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背景下,新型儲能產業成為一條新賽道。當前,惠州積極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打造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努力打造成為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在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大亞灣開發區”),這里不僅有大亞灣石化區等專業化工平臺,還聚集著惠州比亞迪、科達利、新明海等一批新型儲能企業。
“大亞灣開發區將搶抓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新機遇,利用好現有產業基礎,加快規劃構建符合實際的新型能源體系,打造儲能產業集聚區。”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區管委會副主任傘金福表示,大亞灣將堅持產業全鏈條、應用全場景、產業和應用聯動,強化儲能招商和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區儲能產業產值達600億元,儲能裝機規模達1.5GW/3GWh。
產業發展保持良好態勢
儲能并非新鮮事,卻是新賽道。通俗而言,就是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出來。比如,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因為用電高峰在白天,晚上用電比白天便宜。因此,解決電力供需的時間錯配問題是儲能的主要用途。
新型儲能一般是指“新型儲能技術”,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作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技術,新型儲能也被行業普遍看好。
發展新型儲能產業,大亞灣開發區有著良好的基礎。“雖然新型儲能產業起步晚,但是大亞灣石化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產業規模大,有利于發展儲能電池材料等產業。”大亞灣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大亞灣開發區新型儲能產業相關企業約有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家。新型儲能企業的集聚,形成比較完備的產業鏈,特別是在電池材料、電池、電池制造設備等環節優勢突出,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在電池材料方面,有宙邦化工生產電解液、科達利生產電池結構件、萬極新材料生產鋁塑膜;在電池方面,有比亞迪電池、新明海科技、科比電子等重點企業生產消費類電池;在電池制造設備方面,有成泰鋰電/鈉電自動化生產全智能高速生產線。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電池、宙邦化工、新明海科技、科達利精密、萬極新能源材料、柯比電子、成泰自動化科技等7家儲能產業規上企業,產值達119.6億元,增長23.8%。
在大亞灣石化區內,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已在大亞灣扎根16年,更是電解液領域的龍頭企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宙邦化工已有鋰電池化學品36000噸/年的產能,目前正籌建宙邦化工20萬噸電池化學品項目,計劃2025年12月竣工投產,預計達產后產值60億元。
重點項目陸續落地開工
在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儲能驛站光儲充一體化項目正在建設中,工人忙著組裝儲能電池。該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將實現儲、充新能源產業鏈條的鏈接。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儲能驛站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具備336個停車位,一天可滿足2000多輛小車或300多輛大型卡車充電,還能為車主提供驛站休息功能,將是大亞灣首個具有“高速公路服務區”功能的儲能驛站。
如今,這樣的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在大亞灣相繼落地。
經過30年的發展,大亞灣開發區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連續四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為惠州這座“萬億工業大市”提供了重要支撐。去年,大亞灣開發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374億元,增長22.5%。
雄厚的工業基礎帶來了巨大的工業用能需求。據統計,惠州市年用電量1億度以上企業30家,大亞灣開發區占了10家。“這些用電大戶正在積極推廣配建儲能電站。”大亞灣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坦言,大亞灣新型儲能產業基礎較好、用電大戶多,但用地資源相對缺乏。接下來,大亞灣將加快新興產業園北部片區低效用地的盤活利用,做好村級工業園改造;加快南部塘橫片區產業規劃、基礎設施等工作,確保項目落地。
在產業項目建設方面,大亞灣開發區將加快推動新明海戶用儲能模塊等9宗投資35億元、年產值達170億元的儲能制造業項目建設;推動5宗投資100億元、年產值達175億元的在談項目加快落地。
在應用項目落地方面,大亞灣開發區將加快推動投資1億元20MW/40MWh儲能驛站光儲充一體化項目盡快建成運營、投資7400萬元19.3MW/38.6MWh的分布式儲能項目開工,投資10億元的科創集團能源電子產業園項目計劃10月開工。
在應用場景挖掘方面,大亞灣開發區將加快推動年用電量1億度以上的企業共建共享集中式儲能電站,推動國能惠州電廠4.5MW/9MWh電網側儲能電站項目和海油數據中心儲能項目盡早開工,推動穗華能源科技等4家投資超10億元、裝機容量800MWh的電網側儲能電站項目盡快開工。
加快建設儲能產業園
“大亞灣的區位優勢、營商環境都很好。”惠州市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明海科技”)總經理助理胡宇君介紹。這是深圳市德蘭明海科技有限公司在大亞灣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德蘭明海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分布式儲能產品和微電網技術的研究及創新,在光伏儲能一體化,離并網雙向逆變器、能源互聯網管理系統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從2016年落戶大亞灣以來,新明海科技得到了長足發展。如今,新明海科技在大亞灣有兩個工廠,集設計、研發與生產為一體,去年產值達14億元,同比增長115%。其用戶側儲能產品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市場占有率排世界前列。
當前,大亞灣開發區通過“壯大產業規模、健全產業鏈條、謀劃應用場景”等措施,奮力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2025年全區儲能產業產值達600億元,儲能電站裝機規模達1.5GW/3GWh。
當前,惠州正在持續用力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其中,大亞灣石化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不僅有眾多知名化工企業,還具有化工副產氫豐富的優勢,有利于進一步發展氫能儲能產業。在大亞灣石化區直線距離10公里之外,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則有利于發展儲能電池材料和電池回收等產業。
同時,大亞灣開發區正在布局建設儲能產業園和能源電子產業園,全鏈條梳理招商圖譜,開展以鏈招商、靶向招商。根據計劃,儲能產業園將大力招引鈉離子電池、電池材料和結構件企業,能源電子產業園則大力招引電池管理系統、變流器、能源管理系統等軟件和控制企業。
緊緊圍繞“用戶側、電源側、電網側”,大亞灣開發區將立足實際,通過解決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收益機制、投資模式、運行維保的問題,以多元化應用場景助推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比如,在“站點”端方面,加快旅游景區充電站建設,為游客綠色出行提供能源支撐,強化旅游景區“便民”服務;鼓勵加油站建設充電站,為綠色出行“續航”提供堅強的電力引擎,打造城市“綠色交通”。
(記者 馬發洲 曾漢 通訊員 惠灣新)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