實現多溫庫出入庫作業、現場工種調度的數字化和移動化管理等。順豐還制定了差異化服務方式,針對“城市到城市”的水產運輸,采用“冷運整車運輸”和“冷運專車服務”兩種運輸方式;針對電商及個人寄遞需求,則通過交易市場的直營網點,實現水產“從海洋到餐桌”的新鮮交付。

  “目前,市場已吸引一批水產企業入駐。開漁之后,大量漁獲上岸,制冰廠、冷鏈倉儲物流園便有了‘用武之地’。”粵西水產交易市場負責人、陽江中弘投資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葉萬發說。

  據省農業農村廳統計,目前全省有大小冷庫超2000座,總庫容超700萬噸,冷藏車保有量約1.4萬輛;按照省政府要求,全省冷庫庫容規模和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0%以上,預計到2025年全省冷庫容量將突破1000萬噸。

  針對農產品“最先一公里”短板,省供銷社牽頭建設農產品冷鏈骨干物流網,14個沿海地市新建730多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省供銷社冷鏈骨干網在全省布局項目73個,規劃庫容161.69萬噸,配套328萬立方米的加工車間、普通倉庫和配送中心等。

  記者發現,不少海產品加工企業選擇自建冷庫。比如,順欣集團建設冷庫冷凍冷藏總容量不斷擴大,除了可滿足自身生產需求外,還可對外提供冷藏倉儲服務;廣州南沙現代農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于2021年投資建設水產分揀加工中心項目,建成后可年加工水產品2.3萬噸,冷鏈倉儲配套能力是1.2萬噸每批次,滿足海洋牧場發展需要。

  多位專家告訴記者,海洋牧場的“最先一公里”還可向前延伸、優化。“其他地區海洋牧場建設經驗表明,通過建設海洋牧場大數據中心等設施,海洋牧場從生產、儲運到走向市場的各個環節可統籌管理,實現海域與陸上空間的聯動。”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灣區經濟與產業規劃研究所所長安然說。

  堅持船上、岸上、路上聯動發展,已列入廣東將啟動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中。根據該規劃,廣東立足現代化海洋牧場特色資源和產業發展需求,助力現代化海洋牧場“補短板、強弱項、延鏈條”。

  挖掘濱海旅游潛力 

  海洋牧場產業鏈多元發展

  “這里的海很美,空氣也很清新,滿眼的藍與綠,晚上還可以看到滿天星斗……”來自廣州的謝先生趁著周末和朋友來到外伶仃島,度過一個悠閑的假期。

  每逢周末、節假日,從珠海香洲港出發前往桂山島、東澳島、外伶仃島的游客絡繹不絕。

  在桂山島附近海域,深水養殖網箱星羅棋布,大小漁船穿梭其中;“澎湖號”“德海一號”等大型深遠海養殖裝備矗立在海面上,水下魚兒成群覓食。此情此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出海觀光、體驗海釣。

  作為擁有全國最長海岸線的省份,廣東在濱海旅游領域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自然資源部今年6月公布的“和美海島”名單中,廣東的東澳島、海陵島、南澳島、上川島、外伶仃島、桂山島、三角島等7個海島赫然在列,成為全國游客的熱門“打卡點”。

  在南澳島,“藍色海灣”整治項目為海島畫出了一條條更加優美的海岸弧線;在東澳島,修復后的東澳灣同島上其他幾處海灘形成灣灣相扣、山水相融的怡人風光;在海陵島,成片的紅樹林與碧海、藍天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生態畫卷……隨著一系列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美麗的海島資源源源不斷轉化為“美麗經濟”。

  濱海旅游為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鏈的延伸提供了多元發展機會,通過海洋牧場與海上觀光旅游、休閑海釣等相結合,打造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濱海旅游+”也在不斷孵化新型消費場景,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海洋牧場設施可以和很多產業發生融合,使一個海洋牧場設施產生復合的經濟效益。”廣東海洋協會會長向輝明舉例,比如,在底層養魚的基礎上,海面上可發展休閑旅游產業,上層加裝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設施,便可在深遠海實現融合發展。

  從海洋到餐桌,廣東正加快培育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匯聚政策、金融、技術、人才、市場等多方力量,使“鏈”上各環節協同發展。海洋產業集聚優化、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海島生態持續向優……一個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故事正在南海之濱書寫,激發源源不斷的“藍色動能”。

  觀察:

  為海洋牧場產業延鏈

  增添新“引擎”

  臨海而立,廣東自古與海洋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全國漁業大省,廣東多年來的水產品總產量和水產養殖產量穩居全國第一。如今,伴隨著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加速崛起,相關產業鏈也逐步發展,“海上新廣東”正煥發勃勃生機。

  但在調研走訪時,我們也察覺到了行業的隱憂:盡管廣東的水產冷鏈物流和精深加工發展較早較快,但與現代化海洋牧場的要求相比,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例如,大部分水產品從產地至銷地的物流仍依賴傳統運輸車,且冷鏈物流區域發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區較為發達,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相對滯后;海鮮預制菜尚未形成大品牌和大渠道,加工短板仍突出。

  如何突破水產品倉儲加工發展瓶頸?當務之急是推進冷鏈物流基礎建設,完善現代化海洋牧場冷鏈物流設施網絡。

  為此,廣東出臺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支持廣州、深圳、東莞、汕頭、江門、湛江、茂名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加快建設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

  水產精深加工亦被視作破局之道:海洋漁業精深加工園區和集群正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加工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粵字號”水產預制菜品牌逐漸在國內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就在南海開漁節當天,粵港澳大灣區海產品交易中心在珠海正式開業;陽江的廣東粵西水產交易市場投產,萬噸級倉儲冷鏈物流區隨之落地。兩大交易中心的投產應時應勢,為延長海洋漁業產業鏈增添了新的“引擎”。

  因海而興,向海圖強。乘著“打造海上新廣東”的東風,廣東正積極加快發展步伐,為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鏈的持續壯大注入活力。

  (記者 陳薇 王佳欣 邵一弘)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长子县| 林芝县| 定结县| 夹江县| 永昌县| 嘉定区| 荆门市| 莆田市| 弥渡县| 墨竹工卡县| 涟水县| 济宁市| 恩施市| 奉化市| 高要市| 绍兴市| 霞浦县| 甘泉县| 肃南| 康平县| 米林县| 林州市| 镶黄旗| 潍坊市| 西宁市| 淄博市| 丰顺县| 历史| 株洲市| 民丰县| 会东县| 灵石县| 吐鲁番市| 苍梧县| 田东县| 赫章县| 攀枝花市| 西贡区| 和林格尔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