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城市 > 江門分站 > 最新動態

江門加速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軌道交通里程達220公里

2022年12月01日 來源:江門日報

[ ]

黃茅海大橋主塔節節攀高,造型如廣州經典建筑“小蠻腰”。大橋將成為大灣區新地標

  大江之門,通江達海。百舸爭流,奮進爭先。

  過去十年來,江門深入實施交通“千億計劃”,在交通大會戰的拉動下,江門交通年度投資從2012年的33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35億元,十年來累計完成交通投資1395億元,有力推動了高快速路四通八達、軌道交通筆走龍蛇、港口航道星羅棋布,助力全市穩固投、促增長。

  從一座傲立珠西的樞紐站房,到一架世界之最的跨海通道,到一段融貫南北的快速路網,再到一城全國示范的農村公路,最后到一條全省前列的萬噸航道,近年來,江門按照建設“一樞紐、兩中心、三通道”的部署,持續構建“大交通”格局,加速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僑都大地上,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初步成型,珠西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日益凸顯,正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

  軌道交通里程達220公里

  10月9日,深江鐵路全線開工建設,未來江門1小時內就可直達深圳。作為“重磅引援”,深江鐵路的加入將讓江門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的“江湖地位”進一步提升。

  何為樞紐?路網交匯,為樞;啟承轉運,為紐。

  作為珠西最大的軌道交通樞紐站房,江門站近年來陸續開通廣州、成都、昆明方向始發列車,廣大市民可在江門站乘車前往廣州、武漢、成都、濟南、鄭州、長沙、石家莊、昆明、南寧等9個省會以及深圳、汕頭、佛山、韶關、郴州、桂林、貴港、百色等20余個城市。

  乘著時代東風,軌道上的“江門號”全速前進。

  江門軌道交通里程從2012年底的85公里增長到2021年底的220公里。2012年12月29日,廣珠鐵路竣工運營,填補了珠江口西岸貨運鐵路空白,更充分發揮了江門面向港澳沿海、背靠內陸腹地的地緣優勢;2018年7月1日,江湛鐵路首發列車駛出。歷經4年建設的江湛鐵路,結束了西部臺開恩三市不通鐵路的歷史,江門邁入高鐵新時代;2020年11月15日,歷時3年建設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開始售票運行,填補了珠江西岸無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空白;2021年12月31日,南沙港鐵路正式開通,對降低江門貨物出口綜合物流成本,進一步擴大江門物流通道覆蓋面,全面發揮海鐵公聯運優勢,進一步打造高水平、現代化、國際化的珠西國際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軌道交通優勢,也一步步轉化為江門的物流優勢、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今年3月16日,“江門號”中老國際貨運班列首發,成為江門連接東南亞的高效便捷新通道;4月28日,“江門號”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首發,成為珠西粵西地區首趟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進一步提升江門在珠西粵西地區國際物流樞紐地位。

  “江門號”中老國際貨運班列、中歐國際貨運班列的開通運營,配合聯動后續珠三角新干線機場(貨運為主),江門在海運、鐵路、陸運、空運各環節上的優勢將更加突出,“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物流基地將加快形成。

  高速公路里程達593公里

  10月27日,中開高速全線難度最大的控制性節點工程——銀洲湖特大橋中跨成功合龍,成為現階段最高的公路橋,為年底實現中開高速江門段全線通車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未來中開高速直接對接深中通道,串聯西部臺山、開平、恩平,成為粵西地區往來港澳及珠三角東部的快速通道,從江門出發,1小時內即可到達深圳。

  黃茅海畔,迎風而立,長達10多公里的施工棧道,從岸邊直抵大海中央,橫臥碧波之上,另一個“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也正勇攀高峰。“黃茅海跨海通道的最大控制性工程黃茅海大橋,是未來世界最大跨徑三塔公路斜拉橋,如今大橋主墩如‘定海神針’般深扎海中,‘成長’中的主塔節節攀高,‘身高’超百米。”黃茅海跨海通道T5標項目副經理高駿表示,黃茅海大橋主塔為獨柱纖腰型,如廣州經典建筑“小蠻腰”,立于大海之上,其中主塔最高達263米,建成后既壯觀也美麗,將成為大灣區新地標。

  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構筑起珠江口東岸及港澳地區輻射珠江口西岸、粵西乃至大西南地區的主要高速通道,將為江門、珠海等城市乃至整個粵西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高速公路是發揮縮短江門與周圍城市時空距離、加速融入區域合作、推進新發展的重要基礎。過去十年,江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從2012年底的378公里增長到2021年底的593公里。

  翻開地圖,中開高速直接對接深中通道,串聯西部臺山、開平、恩平,成為粵西地區往來港澳及珠三角東部的快速通道;開春高速成為粵西地區連通珠三角發達地區的重要交通大動脈;佛開南高速、開陽高速先后完成改擴建,宣告沈海高速江門境內全線完成八車道拓寬;廣中江高速大大縮短江門主城區與珠江東岸通行距離……江門初步形成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向西連接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的快速通道。

  外通,通“江海”;內聯,聯五邑。

  過去十年間,江門大道分段建成,標志著江門城市快速路骨架網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逐步突破,成為貫穿東部三區一市的“城市脊梁”,串聯江門70%的經濟總量,突破了中心城區輻射帶動的瓶頸;成為“百里大道千里城”的“產城主軸”,連通了鶴山工業城、濱江新區、江門高新區、珠西樞紐新城、大廣海灣經濟區,拉動了經濟發展“主戰場”共進騰飛。

  航道總里程達1118公里

  11月18日,總投資約10億元的開平市三埠港搬遷項目正式啟動建設,該項目是江門唯一獲得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的港口項目。項目順利動工建設,彰顯江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推動項目落地、精準擴大有效投資,以及助力穩定經濟大盤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開平市三埠港搬遷項目港區內擬建設5個1000噸級內河公共泊位(水工結構預留3000噸級),其中2個集裝箱泊位、1個多用途泊位以及2個通用泊位碼頭;設計年吞吐量為380萬噸,其中集裝箱17萬TEU,散雜貨125萬噸。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江門港口規劃布局,增強港口對臺山、開平、恩平等江門西部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助力江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推動區域平衡發展。

  作為一個沿江沿海的工業城市,江門水運資源豐富,具有濱江臨海的雙重優勢。江門航道總里程1118公里,內河高等級航道達252公里,占全省高等級航道里程近1/6,依托這些航道,江門上可通往廣西、貴州等地,下可到達珠江三角洲地區及香港澳門,從銀洲湖和廣海灣更是可直接溝通東南亞等世界各地,形成江門轄區海輪進江、江海聯運的運輸新格局。

  對于因“江”而生的江門來說,“碼頭”是城市生長的引擎。2021年4月23日上午,滿載貨物的“江航982”輪緩緩靠泊在江門高新港公共碼頭工程(首期),5分鐘內完成入境邊防檢查,標志著華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智慧碼頭——江門高新港正式投入運營。

  “江門高新港項目占地面積40多萬平方米、年吞吐量120萬標箱,可使全市外貿船運吞吐量增長一倍,成為江門物流體系的核心載體。”江門高新港務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敏說。

  港口雄開,商通萬里。建成后的江門高新港升級為大灣區與珠西區域連接的樞紐、通江達海的戰略要沖。不遠處,正在加快建設的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也將加速“大船時代”的來臨,兩者“珠聯璧合”,將助力陸域腹地優勢和河海聯運優勢快速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成后,航道通航標準將進一步提高,全航道可滿足2萬噸級雜貨船、散貨船和集裝箱船滿載乘潮單向通航。江門市航運沿西江干線上行,可通往廣西、貴州等地,沿西江和勞龍虎水道,從銀洲湖和廣海灣,可直接溝通東南亞等世界各地。至此,崖門航道溝通內陸、面向海外的優勢將進一步放大。

  江海相連,融通國際。屆時,來自北方等地的內貿煤炭、糧食,來自印尼、巴西等地的外貿進口漿板,以及來自新加坡等地的外貿集裝箱等貨物均可通過1萬至2萬噸級船舶直達新會港區,更快捷滿足群眾對各類能源、生活必需品需求。此外,大型貨物可通過萬噸級船舶直達新會區港口,大大減輕陸上交通壓力,為群眾出行提供更暢通、安全的交通環境。

  與此同時,崖門出海航道作為江門港(新會港)萬噸級及以上碼頭泊位的重要配套,是推動江門港建成廣東沿海地區性重要港口、實現江門港功能定位的重要保證。

  展望未來,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還將實現江門港和珠海港的良性競爭、錯位發展,為廣闊的西江流域腹地進一步擴大開放提供保障,從而推動區域聯動發展和經濟整體水平提升,實現工業產業提質增效,加速江門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助力廣東省經濟再上新臺階。

  (文/圖 張浩洋 粵交集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武胜县| 莆田市| 高密市| 绥德县| 安西县| 鄂托克前旗| 江陵县| 怀宁县| 颍上县| 宜君县| 沙河市| 绵阳市| 长武县| 应用必备| 阳原县| 乌拉特后旗| 嵊州市| 沈阳市| 奉贤区| 澳门| 孙吴县| 镇远县| 德江县| 明溪县| 叶城县| 随州市| 合山市| 青海省| 苏尼特左旗| 图们市| 澄城县| 忻州市| 土默特左旗| 中方县| 通榆县| 客服| 梅州市| 黄石市| 航空|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