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曾經,蘇東坡為這座城添上濃墨重彩。
桑田變遷,繼成為廣東第5個“萬億工業大市”后,作為下一個沖刺GDP萬億城市的“種子選手”,惠州如何再續榮光?
答案或許蘊藏在精神家園的“敦重”題書中,體現在厚積薄發的新產業上,浸潤于“四時春”的山水間街巷里……
敦重,新目標扛肩步步走實
夜晚,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銀塔罐區燈光璀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一期裝置全面調試;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全面動工……石化能源大項目建設正“快馬加鞭”。
“大亞灣呈現集約化、現代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推動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完善壯大,正朝著建設全球石化產業高地穩步向前。”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副局長慶偉說。目前,惠州擁有規上石化企業227家,已形成5條優勢產業鏈。今年1至10月,全市石化、新材料產業總產值2703.9億元,同比增長14.0%。
閃耀奧運會的顯示屏;“出海”的動力電池……在惠州仲愷高新區,車間生產線忙碌有序,建設工地熱火朝天,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終端、能源電子三大千億元級主導產業加速發展。今年前10個月,惠州進出口值同比增長16.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同比增長24.8%。“這主要得益于電子信息企業的帶動,也印證產業競爭力增強。”惠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陳勇說。
“來了就簽,簽了就干。項目推進很快。”惠州創想三維供應鏈與制造中心總監屈峰說,公司馬上又有3棟生產樓投產。“惠州留足了生產空間,給足了政策信心,讓我們大膽放心抓發展。”
正如惠州豐湖書院壁上所書“敦重”二字蘊含的氣質,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走得踏實、干得扎實,讓制造業的家底愈加厚實。今年1至10月,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集群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六成,合計拉動后者增長9個百分點,穩住大盤。
“我們有足夠的空間承載大項目大產業,發展大工業。”惠州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毫不動搖發展實體經濟,惠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奮力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萬億元級產業集群。
綠色,新產業發展久久為功
惠東10年期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開創先河;新型儲能等新一批產業項目簽約落戶,投資額逾百億元……2024年以來,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在大亞灣開發區的石化區內,空中管廊互聯互通。2024年,園區企業隔墻互供資源總量超750萬噸,包括氫氣、液氨等20余種物料。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海峰說:“我們沒有被圍墻限制,上下游企業攜手降低成本應對挑戰,推動綠色轉型,產業鏈得到延伸與優化。”
位于仲愷高新區的惠州市樂億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產品研發生產上另辟蹊徑,主要瞄準高爾夫球車、裝卸叉車等低速車輛的動力鋰電池,以及開發用于車載和船舶的儲能系統等,敲開了歐美市場的大門。今年1至11月公司營收近8億元,保持多年增長。
仲愷高新區打造了“光(光伏)、儲(儲能)、端(終端)、信(關鍵信息技術)”協同發展的能源電子產業集群。2024年前10個月,仲愷高新區新能源電池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542億元,建成儲能和動力電池項目產能約55.38吉瓦時。
這是新型儲能產業在惠州發展的一個縮影。惠州已有新型儲能產業鏈規上企業110多家,規模超千億元。接下來,惠州將會重點瞄準智能網聯汽車、前沿新材料、低空經濟、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開展精準招商,激發更多新活力。
惠民,新面貌打造內外兼修
在“南粵大氧吧”南昆山以及“嶺南第一山”羅浮山間,山巒疊翠,嶄新平整的瀝青路蜿蜒其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進入快速施工期。
修路致富、政策惠民。如今,南昆山散布著近三百家民宿,曾搬出去的村民回來干起旅游。南昆山毛茶文化體驗營里,25間客房時常緊俏。龍門縣毛茶協會會長張偉良說:“我們建茶園、蓋民宿,豐富游客體驗,村民腰包鼓了,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品質城市不僅融于山水生態,還體現在人文氣質。如今,惠城區祝屋巷文旅街區修葺一新,面向惠州西湖,民宿、書吧、餐吧錯落有致,浸潤著才子文化、東坡文化與街巷文化。75歲的游客陳永炳攜妻打卡:“我們在這里連住3晚,文化氛圍很好!”
內里乾坤化錦繡,外拓發展大通道。隨著“豐”字交通主框架、“3線9站”高鐵站線布局拉開,惠州進一步暢通與廣莞深港等地的通道。如今,從市區坐高鐵30分鐘可達深圳、1小時直達穗港,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功能強化。
“總部+基地”“研發+智造”發展模式在深惠兩市落地;“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經濟圈”成了深莞惠居民的生活工作新模式;在毗鄰深莞的惠陽區,200多項業務還能在深圳全域“跨城通辦”……
“我們探求區域產業協作,謀求優質生活圈,縱深推進惠州參與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建設,融灣融深,開放包容,加速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惠州市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肖文峰 丁樂 周陽)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