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中鐵六局承建的江門市新會區G240國道啟超隧道改建工程傳來捷報。自4月啟動拆除以來,項目團隊采用分段拆除工藝,已完成原雙向四車道病害隧道結構的三分之一拆除量,標志著工程正式進入“結構煥新”關鍵階段。
本次拆除以“精準拆舊”與“綠色施工”為核心。通過霧炮機與高壓水幕協同降塵,實現揚塵管控達標率100%;采用分時段機械切割及破除工藝,將施工噪聲嚴格控制在65分貝內;夜間增設LED智能警示燈與動態導流標線,確保通行安全。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采用分段切割與機械破除工藝,避免對周邊建筑及管線造成擾動。為應對原隧道結構病害風險,邀請省級橋梁隧道專家團隊開展現場踏勘,對23處裂縫、滲水點進行三維激光掃描標記,制定“一患一策”處置方案。針對裂縫寬度超5mm的危重區域,采用型鋼支撐加固與局部注漿工藝,同步預埋智能排水管道,確保新隧道防洪標準提升至50年一遇,可抵御特大暴雨沖擊。
啟超隧道自1999年建成以來,長期承擔著區域交通主干道功能,但因年久失修導致路面開裂、側墻滲水、截水溝淤塞等病害頻發,排水不暢引發行車顛簸,且原設計時速60km與主線80km嚴重不匹配,高峰期車流擁堵率達40%,成為制約珠江西岸交通的“卡脖子”工程。此次改建工程計劃拆除原隧道結構后,新建雙向六車道下沉式隧道(閉口段120米+敞開段350米),設計時速提升至80km,通行能力較原隧道提升150%,預計2026年底全線通車后,將串聯江門大道、中開高速等干線,形成貫通珠江西岸的“1小時經濟圈”,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絡注入新動能。
(記者 劉倩)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