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如果要給江門2022年的發展尋找關鍵詞,“快”必是其中之一。
農歷新春開工第一天,也是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之際,江門市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經濟數據: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3%,增速全省第二,創10年來最好水平。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高質量發展需要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對于一個渴望跨越式大發展的“中等生”城市而言,這樣的數字十分提氣。
成績蘊含在細節當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閉幕后,江門迅速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參會人員首站就去了中創新航江門基地項目現場調研。項目負責人介紹,江門基地打破了這家巨頭企業關于大型項目建設速度的歷史記錄——主廠房主體結構78天封頂,從動工到投產耗時不到一年。
江門的快,是拼出來的。過去一年,江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廣大干部群眾在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下,一邊抗擊疫情,一邊狠抓發展。也正是在這樣的困難局面中,江門危中尋機,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跑出江門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加速度”。省布局的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工業增加值和投資比重近年最高,大型產業集聚區10項重點指標全省第一,且開辟了硅能源、新能源電池、新型儲能、盾構機、傳感器、安全應急、數控機床、智慧農機、政法社會治理智能裝備等特色產業新賽道。
江門的快,也是搶出來的。盡管江門擁有地理區位、生產成本、土地空間等特殊的比較優勢,但在強手如林的珠三角地區,這樣的優勢并不絕對。優質企業項目往往擁有更多選擇權。如何打動企業?賽龍奪錦的背后,還要靠真誠而貼心的服務。去年,江門堅持點面結合,點上成立工作專班做好工業200強服務,面上率先在廣東上線啟用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建立企業訴求“117”快速響應機制,啟動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全力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提振市場信心,也獲得了企業芳心。
“我們要強化拼搶意識,但不能打亂仗。”在江門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市委書記陳岸明強調。
江門素有“武術之鄉”的美譽,是中華傳統武術文化傳承發展的重地。蔡李佛拳、詠春拳、佛家拳、周家拳等著名武術流派傳播到世界各地,海外弟子達千萬之多。“快而不亂”是拳法精要,也是江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心法”。
新的一年,江門推進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保持戰略定力,按照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藍圖,全面推進市委“1+6+3”工作部署,組團式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加快壯大戰略性產業集群,開辟產業新賽道,全市上下一起拼工業投資、拼招商引資、拼營商環境,打造大灣區新一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戰場,勇當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五邑發展正蓬勃,春來更有好花枝。江門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公布,2023年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234.8億元,增長6.4%。其中,產業項目投資增長最快,且占比第一。受隆基綠能、中創新航等龍頭項目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產業等投資大幅增長,呈現制造業當家的良好勢頭。
從春天出發,一刻都不能耽誤;向勝利進軍,必定是天道酬勤。
(評論員 潘曉晨)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