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為被困深山的“驢友”送急救藥,每天搭乘“飛行汽車”跨城通勤,乘坐水陸兩棲汽車實現立體觀光……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這些過去看似遙不可及的場景,如今正逐漸照進現實。
低空經濟,未來已來。為搶灘萬億級產業新賽道,近日,惠州市重磅部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惠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下稱《行動方案》正式印發。
根據《行動方案》,惠州將努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形成以低空應用創新為牽引、低空數字服務為動力、低空裝備制造為支撐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
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
主動融入廣州深圳低空產業集群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在低空空域內的各類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從產業鏈來看,一般包含上游的低空飛行器裝備制造、中游的服務運營和下游的應用。
目前,惠州低空經濟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與產業鏈更完備、應用場景較多的廣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其在電池、電機、新材料、板卡、數據運營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這意味著,競逐低空經濟產業高地,惠州要突出與周邊地區產業咬合互嵌、錯位發展,推動形成與深圳、廣州等城市協同發展的格局。
近期印發的《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全省要依托廣州、深圳、珠海三個低空經濟核心城市強化引領支撐,發揮佛山、江門、惠州、東莞、中山等市制造業配套優勢,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
立足自身制造業優勢,惠州也在《行動方案》中表態,要主動融入廣州深圳低空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低空制造產業鏈。一方面,聚焦整機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繪制產業鏈圖譜,集聚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行業細分領域冠軍企業;另一方面,推動跨產業融合發展,支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向無人機大功率電池拓展,支持汽車電子向無人機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拓展,支持集成電路向無人機芯片拓展,支持消費電子、高清視頻向無人機攝像頭、傳感器、無線電拓展。組建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充分發揮頭部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的行業引領帶動作用,支持整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對接合作,提升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水平。
園區新興產業集聚和要素高效配置的重要載體。為進一步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惠州將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缎袆臃桨浮诽岢?,充分依托現有支柱產業和“3+7”園區空間基礎,聚焦飛行器整機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研發和規模應用,支持各縣區以模塊化方式在空域條件好、產業基礎強的區域建設特色低空產業園區,聯動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低空經濟產業配套服務,加快形成集研發、制造、檢測、試驗、應用于一體的產業生態集群。
布局低空基礎設施
建設“兩網一平臺”
發展低空經濟,不僅要把飛行器造出來,更要用起來。就如同汽車要有路可以跑,有停車場來停放,有加油站或者充電樁補足能量,低空飛行器的運轉同樣離不開飛行保障體系的建設。
根據省里關于適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礎設施的部署,惠州計劃建設“兩網一平臺”基礎設施保障體系。按照《行動方案》,所謂“兩網一平臺”,是指地面起降設施網、低空智聯網和管理服務平臺。
為加快建設地面起降設施網,惠州不僅將展直升機起降點和無人機起降設施布局規劃研究,還將推進惠東、博羅、龍門通用機場及其停機庫、能源站、氣象站等地面保障設施建設,以及低空飛行航空器飛行需要的大型起降場、中型起降平臺、小型起降點建設。支持有條件的縣區建設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測試中心(基地)和大中型樞紐起降場,鼓勵現有和新建的公共設施、住宅、商業樓宇和工業廠房等建設低空基礎設施,引導已建成的通用機場和起降場完善充換電等低空保障設施。
到2026年,惠州力爭建成200個以上垂直起降設施,其中大型綜合起降場1—2個、中型載人級起降平臺不少于20個、物流級起降點不少于80個、感知級起降點不少于100個,加強起降設施統籌建設、兼容共享、集約利用,形成多場景、多主體、多層次、有人機與無人機兼顧的起降點網絡。
不僅如此,惠州還將加快推動5G及5G-A(通感一體)、北斗、衛星互聯網、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等技術融合,協調推進低空通信、導航、監視、識別、氣象、反制等配套設施網絡,初步建成覆蓋全市的低空智聯網。同時,結合“惠云眼”全方位社會感知體系,建設低空管理服務平臺,與國家或省級監管服務平臺對接,提升低空運行效率,保障低空公共安全秩序。
針對當前制約低空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難題,《行動方案》提出,搶抓空域改革機遇,建立市低空空域“軍地民”協同運行管理機制。
解鎖應用場景
打造數據要素低空經濟示范區
滴、滴、滴……在接收到從后臺遠程發送的指令后,位于仲愷高新區瀝林鎮某處樓頂的智能無人機機庫掀開保護罩。準備就緒的無人機從機庫中緩緩推出,10秒后進入預設航線開始巡查。跟隨無人機的“腳步”,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和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的畫面盡收眼底。
這是廣東泰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泰一科技”)依托其建成的全國最大低空無人感知網絡,為“百千萬工程”添智賦能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隨著應用場景的拓展,這家惠州企業產值也從2021年的1000萬元躍升至2023年的1.4億元。
當下,低空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用場景的突破是關鍵?;葜萘⒆愕涂諗祿\營產業基礎、空域資源廣闊等優勢,在為檢測、試飛、應用等提供豐富場地場景方面頗具潛力。
《行動方案》明確了惠州低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路徑。大力發展無人機檢驗檢測服務,引進和培育整機、載荷、新材料和關鍵零部件的檢驗檢測機構;培育低空經濟服務與配套產業,以低空物流、交通、旅游和公共服務等場景應用創新,帶動低空設備租售、金融保險、飛行服務、維修保養、職業培訓等服務業發展。
在拓展應用場景方面,鼓勵各縣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拓展無人機在“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環境保護、巡檢巡查、應急救援、醫療救援、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支持低空運營企業探索開發低空游覽、培訓、航拍、比賽等活動,打造低空觀光航線、無人機編隊表演等文旅消費新場景,拓展文體旅游場景應用;積極融入大灣區無人機物流節點網絡,鼓勵開通連接周邊城市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探索建設連接大灣區核心城市空中走廊,精細劃設一批航路航線,發展城市空中交通……
尤其在發展低空數字服務方面,整合各類低空設施、飛行器、運營服務等數據資源,搭建低空行業數據空間。同時,以場景應用為牽引,鼓勵在新能源、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行業中探索不同行業數據與低空數據的融合,打造數據要素低空經濟示范區。
在此基礎上,惠州將建設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支持大亞灣開發區建設低空經濟綜合創新示范基地,一體融合試驗檢測、創新孵化、交易展覽等功能,培育形成“測試+應用+服務”產業鏈;支持仲愷高新區建設低空經濟制造基地和數據服務基地,培育形成完善,“低空+數據”產業鏈;支持惠城、博羅、龍門等縣區加快場景應用引導,探索提供產業配套服務。
未來,隨著惠州推動4大重點任務、18項具體舉措落地,《行動方案》所描繪的美好藍圖有望變成實景圖。一座低空航線成型成網、場景豐富多元、供給智能高效、監管安全規范,面向未來、立體協同、便捷智能的“天空智城”正冉冉升起。
(記者 于蕾 制圖 劉曉娜)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