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惠州市第三屆人才周啟動,持續以一座城市的名義,為各路英才獻上最高禮遇,邀約八方人才共話發展機遇、共筑美好未來。
惠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黎明,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出席并致辭。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東江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胡正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會長兼常務副主席、南旋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王庭聰;惠州市副市長李俊玲、黎炳盛等參加啟動儀式。
來自國內3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人力資源機構的領導嘉賓、40多位港澳地區及海外青創人才代表、惠州知名企業家和行業企業代表、各領域高層次人才代表等參加活動。
開展“1+4+N”系列活動
全面展示惠州良好環境
本屆人才周持續擦亮“灣區未來 才聚惠州”人才工作品牌,堅持市縣(區)聯動、線上線下同步、“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一體,多場景、多維度開展“1+4+N”系列活動,全面展示惠州創新創業良好環境、經濟發展活力潛力、愛才惜才濃厚氛圍,搭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成果轉化的平臺,充分展現惠州“求賢求才”的最大誠意。
啟動儀式上,舉行了科技成果轉化專班、人力資源企業服務機構簽約活動;為產業創新人才聯盟和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發布了2024年“惠州市管首席技師”名單并頒發證書;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界的4位嘉賓分別作主題發言。
黎明在致辭中向八方英才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各方有志之士前來“揭榜掛帥”,在石化新材料、電子信息、新型儲能、數字經濟等領域,群策群力、集智攻關,在惠州創造新的更大的科技成果,共同見證惠州更加美好的明天。
葉水球表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將大力支持惠港兩地在深化科研合作、推動創新資源共享、助力科研成果轉化、促進人文交流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新動能。
打造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平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達11家
惠州將“兩站一基地”作為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平臺。今年,新增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廣東力王新材料有限公司、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惠州興泰現代農業有限公司3家博士工作站。
目前,惠州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7家、博士工作站44家,主要涉及科技、醫藥、能源、農業、石化等各大行業,在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物聯網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產學研合作,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地方專利,其中,企業自主研發項目34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4400余項。
“博士工作站是個很重要的平臺,為人才搭建了一個發揮才能的舞臺。”廣東力王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陳棟棟表示,將通過全職和柔性引進的靈活方式,將新材料行業一些優秀人才聚在一起,建立強有力的團隊,針對市場需求進行精準定向研發,開發新材料,形成新產品,為材料產業和地方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為深入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國內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惠州市科技局依托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惠州中科先進制造有限公司等擁有豐富高校院所創新資源的單位組建了5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專班,常態化開展重點產業科技成果項目捕捉、挖掘、轉化和服務工作。
啟動儀式上,惠州市科技局與5個專班簽約。接下來,各專班將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向惠州市產業需求,引進先進的科技成果,助力惠州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
為“市管首席技師”頒發證書
引進專業機構為人才服務
日前,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公告,經公示無異議,馬從順等49人入選惠州市2024年“市管首席技師”名單。啟動儀式為2024年惠州市“市管首席技師”入選代表頒發證書,向銳意進取的首席技師致敬。
“很榮幸今年被遴選為市管首席技師,這是對我技術技能的一種認可,也更加堅定了我深耕汽車電子行業的信念。”惠州市德賽西威智能交通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系統架構設計主任工程師蔣鋒畢業后就一直從事汽車電子研發工作。他表示,今后將繼續加強與公司各領域人才的溝通協作,攻堅克難,努力在智能座艙、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作出更大貢獻。
除了致敬人才,為打造高水平、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業,更好服務企業引才,年初以來,惠州市已邀請9家國內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來惠考察,部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有的已入駐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此次人才周啟動儀式上,12家國內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受邀出席,并與企業代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研發人員總量近10萬人
構筑起“金字塔”式人才結構
惠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圍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使命任務,實施“惠”聚優才工程,扎實開展“十萬人才大招引”“十萬人才大培育”專項行動。拓寬引才渠道,統籌實施“616名企引才”、“名校優生選聘”、“金藍領”技能人才招引、“產業+縣(區)”直播帶崗、“大灣區·惠州行”參觀考察和“產學研”對接六大行動。
胡正國切身感受到惠州這幾年對人才的重視,多次作為“推薦官”參加惠州的招才引才活動,他說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現有近300人常駐惠州研究部工作生活,將依托大科學裝置建設高水平科創平臺,通過國家和省市引才項目,面向海內外持續引進高水平科研人才,匯聚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共同支撐惠州高質量發展。
一系列有力人才引育“組合拳”,構筑起惠州市“金字塔”式的人才結構,加快形成了“高端人才頂天立地、基礎人才鋪天蓋地”的人才發展格局,推動人才量質齊升。目前,惠州研發人員總量近10萬人,專業技術人才近30萬人,技能人才超80萬人;高層次人才近5萬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2000人,碩士研究生超2萬人。
(記者 藍單 通訊員 惠組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